鄭愷時間變少?用數據告訴你,綜藝節目的時間是如何分配的

鄭愷時間變少?用數據告訴你,綜藝節目的時間是如何分配的

李夢亭鎮樓

我們以第一期的奔跑吧為例。這一期一共兩個小時十三分,我們全部用分鐘為單位,那就是133分鐘,這一期沒有嘉賓,那就是原本的七個人。理論上平均每個人19分鐘。這麼一算,是不是覺得很少?扣除掉開場、人物介紹、任務介紹、片尾(下期預告)等,這裡至少有15分鐘。那麼總時長就變成了118,平均到他們身上,只剩下16.8分鐘。而MC單獨出現的鏡頭,一期下來一般不會超過3分鐘(除非特殊身份)。

鄭愷時間變少?用數據告訴你,綜藝節目的時間是如何分配的

全家福

另外一個角度來說:我們按遊戲的類型來分。這期的遊戲是三個,扣除掉開場和結尾以及中間無關的部分,差不多去掉三十分鐘,那麼每個遊戲時長差不多34分鐘左右,但是如果我們查看多期跑男之後,大家就會發現,有些遊戲的時長較長,有些較短。這是因為這些遊戲的過程中效果較好,笑點也多,所以分配時長就多。

鄭愷時間變少?用數據告訴你,綜藝節目的時間是如何分配的

秘書

以上這些都是理想化的情況,事實上跑男中大部分的鏡頭都是組合式出現,單個人出現一般都是為了發展劇情,這裡我只是告訴大家,一個人基本鏡頭的時長差不多有多少。

鄭愷時間變少?用數據告訴你,綜藝節目的時間是如何分配的

多少人被他圈粉了?

時長肯定不可能平均分配,那麼什麼因素會影響到鏡頭長短呢?有以下幾個原因。第一個:基本上綜藝節目都有一個隊長,那麼隊長的鏡頭就會比較多,一般來嘉賓的時候,咔位比較重的,都會和隊長一組,而他的鏡頭也會比較多。第二個:看遊戲環節,比如這一期英文演講,鄧超的英文水平在節目裡已經多次體現了,突然讓他在正式場合演講,大家都覺得他不能勝任,這就有衝突,有衝突就有看點,所以鏡頭就會多。如果是吃的環節,陳赫和迪麗熱巴就會多給鏡頭,如果是比速度的,那就是鄭愷,這個時間分配和遊戲的類型有關係。

鄭愷時間變少?用數據告訴你,綜藝節目的時間是如何分配的

鄧超

第三點:就是和這期節目中,嘉賓扮演的角色有關係,如果這期節目是圍繞著某個身份展開的(鄧超水槍),那他的鏡頭一定是最多的。外加一點就是他在那期和別人互動的笑點多不多,如果效果好,鏡頭自然就多。

鄭愷時間變少?用數據告訴你,綜藝節目的時間是如何分配的

自信的鄭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