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老保險交完15年之後,還未到退休年齡,醫療保險還能繼續交嗎?

你說的養老保險、醫療保險這些,都是劃在社保這塊裡的。

一般企業、單位或個人繳納社保是包括:養老、醫療、退休、工傷、生育這五險的,福利良好的單位和企業還加上住房公積金,當然也有企業只有三險:養老、醫療、退休。但養老和醫療都是基礎的。

所以你這個問題可以這樣理解:社保交完15年之後,沒退休,還能繼續交社保嗎?答案肯定是:能。

雖然我國的社會保險的年限是10年到15年。但根據《勞動法》規定:

企業和員工必須依照法律,明確為員工參加社會保險,繳納社會保險費用。

也就是說,只要你還沒到退休年齡,或者沒有提起退休,企業都要“依照法律”“為員工參加社會保險”的。不交咋辦?違法啊,這個是可以申請勞動仲裁的。而且社保一般是企業多繳,要交個人的2倍左右,員工肯定不虧的。

同時,我國的城鎮職工養老保險制度,實行的是“多繳多得,長繳長得”的約束激勵制度。也就是鼓勵多繳,長繳,這才15年都還沒退休,還和企業存在勞動關係呢!肯定可以繼續繳納的。

當然,談到社保的時候,我們把養老和醫療保險合在一起來討論。但如果是回到具體個人的話,分開來看也是對的。

養老是以後的事,現在繳納社保,退休後活得越久當然能領得越多。關於養老金的領取,人社部規定養老保險關係在戶口所在地的,就在戶口所在地領取養老金;養老關係不在戶口所在地的,則可以在養老保險關係已累計繳滿10年費用的地方領取養老金。

醫療呢?醫療本身算是生活中的意外。感冒一年也不過兩三次。有過就醫經驗的小夥伴肯定能知道,雖然重大疾病醫社保能夠報不少,上有封頂,下有起付錢,進口藥特效藥一般也是沒得報的。

總的來說,報銷比例在百分之六七十上下浮動。說實話這樣的比例不少了,但要真的遇上重大疾病也真的不多。不然我們在朋友圈怎麼能經常看到各種“XX籌”。

社保作為一種基礎福利,企業繳得多,員工也不虧,這個肯定是要主動參與的。這邊也建議關於醫療保險方面,有能力的小夥伴,可以採用社保+商業保險的組合方式。這樣要是真的遇上重大意外,才真正的有保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