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D快報第七期

AND快報第七期

大數據

國家政策和市場發展可謂是相輔相成,缺一不可。在市場形成初期,肯定會有較多的福利政策出臺以刺激行業發展。而到了中期,市場發展的方向以及狀態到達一個平穩水平後,政策的出臺數量應該會比較平穩。而到達成熟期,政策的出臺數量應該會減少最後將消失,市場生態將自行運轉。所以,一個正常的行業發展的政策出臺數量的走勢應該呈“凸”字形。

那麼,近年來火熱的新能源汽車、無人機、人工智能、機器人的發展狀況如何,我們從出臺的政策來看一下。

注:為了方便統計,但凡政策內容中涉及關鍵字的都算在內。

新能源汽車

AND快報第七期

由圖我們看出從14年開始新能源汽車的政策出臺數就一直在增長,而在16年到17年的時候政策出臺達到了30條以上,可以認為到17年為止新能源汽車還是處於初期階段。而18年到五月份(含五月)為止出臺的政策達到19條,比14年整年的還會多,初期預估2018年新能源汽車行業還是會在初期階段。

機器人、AI、無人機

AND快報第七期

我們可以看出,其走勢其實和新能源汽車相似,但從政策總量上來看,國家對於機器人行業的關注度不如新能源汽車那樣高。

對於以下相似的走向我們就不一一分析了。

AND快報第七期

AND快報第七期

總的來說,現階段國家對於新興行業的發展的關注度,還是以新能源汽車為主,而列舉的這幾個行業的發展狀況我們可以認為仍然處於發展初期,還是需要大量的國家政策的扶持。而繼新能源汽車過後,機器人行業有可能會成為第二個國家重點發展對象之一。

行業快訊

餓了麼獲准開闢國內首批無人機即時配送航線 送餐進入“20分鐘時代”

AND快報第七期

5月29日,餓了麼宣佈獲准開闢中國第一批無人機即時配送航線。這意味著,送餐無人機正式投入商業運營。本次共有17條無人機航線獲准飛行,均位於上海金山工業園區內,覆蓋面積達到58平方公里,可以為100多家外賣商家提供服務。

寧德時代CATL獲批國家高新技術產業標準化試點企業

AND快報第七期

國家標準委下達了26個國家高新技術產業標準化試點項目,包括10個示範園區,16家試點企業。寧德時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簡稱“寧德時代”)是全國唯一一家獲批的鋰電池企業,這表明未來鋰電池的生產標準有可能以寧德時代為標準。

今年將有232萬臺工業機器人上崗 國產機器人加速崛起

AND快報第七期

中國經濟信息社《全球智能製造發展指數報告(2017)》在常州發佈,結果顯示中國名列智能製造發展“先進型”國家行列,綜合排名全球第 6位,預計今年全球將有232萬臺工業機器人被部署在工廠車間。

人工智能行業融資雖多,但收益甚少

AND快報第七期

2017年獲得融資過億的工業機器人領域企業有:極智嘉科技、快倉能倉儲機器人、庫柏特、鯨倉科技、鐳神智能等。而自2016年以來人工智能領域融資超過了600億元,但這兩年來累積產生的營收還不足100億。

國際資訊

智慧城市:人工智能如何改變建築行業

在建築行業內,人工智能(AI)正在開始改變建築施工的設計,建造和使用方式。人工智能是機器通過使用算法解決使用輸入數據的問題以展示自己的智能的地方。通過利用機器人技術,施工人員可以利用智能機器執行繁瑣的重複任務,例如砌磚。另外,AI系統可以整理和組織信息,供工程師在項目規劃和設計實施中使用。

以下是建築行業如何開始使用人工智能,以完成更少錯誤,更少遺漏,更安全的工作實踐,改進工作流程和更準時地完成工作。

四類人工智能在建設中

規劃:人工智能用於制定施工計劃。具備人工智能的自動化設備能夠了解周圍環境,並且無需人工輸入即可自主導航。在規劃階段,人工智能機器可以對建議的施工現場進行勘察,並收集足夠的信息來創建3D地圖,藍圖和施工計劃。

在這個進行這個步驟之前,準備過程需要數週或者在一天內完成。這有助於為企業節省時間和成本。

AND快報第七期

管理:一旦建設開始,人工智能就被用於管理項目和控制任務。例如,工作人員可以將病假,空缺和突然離職輸入數據系統,並相應地調整項目。AI會理解這項任務必須轉移給另一名員工,並自行通知相關人員。

建議: AI數據庫系統現在正在幫助工程師更好的瞭解應該如何構建特定的項目。例如,如果工程師正在研究模擬建設新的橋樑,人工智能系統將能夠提出建議並提供成功案例。這些數據來自於過去50年來的項目,以及項目設計和實施階段的預先設計藍圖。通過掌握這些信息,工程師可以在關鍵時刻做出重要決策。

檢測:一旦建築物建成後,無論是用於商業用途還是新房開發,AI系統都可以用於建築物內部。例如,連鎖酒店永利2016年宣佈,其拉斯維加斯酒店的每間客房將於2017年底前擁有亞馬遜Echo功能。這些設備可用於房間的各個方面,如照明,溫度和任何視聽設備。這些系統也可以在家庭環境中使用,允許房主通過語音命令和系統控制家中的各個方面。

通過與工程師合作,人工智能可以幫助整個行業節省時間和金錢。 認證機構也不再用人工去檢測建築物的好壞,增加了檢測的效率。隨著建築內人工智能的未來變得更加現實,我們在未來或許更加依賴智能機器來構建創新的建築設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