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殺青”的由來

“殺青”源於先秦時代,表示古時寫字的兩道工序。

先秦時期,字都刻在簡和牘上,然後把他們一邊打孔,用絲繩或牛皮帶編聯起來,形成了形狀像“冊”字的書。

殺青就是把竹子表面的竹青去除,並且火烤竹簡的工序。因為竹青中含有油水成分,不易刻字,而且竹容易被蟲蛀,所以古人把竹簡放到火上炙烤。經過火烤處理的竹簡刻字方便並且防蟲蛀,所以火烤是竹簡製作的重要工序。當時,人們把這個工序稱作“殺青”,也叫汗青,汗簡。

秦朝以後有了筆,不需要再刻字了。人們寫文章常常用毛筆初稿寫在竹青上因為竹青光滑,要修改只需揩去就行,初稿改好後,就削去竹青,把定稿寫在竹白上。這一道手續叫殺青。

殺青意味著定稿,所以後來人們就把定稿也稱為“殺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