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爺叔住院二三事,見證醫界流傳的“三分治七分養”

5月12號,晴。初夏的陽光透過玻璃照射進病房內,暖和又舒適。7點還未到,53床的繆微彬(化名)已早早起床,開始了康復鍛鍊。自行下床,抬腿踏步,一口氣能做4個八拍,動作標準,氣息均勻。

上海爺叔住院二三事,見證醫界流傳的“三分治七分養”

△陶泉主任查房

他家人表示,非常感謝康復科的醫護人員們,相比較剛住院時,繆微彬變化實在太大了,從臥床不起、口角歪斜、情緒不穩到此刻幾乎與常人無異,只用了2個月不到的時間,能恢復得這麼好,讓他們不敢相信。

1

突然摔倒竟然腦梗

繆微彬今年59歲,是區裡供電局的老員工,春夏期間,雷電頻繁,再加上天氣漸熱,電扇、空調的使用率增多,保證普陀區居民的正常供電是局裡極為重要的事情,做計劃、檢查電路、雷電預警應急措施,那段時間他一直加班。

上海爺叔住院二三事,見證醫界流傳的“三分治七分養”

3月17日,他突感眼前發黑,暈暈乎乎的一下子摔倒在地,清醒後,自己站起,慢慢走回了家,由於沒有出現其他症狀,繆師傅並未把這次暈倒當回事,只認為工作太累,甚至拒絕了家人讓其入院檢查的要求。

2

把患者當成親人,康復也是一個溝通理解的過程

上海爺叔住院二三事,見證醫界流傳的“三分治七分養”
上海爺叔住院二三事,見證醫界流傳的“三分治七分養”

醫護人員們明白,從四肢健全靈活到癱瘓在床,心裡落差可想而知,此時只有將心比心,解決心病,恢復他對康復的信心,才能幫助其走出陰霾。“把患者當做親人,康復是一個溝通理解的過程”這也是陶泉主任一直教導的話。

剛開始時,繆微彬屢次拒絕,害怕現實與理想差距明顯,希望越大,失望越大。

但隨著醫護人員不厭其煩的開導,每天溫馨的關懷,他的心情開始逐步轉變。錢文娟還並列舉了好幾位患者經過努力康復的成功實例。“只要跟著醫生制定的計劃,肯定能好轉”,這句話彷彿給繆師傅陰霾籠罩的心中照進了一縷陽光。隨著不斷的開導,繆師傅終於開始接受康復鍛鍊。

3

“對症下藥”讓他“重新恢復”

上海爺叔住院二三事,見證醫界流傳的“三分治七分養”

上海爺叔住院二三事,見證醫界流傳的“三分治七分養”

繆師傅每天的“行程”滿滿,除了根據醫生制定的康復計劃進行康復,即使是自由活動時間,也在家人的陪同下進行上下樓梯的練習。“腿要抬高,動作要標準”這是醫生吩咐他的要點,繆師傅一直牢記並堅持。

一個月過去,繆師傅的動作越來越流暢,走路可以不借助助步器,口齒也逐漸清晰,手指可以精準的對指。

上海爺叔住院二三事,見證醫界流傳的“三分治七分養”

△患者行走正常

兩個月過去,在康復科各部門通力合作和自身的努力下,他可以正常行走,右上肢可負重,各方面指標都趨於正常,家屬們更是看在眼裡,喜在心上,十分感謝康復科醫護人員的付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