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治療血脈不通:活血化瘀食療法

中醫治療血脈不通:活血化瘀食療法

紅糖

又稱“赤砂糖”。性平,味甘。具有潤肺生津、和中益脾、補血健腦、活血化瘀、強身健體等作用。但高血脂、糖尿病患者忌食。

中醫治療血脈不通:活血化瘀食療法


山楂

具有活血化淤的作用,是血淤型痛經患者的食療佳品。血淤型痛經患者常表現為行經第1~2天或經前1~2天發生小腹疼痛,待經血排出流暢時,疼痛逐漸減輕或消失,且經血顏色暗,伴有血塊。患者可取完整帶核鮮山楂1000克,洗淨後加入適量水,文火熬煮至山楂爛熟,加入紅糖250克,再熬煮10分鐘,待其成為稀糊狀即可。經前3~5天開始服用,每日早晚各食山楂泥30毫升,直至經後3天停止服用,此為1個療程,連服3個療程即可見效。此法也適合月經不調、中醫辨證為血淤者。

中醫治療血脈不通:活血化瘀食療法


茄子

味甘、性涼,歸脾、胃、大腸經。作用:清熱止血。宜於便血,便秘。虛寒洩瀉、孕婦忌食。

中醫治療血脈不通:活血化瘀食療法



味甘、性寒,歸心、脾、胃經。作用,生用涼血散瘀,清熱生津,熟用健脾開胃,養血生肌,止瀉。生用宜於瘀血胃腹疼痛,吐血,便血,寒證忌食。熟用宜於脾胃虛弱,食慾不振,大便洩瀉。

中醫治療血脈不通:活血化瘀食療法


空心菜

味甘、性寒,歸腸、胃經。作用;涼血止血,滑腸通便,清熱利溼。宜於血熱吐血,便血,溼熱胃痛,腸胃燥熱便秘。虛寒證、洩瀉者忌食。

中醫治療血脈不通:活血化瘀食療法

黑木耳

味甘、性平,歸胃、大腸經。作用:涼血止血。宜於血熱吐血、便血,大便乾燥。虛寒證、脾虛洩瀉者忌食。

中醫治療血脈不通:活血化瘀食療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