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獨立自治600年中尼邊境上的神祕“國中國”

很多人都聽說過喜馬拉雅山脈的兩座八千米雪山——安納普爾娜峰和道拉吉里峰,但卻很少有人知道它們的後面,也就是北側,還隱藏著一個存在了近600年,直到2008年仍然保留著王權的自治王國——木斯塘。

曾獨立自治600年中尼邊境上的神秘“國中國”​曾獨立自治600多年的古國

木斯塘坐落在中國和尼泊爾邊境,它現在是尼泊爾拉吉里專區的一個縣。面積約3571平方公里,平均海拔2500米以上,生活著1.5萬人。

木斯塘的自然風光以壯麗開闊的高原河谷為主,同時還有大量保存完好的宗教及人文景觀。

自古以來,木斯塘就被認為是與神秘和封閉相伴隨的區域,它曾是一個存在了600多年的獨立自治王國,成立於1440年,古稱路,很早以前為吐蕃王朝所統治。而後控制權幾經變換,在公元十五世紀,珞王國建立了首都羅曼塘。到了十七世紀,漸漸以木斯塘之名為人所知,1951年併入了尼泊爾王國。在上個世紀六七十年代,西藏的康巴叛軍曾進入木斯塘,並作為訓練和騷擾西藏的根據地,之後在中國政府的壓力之下,尼泊爾軍隊解除了叛軍的武裝。

曾獨立自治600年中尼邊境上的神秘“國中國”​2008年尼泊爾政府終止了木斯塘王國的自治,木斯塘的最後一任國王被廢除了王位。

雖然是一個存在了600多年的古國,但卻鮮有人知,很大程度上是因為木斯塘隱匿的地理位置。

由於特殊的地理位置和政治原因,木斯塘長久以來一直是實行閉關鎖國”政策的,禁止外人進入,直到1992年才對外開放,但儘管如此能夠進入的人更是少之又少,外國人必須要獲得政府許可證才被准許進入。

雖然和我國接壤,但目前為止進入木斯塘的中國人僅不足30人。也因此這塊靜寂之地”人們的生活方式仍停留在幾百年前。

由於沒有地形上的阻隔,木斯塘與西藏保持了緊密的經濟和文化上的聯繫,成為南亞通往西藏的重要通道。也因此形成了木斯塘獨特的延續上千年的藏傳佛教人文環境,當地主要信奉藏傳佛教的薩迦派,有大量的薩迦派寺廟及佛塔。

曾獨立自治600年中尼邊境上的神秘“國中國”​深藏於喜馬拉雅山脈的隱秘之地

自上個世紀九十年代開始,木斯塘已經逐漸走上了開放之路,目前每年大約有4千名遊客來訪,一條簡易公路貫穿了木斯塘地區南北。越來越多的外界物資和生活方式正在漸漸改變木斯塘,包括從西藏運來的大量方便麵和拉薩啤酒。

木斯塘最美的部分,往往隱藏在遊人罕至的村莊山谷,而這也正是木斯塘保留的最後的秘密,如果不是有經驗的嚮導帶領,很難一窺所在。

經安納普爾娜峰(8091米)和道拉吉里(8167米)這兩座8000米級別的雪峰,成為了進入木斯塘的大門。木斯塘這個與它名字不搭邊的地方,貧瘠、荒蕪的土地上,卻有著田園般美好的村莊,每次山谷偶爾的一處發現,總會震驚著世界,讓無數的人嚮往。

也許你會問,這個塵土飛揚、狂風肆虐、深藏於喜馬拉雅山脈的隱秘之地,有什麼魅力引人嚮往?

首先,木斯塘保留著令人驚歎的生活方式和引人注目的文化。在這片崎嶇不平的土地上,當地人建造了很多佛教聖骨冢,也就是小型的舍利塔,通常建在山頂上、通向山村的小路上,甚至山洞裡,部分功能是保佑信眾不受鬼神的傷害。

藏傳佛教和神話傳說像兩條繩索一樣交錯糾纏、難分彼此,並與這裡的風景緊密融合。

曾獨立自治600年中尼邊境上的神秘“國中國”​其次,木斯塘還有一個神秘之處就是在木斯塘卡利甘達基河沿岸的懸崖峭壁上,懸著一萬多個人工開鑿的洞穴,這些岩石洞穴多數已經歷經千年滄桑,其所在懸崖有十幾層樓高,常人難以到達且陡峭異常,其壯觀程度就連美國亞利桑那大峽谷都相形見礎。

成千上萬個洞穴成為考古謎題

木斯塘懸崖之高無可計量,一眼望不到頭的巖壁好似一片被毒辣烈日熔化了的石蠟,飽受侵蝕的山嵴形貌瑰麗,如同形銷骨立的手指緊緊抓著巨型籃球般的岩石,一條條高聳的山峰峭梁四下鋪開,彷佛一臺巨大無垠的管風琴。整個地貌上的岩石隨著一天的流逝色彩萬變,從令人心跳的鮮紅,到樸實無華的褐色,再到大地一般的棕灰交織。

曾獨立自治600年中尼邊境上的神秘“國中國”​有些巖洞形單影隻,就像連綿起伏而風蝕嚴重的峭壁上張開的巨口。其他一些則聚攏成群,彷彿一個開口高歌的合唱團,有時又排成一隊迭起七八層樓高,好似一棟公寓樓的窗口。

究竟是何人出於何種目的開鑿了這些洞穴,古人是怎樣爬上洞穴的,是靠繩索還是石階,這些都不得而知。有些洞穴殘存有壁爐、穀物儲存箱和臥室等人居住過的痕跡,還有些洞穴實則是墓室,墓主人遺骸可追溯至2000年前。禁地王國的成千上萬個洞穴之身世也成了世界上至今難以解釋的偉大考古謎題之一。

喜歡奇聞趣事故事揭秘的可以關注一下,每天都有更新。

曾獨立自治600年中尼邊境上的神秘“國中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