乖乖!如皋这条明清古居集中的小巷,原来是忽必烈的后代在此居住……

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

欲问行人去哪边,眉眼盈盈处。

才始送春归,又送君归去。

若到江南赶上春,千万和春住。

学生时代偶尔在书本上看到这首诗,只一眼便被它惊艳到了。那时振振有声地念着一字一句,心里却对江南真真是充满了期待。那必是极尽温柔的一个地方,它的作者也定是文雅十分,才能让一撇一捺固执的文字也有了明媚春光。

乖乖!如皋这条明清古居集中的小巷,原来是忽必烈的后代在此居住……

“金龟压钮,代产伟人”——集贤里

宋代词人王观便是这词的写作者,他是南通如皋人士,那传了数百年书香气的集贤里便是他的故居,也因他的家族而盛名渐起。

乖乖!如皋这条明清古居集中的小巷,原来是忽必烈的后代在此居住……

如今的集贤里被定位为明代建筑群,位于如皋东南隅,东起冒家巷,西抵东云路巷,保存面积约11690平方米。它始建于宋朝,历经宋、元、明、清四个朝代,如今还余古民居300余间,其中仅明代建筑便有47间。

这条名为集贤里的巷子,其实不过300米长,不到5米宽,青砖铺就的地面走过了数百年的风雨岁月,早已斑驳老旧,哪怕是那些在后来的日子里被重修的角落,那些在阳光发着明亮亮光的青色砖块,也抹不去它曾见过的故事和走过的历史。

乖乖!如皋这条明清古居集中的小巷,原来是忽必烈的后代在此居住……

故事的开始要从居住在此的王氏说起。“集贤里”得名于北宋,因王氏家族而著称,王惟熙、王观、王觌、王俊乂连中进士、状元,后人王咸义、王岐、王正纲也相继考中进士,从北宋景佑元年至清同治之间就出了1名状元、17名进士和7大官宦,载入《中国名人大辞典》的就有15人,乡人引以为荣,故称其里为集贤里。

明人刘钟愉《王学士宅碑记》中称赞说:“缅维有宋,叠起名贤。在雉水之东阡,有龙图之旧宅。金龟压钮,代产伟人,黄雀投怀,世留阴德”。

乖乖!如皋这条明清古居集中的小巷,原来是忽必烈的后代在此居住……

很有意思的是,集贤里总是因为居住在这里的人而被传颂世代,自王氏之后,让它最出风头的当数冒姓家族,如今沿用的“冒家巷”之名,也是因着他们家族之盛。

在数百年后的今天我们再说起明朝的冒氏一族,恐怕想起的也只是冒辟疆而已,当然了,我们记得他也是因着他和董小宛的爱情故事。但这似乎太过浅薄,从这条巷子中走出来的人物,可不只是擅长风花雪月,他的才华似乎更值得诉说。

乖乖!如皋这条明清古居集中的小巷,原来是忽必烈的后代在此居住……

冒辟疆是明末清初的文学家,十岁能作诗,才华横溢,传世作品如《先世前征录》、《朴巢诗文集》、《岕茶汇抄》、《水绘园诗文集》、《影梅庵忆语》等,其中《影梅庵忆语》洋洋四千言,回忆了他和董小宛缠绵悱恻的爱情生活,是我国忆语体文字的鼻祖。此外,他的画作也值得一赏,如《湖北归来图》、《樵唱惊开图》、《山光水色图》、《松寿图》等。

在冒氏之后,清朝数百年的历史里,集贤里依然是冠盖相望,盛况非常,后来的李、胡、戴、袁、周等官宦之家不仅守住了它书香文化的雅名,更是为它再添了无数风华。

乖乖!如皋这条明清古居集中的小巷,原来是忽必烈的后代在此居住……

一条集贤里街巷贯穿南北,横渡千年,它也曾书声朗朗,也曾驷马高门,幸而岁月浮浮沉沉,还余下了这4所名人故居以供你我遥想当年。

北宋龙图阁学士王觌故居

乖乖!如皋这条明清古居集中的小巷,原来是忽必烈的后代在此居住……

乖乖!如皋这条明清古居集中的小巷,原来是忽必烈的后代在此居住……

又称王学士宅。宅子大门上有一副对联:“经传家学,里有名贤”,苍劲有力的楷书八字写尽了王氏的文化家学。这座宅子正好位于冒家巷坐西朝东第一个大门,曾于元末毁于兵火,后由其子孙于明初重建,现存29间,除最后一进堂屋3间、厢屋6间,为清代仿明建筑外,其余20间均为明初建筑。

元镇南王后裔府门厅

乖乖!如皋这条明清古居集中的小巷,原来是忽必烈的后代在此居住……

乖乖!如皋这条明清古居集中的小巷,原来是忽必烈的后代在此居住……

元朝时,忽必烈封其第九子为镇南王赐田于如皋,并于集贤里建有府第,他更是将蒙古人屋门朝日而开的建筑特色带到此地,也解开了冒家巷的房子全部朝东的谜底。进入明朝以后,镇南王后裔改汉姓为“冒”,世代居于此,绵延200余年。

尚书第

乖乖!如皋这条明清古居集中的小巷,原来是忽必烈的后代在此居住……

乖乖!如皋这条明清古居集中的小巷,原来是忽必烈的后代在此居住……

此宅子为清朝兵部尚书戴联奎府第,原建筑11道门,现存第二道大门,为一四合院。大门门口石鼓为鸡血竹叶化石,堂内原悬有“尚书第”匾额。建筑结构为木柱、重檐,堂屋上梁有元宝托方,室内铺青砖,天井内和堂屋后尚保存200多年历史的古腊梅各一株,亭亭如盖。

袁知州府

乖乖!如皋这条明清古居集中的小巷,原来是忽必烈的后代在此居住……

乖乖!如皋这条明清古居集中的小巷,原来是忽必烈的后代在此居住……

位于冒家巷坐西朝东第七个大门,为清代进士、广东钦州直隶州知州袁祖安府。现存朝东大门堂3间、朝南敞厅、堂屋及朝西厢屋共9间,合计12间。堂屋及敞厅均为木柱、扣马梁、重檐,堂屋上梁有元宝托方,为晚明时期建筑。

乖乖!如皋这条明清古居集中的小巷,原来是忽必烈的后代在此居住……

如皋建城已有数千年,岁月浮沉,历史无时无刻不在改变着它的模样,让它褪去了陈旧,多了几许灵动,但唯一不变的是,这方土地深藏着的文雅之气,千年前,千年后,依然墨香四溢。

来源|南通旅游

校对|周海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