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女人的情商高不高,看這一點就夠了

一個女人的情商高不高,看這一點就夠了

1

在大多數人的固有印象中,男人偏向理性,女人偏向感性——尤其是在戀愛中。

就連影視文學作品裡面,都永遠不缺乏為了愛情要死要活的女生。

這在潛移默化中給女生形成了一種暗示:戀愛就應該是不理性的,就應該是情緒化的,只有這樣才是真心實意地喜歡一個人。

一個女人的情商高不高,看這一點就夠了

同時出現的另一種風向是,最近一兩年有很多女性向的情感專家會再三強調,情緒化就是女人戀愛中的原罪,就是女人的天敵。

他們矯枉過正地要求女人完全摒棄掉情緒,放棄對“愛情”的期待和追求,把戀愛關係當作一場敵進我退的棋局。

從男人打電話要響幾聲再接,到男人追你的時候要送多少東西才算“有誠意”,他們眼中,戀愛裡的喜悅和憤怒都可以量化成具體的指標,付出和獲得也都可以放在天平兩端去衡量。

偏理智的女生認為偏感性的女生都是戀愛腦,壓根不懂男人要什麼,也不懂怎麼維繫關係;

偏感性的女生則認為偏理智的女生太過斤斤計較,把感情當生意,把情場當戰場,根本不配享受戀愛的美好。

所以,戀愛到底要用感情,還是用理智?

想要搞清楚這二者之間的矛盾,首先需要明確的一個問題是,人到底可不可以僅僅憑感情,或者理智談戀愛?

2

我們記得有這樣一個場景:

一個女生和自己喜歡的男生認識了沒幾天,在某個深夜差不多快要凌晨十二點了,男生給她打了個電話說,我現在挺想你的,你沒什麼事的話,要不來我家我們見一面吧。

此時的女生正好也在想念這個男生,接到了電話之後非常驚喜,立刻換了衣服就出門打車,幻想著一次美妙的約會即將開始……

你覺得,她會面臨什麼樣的結局?

這並不是一個虛構的場景,在我上大學的時候,我的一位女同學真的在深更半夜接到了心儀男生的類似“邀約”,她很激動地給我打電話來分享喜悅。

我相信任何一個讀到這裡的人都能夠感覺到某種危險的信號,但我的那位朋友卻沉浸在被邀約的喜悅中無法自拔——這隻能證明,至少在這一刻,她的“感情”完全凌駕於“理智”之上。

這類讓“感情”完全吞沒“理智”的女生,一旦遇到了心儀的男生心裡就只剩下“喜歡”,沒有交往節奏的把控,沒有兩性相處的警惕心,甚至沒有起碼的自我保護意識……我不相信一個持有這樣心態的姑娘能夠談好一段戀愛。

事實上,我所認識的這類姑娘,幾乎也都是戀愛中遍體鱗傷的那一方——這並不奇怪,一個但凡被情感所累就無法保護自己的姑娘,顯然更難以保護好一段感情。

3

那麼特別“理智”的姑娘又是怎麼戀愛的呢?

我的一位女學員就是這樣的,她最近認識了一個男生,兩個人聊了幾天之後的一個週末,男生問她下午可不可以見個面,去星巴克喝杯咖啡當面互相瞭解一下。

她斷然拒絕了,並且跟我說,她必須等到男生主動邀約她三次以上再露面,來考驗男人的誠意。

我問她對這個男生感覺怎麼樣,她說其實挺喜歡的,但正是因為喜歡,才不能讓他輕易“得手”,不能讓他覺得自己是個“輕浮隨便”的姑娘。她還告訴我,即使她最終答應約會,也一定要牢牢把控住兩個人關係裡的主動權,絕不能比男方更快地投入其中。

一個女人的情商高不高,看這一點就夠了

她說,她絕對不會允許自己被感情衝昏頭腦。

但我倒是覺得,她所呈現出的這種高度戒備和計較,其實已經算是被“理智”衝昏了頭腦。

按照她的這種戀愛模式,她大概根本等不到那個男生邀約她第三次。

所以,到底是理智的人更容易談好戀愛,還是情緒化的人更容易談好戀愛?

這本身就不該是一個二選一的選擇題。

糾結於“戀愛到底應該靠理智還是靠感情”的女孩子們,通常沒有搞清楚的一點是,理智和情感並不是非黑即白的敵對關係,相反,它們更像是一對合作夥伴,在少數時候產生衝突,又在更多的時候相輔相成。

如果還是用“喜歡的男生向你發出邀約”的題設來舉例,真正恰當的做法應當是,你確定了他的誠意,也明確了自己的心意,同時保證了自己的安全時,就完全可以遵從自己的感情大方赴約。

但如果這三者有任何一條不夠明確時,你都應該關注自己的理性,保持警惕。

一個女人的情商高不高,看這一點就夠了

有句話說,情深不壽,慧極必傷。

所謂“情深”就是情感完全壓制了理性,肆虐不加管控的情緒遲早會讓一段關係夭折;

而“慧極”則無疑是理性完全壓制了情感,也只會帶來另一種寂寞和乏味。

只有深邃的理智終於能駕御磅礴的情感,情感又能成為理智完美的補充和延伸,從二者最激烈的衝突中才能產生最成熟的自我,也才能經營出最完美健康的戀愛關係。

一個女人的情商高不高,看這一點就夠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