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科醫生的忌口清單,我們還在傻傻地吃!

各科醫生也有自己的“忌口”清單,

因為他們知道危害所在,

而我們還在傻傻地吃。

腫瘤科:少油炸食品

防癌一定要避免吃過多的高脂、高鹽、高糖的食物。

說起油炸食品,孫燕教授回想起了年輕時在美國工作時一位教授的做法。這位美國的教授極其反對吃油炸食品,自己是一口都不吃,看見別人吃也會馬上去阻止。

一次在學校開的Party上,孫燕看見一盤自己愛吃的炸麵包圈,抓起來就往嘴裡塞。結果這位教授正好站在他身邊,一把抓住他的手,已經到了嘴邊的美食被這樣拽了下來。

各科醫生的忌口清單,我們還在傻傻地吃!

“以前我還是非常喜歡吃這些美味的炸雞腿和西式炸魚的,從那以後就很少吃了。”孫燕笑著說。因為長期吃油炸食品會誘發腸癌、胰腺癌等消化道腫瘤。

心內科:少喝菜湯

“我家有高血壓家族史,爸爸和奶奶都是高血壓患者,我一直在等待高血壓的到來。”

家裡人都是50歲左右患病,作為心血管病醫生,他知道如何避免高危誘因。在家吃飯,他幾乎不喝菜湯,燒菜也不放雞精或味精,為了調味,醋和醬油相對吃得多一些,血壓至今控制得很好。

高血壓與鈉攝入過多有關,一碗菜的鈉離子大半在湯裡。另外,雞精和味精的主要成分是穀氨酸鈉,也含有大量鈉,要少吃。”張邢煒說,這是他針對自己的家族史制定的個體養生法,不過醬油倒是會在做菜時放一些。“醬油由大豆釀造,裡面也摻一些鹽,但與同等量的食鹽相比,其中的鈉含量要少一些。”

消化內科:少吃紅燒菜

“我平時吃東西真不怎麼講究,有什麼吃什麼。”王章流選菜的原則是清蒸首選,有黑木耳的菜餚首選,米飯只吃一兩。

在不少消化以及腫瘤科名醫眼裡,每週吃兩次紅燒魚之類的菜餚,會增加患大腸癌的風險。“很多魚在紅燒前需先油炸。經過油炸、燒製等高溫處理的動物蛋白和脂肪會產生一種名為雜環胺類的前致癌物質,當人們長期食用此類高蛋白、高脂肪食品,同時又吸菸、生活習慣不良,患癌風險大大增加。”王章流說。

各科醫生的忌口清單,我們還在傻傻地吃!

腎內科:少吃豬腰子

民間一直流傳著“以形補形,吃豬腰補腎”的說法,都市快報記曾採訪過5位腎病科主任,一致表示這個說法是錯誤的,他們都將豬腰列入了養腎的黑名單。

俞東蓉說,豬腰屬於高嘌呤、高膽固醇的食物,多吃不僅不能補腎,而且容易導致尿酸升高,容易誘發高脂血症、動脈硬化,繼而累及腎臟。不但是豬腰,動物內臟在腎病科都屬於禁忌食物。

中醫科:忌吃冷飲

據金陵晚報報道,鄒燕勤的父親、中醫腎病學宗師鄒雲翔先生去世前,曾留下一句話:不論研究學問到多深、現代科技如何發展,有一條鐵規不能破——不準家人和孩子們吃冷飲!

因為“胃喜溫不喜涼”,“腎也是喜暖不喜寒”。人體的氣血、五穀營養,都要靠脾胃來吸收運化;靠腎臟排除人體代謝毒素,所以保護好脾胃和腎臟非常重要。

各科醫生的忌口清單,我們還在傻傻地吃!

呼吸內科:不吸菸

“我們科裡一共19位醫生,年齡在30到50歲之間,沒有一個人抽菸。”搞呼吸內科的醫生一般抽菸很少,反而胸外科的醫生抽菸較多。

在門診中,常會遇到六七十歲的老年肺癌患者,他們的煙齡很長、煙癮很大,每天要抽兩三包。

“父輩大量抽菸患上肺癌,其子女也大量吸菸,那患肺癌的概率就很大了,但門診中,許多家屬卻沒有戒菸的意識。”

別忘了“病從口入”,

養成好的飲食習慣很有必要。


參考文獻:

① 健康時報網《健康飲食不得癌》

② 杭州日報《這位有家族史的心血管病專家 很好地控制了血壓》

③ 杭州網《消化名醫王章流這樣一張一弛養腸胃每天必吃黑木耳》

④ 杭州網《豬腰吃了補不了腎反而不利,體檢時一定要驗小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