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北京品一場西北牛羊盛宴

西北,在我心目中,一直是大氣,豪爽的,是粗獷,是大塊吃肉,大碗喝酒的,而中發源,真的讓我見識了一下什麼是高端,什麼是上檔次,高逼格,大概只有這裡,才能說得上是來赴一場西北的盛宴。

青稞釀皮 這個應該算是西北的一道特色風味小吃了,據說文成公主當年也特別喜歡這道菜,之前釀皮是經常吃的,但頭一次品嚐青稞做的,色澤金黃,柔軟,來上點醋,芥末,蒜泥,口感很細膩,嘴裡回香很足。能嚐出來淡淡的胡麻油的味道,給這道小吃更增麗色。

在北京品一場西北牛羊盛宴

土雞燜花捲 散養的土雞確實比這邊吃雞飼料長大的雞要口感好的多,肉也比較有肉味,那種靠飼料和藥物催熟的雞其實對健康沒有好處,只不過現代人生活節奏快,已經等不及讓一隻雞自由的生長到能吃的狀態了,這說起來也是種悲哀吧。下面的小花捲也是不得不提的,特別可愛,小小的,看得出來肯定是現做的,主要是外頭買的根本不可能有這個大小。小小的花捲浸了土雞的湯汁後,吃起來別有一番滋味。

在北京品一場西北牛羊盛宴

沙蔥拌蟲草花 沙蔥是大西北的特產,生長於海拔較高的戈壁和沙漠邊緣地帶,採回沖洗後,盆中沉澱些許細沙,味道微辣,所以叫沙蔥。涼拌後味道鮮美,拌上蟲草花也給這道西北原來平凡的涼菜,增加了幾分貴氣,而且從營養學上來說,營養素也會更加的全面,口感嘛,很鮮,沒有我們這邊蔥那麼重的辛辣味道,適口性更強。

在北京品一場西北牛羊盛宴

大菜來了,手抓羊排,特別地道,羊肉軟爛,一點也沒有那股子腥羶的氣味,而且用勺子就可以把羊肉壓爛,人家這是煮了多久啊,先什麼也不沾吃上一塊,那種原始的味道在口腔裡迴轉,雖然沒有華麗麗的擺盤,但是,我能說,我真的特別愛這道菜嗎。鮮的羊肉,什麼也不加直接煮熟他,然後沾上點鹽或是辣椒一類的調味料就足夠了,真的是多一分顯多,少一分顯少,現在絕對是剛剛好。

在北京品一場西北牛羊盛宴

重口上來了,爆炒羊頭,真的有一個被切開的羊頭擺在盤上,開始看到的時候心裡多少有點毛毛的,邊上是經過爆炒後的羊頭肉,嫩而不焦,一點也不老,而且還有些筋道的口感,加上那個羊頭,給人特別西北那邊的感覺,唯一不同的是,不用我自己拿著刀往下劃了,直接一夾就可以吃到嘴裡啦。

在北京品一場西北牛羊盛宴

清水犛牛蹄,這是多大膽子,敢用清水做菜,只要材料有一點不新鮮,就立即露臉了。因為沒有調料,也就意味著,沒有什麼能蓋住任何不新鮮,不好的氣味,只是煮一下,然後沾點椒鹽,來點辣椒麵就直接吃,坦白說我是挺佩服商家的,這類的東西,北京是不可能有的,從大西北運過來,誰能保證天天這麼新鮮,完全沒有一點異味。這種新鮮後面,要付出多少的人力成本才能做到,只有天天的空運才可以啊。 看看那滿滿的膠質感,來上一口軟爛的很,超香,現在有時發現,原來不用任何的調料,反而更突顯出來食材的本味,或許就像人,繁華後,也會迴歸到本來。食物也是一樣。

在北京品一場西北牛羊盛宴

特色羊脖,點的時候沒人告訴我羊脖這麼大吧,上來就傻了,都快吃飽了,又來了這麼大的一份,好吧,繼續吃,居然並沒有很乾,肉質比煮的稍有嚼勁,紋理感會更強一點,羊肉的香氣也會更濃郁一些,口感超棒。

在北京品一場西北牛羊盛宴

青稞海參羹,這個應該算是西北菜和粵菜的融合菜了,海參切成了小粒,味道已經融入了湯裡,感覺湯底稠稠的,裡面放上了西北特色的青稞粒後,穀物的香氣也加深了與海參味道的碰撞,二者調和,產生了一種新的美食,讓人忍不住一勺接一勺。

在北京品一場西北牛羊盛宴

中發源西北盛宴清真餐廳 光華路4號院東方梅地亞中心C座2—3層 人均150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