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場春花一場夢

人生漫漫,一年年走過來,每一年都會經歷一場風花一場春。人是有情懷的,年齡不同對每一個春天的感受也都是不一樣的。所謂年年歲歲花相似,歲歲年年人不同。用春天總結來說,人生大致也有這五個境界。

一場春花一場夢

童年之時的春天,那是貪生只愛眼前珍,不覺春光度歲頻;

少年之時的春天,那是讀書不覺已春深,一寸光陰一寸金;

一場春花一場夢

青年之時的春天,那是春風得意馬蹄疾,一日看盡長安花;

一場春花一場夢

中年之時的春天,那是一片飛花減卻春,風飄萬點正愁人;

老年之時的春天,那是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

一場春花一場夢

這五個境界度完了,人也就走到了殘年,但願還能沉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

一場春花一場夢

年齡的不同,境界也就不同了。越到年歲大了,對春天的到來越覺麻木,彷彿忘記了季節更迭,不知不覺中,對那些次第花開早已沒有了敏感和欣喜,沒有了“懷春”的力氣。也許只有佛,百年之後看到同一朵花開的時候,還會激動萬分。

一場春花一場夢

一場春花一場夢

想起《紅樓夢》十二釵中有四個帶春字的人名,元春,迎春,探春,惜春,那是用春天比喻的人生的四個階段,總的看來也只不過是個“原應嘆息”(元迎探惜)。

一場春花一場夢

一季有三春,一個春天的季節裡有三段呢。這三春是一月之孟春、二月之仲春、三月之季春,正好對應了元春、迎春和探春的排序,且她們也都分別出生在一月、二月、三月。惜春作為四姑娘,也只有“惜”春了。

一場春花一場夢

一場春花一場夢

一場春花一場夢

惜春之時,也缺少了風花雪月的激情,再不會痴狂地拎著相機跑進公園和田野,風裡雨裡拍個沒完。對春天的感覺早已被其他的心情沖淡了,關心的只是“餵馬劈柴,糧食和蔬菜”:

一場春花一場夢

春天來了,天氣暖和了,病弱的父親窩了一冬了,可以到院子裡曬曬太陽了;春天來了,叮囑妻子的衣服不能穿的太少,春捂秋凍還是真理。春天來了,想起異國他鄉的兒子,那裡也有春分穀雨嗎?學業如韁,也不要勒得太緊,趕個假日也去踏踏外國的青吧。

一場春花一場夢

那天看到朋友圈裡的人們,變著花樣的曬貼子紀念“春分”,我趕緊上網搜索一番——“春分吃什麼”?如果是吃餃子,那是最好不過,趕緊讓老婆給包點,也好趁機喝口小酒兒。結果,沒什麼可吃的,只好翻出以前拍的這些花草,聊慰對春的情思吧。

一場春花一場夢

人生的旅途已經走到了秋季,早已錯過了那些春天。春不再來,但是,塵埃落定,敏感遞減,又何曾不意味著走向淡定和成熟了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