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河、奇趣少年時光(美文)

小河、奇趣少年時光(美文)

穿村而過的是一條平凡的小河,但發起怒來的時候,它的威力也曾讓人驚心動魄。單看看它從村頭到村尾的幾個莽撞的 “S形”足跡,就知道它對自由的理解是多麼的任性。

那一年夏天,我家種的綠豆大豐收。黑乎乎的一片,都是成熟的豆莢。我和哥哥拿了幾個麻袋到地裡摘豆,收南瓜。誰知剛動手,傾盆大雨鋪天蓋地地砸下來,我們拔腿就跑……。第二天到地一看,哪還有什麼豆莢和南瓜,整整一塊地不見了蹤影!原來夜裡小河發威,就那麼伸個懶腰,蹬了蹬腿,就硬生生的捋直了腰身,將一大塊地變成了自己奔騰的河道。

小河、奇趣少年時光(美文)

週末,小表哥來家的時候,我們往往到河裡去捉魚。河裡大多是泥鰍,有很少的白條,當然還有螃蟹,小蝦。於是我們便“竭澤而漁”:

隨便找個河段,在河上造一個小小的攔河壩,將河水分流到一邊,然後,然後將壩下的水舀幹,就看見淤泥裡亂扭亂鑽的泥鰍。泥鰍很滑,捉起來也需要一定的技術,不小心就從手指縫裡滑跑了——不到小半天,就能捉將近一臉盆的泥鰍。

於是大家都擁到一個小夥伴的家裡,向他媽媽借一口大鐵鍋,用幾塊石頭支起來,將盆裡的泥鰍,嗆暈的白條,還有小蝦、小螃蟹

一股腦的倒進去。然後架起柴就燒。一個小夥伴從家裡偷了一把鹽,灶旁有現成的香椿樹,摘下一大把葉子,不經淘洗,就和著鹽都扔到鍋裡去。

火大,鍋熱,不一會兒,魚煮熟了。沒有碗和筷子,每人扯下一片桐樹葉,一個人發四五條魚,就開始吃起來。泥鰍肉多,將手一扯,一片魚刺就輕易的剝離出來,餘下味道鮮美的完美的兩片肉。大家都不喜歡吃白條,不僅刺多,當出鍋的時候,基本上也就稀巴爛了。

小河、奇趣少年時光(美文)

小河的下游就是挺有名氣的杜康河,那裡的優良水質在幾千年前就成就了聞名天下的杜康酒。除此之外,因為在下游的河道里偶然發現了一枚金剛石,小河吸引了省地質隊天天到它的上游去篩沙子,在那些日子裡,每當走在小河邊,小夥伴們都學會了鑑賞,好像河裡的每一塊石頭,每一粒沙子,在一瞬間都變成了神聖的珍寶。

洪水過後,河裡分外的乾淨,河岸邊漏出粉碎的赭紅色、乳白色的石質岸基。隨手拿下一塊柔軟的石頭,在石上劃劃,一道很醒目的彩色印痕,那便是我們手中五彩斑斕的“畫筆”。河中的大石塊上、石牆上,大門口的石板上,頂著大人的呵斥,我們隨意的塗畫。誰會料到,在這些稚拙的線條裡,我們放飛了多少個五彩的夢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