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狂人——嚴介和

說個工程行業的。此人號稱"全球華人第一狂人"、"財富黑馬"、"中國厚侍員工第一人"。在國內首創BT模式,被譽為"中國BT模式鼻祖"。蘇太華系創始人,《新論語》總撰稿人,太平洋商學院院長[1]。被內地媒體譽為思想深邃、理念新睿、語言精粹的思想家、哲學家、教育家、經濟學家、企業大家。代表作品有《新論語》、《管理境界》、《中國企業家的成長成熟成功》、《產業決定未來》等。中國首個特別合作區----深汕特別合作區的"新城規劃師"。

什麼人能如此牛掰?歷史上能集五大家於一身的人極為少見,敢稱***規劃師的小平爺爺之後更是少見。這人就是嚴介和。

嚴介和,1960年生於江蘇淮安。還是高中語文老師的嚴介和,就已經顯露出了他的"不安分守己"。1992年,嚴介和辭職註冊了自己的建築公司,緊接著承接的南京繞城公路建設項目是嚴介和自己創造出的打開"省門"的機遇。項目到嚴介和手中已經是第五包了,嚴介和十一次跑南京,找項目,最終揀了這樣一個"雞肋"工程——不足三十萬元人民幣的一個配套涵洞工程。這是一個註定虧本的"買賣",可嚴介和卻把它看作是一次機遇。

為了能夠在政府心中留下良好的形象,他甚至提出了"虧五萬不如虧八萬"的經營思想。一百四十天完成的工程量,只用了七十二天就幹完。業主大吃一驚,檢測結果質量全優!"吃虧"是富,第二年工程指揮部便放放心心地把1000萬的工程交給了嚴介和。

從此,嚴介和一發而不可收,業務迅速不斷擴大。先後參與了南京新機場高速、京滬高速、江陰大橋、連霍高速,沂淮高速、南京地鐵等一系列國家和省市重點工程的建設。

1993年,他躋身滬寧高速公路建設;此後又參加京滬高速、南京新機場高速、江陰長江大橋、南京長江二橋和南京地鐵等工程建設;

1995年6月-1996年6月,江蘇太平洋工程有限公司,任董事長;

1996年6月-2002年12月,江蘇太平洋工程集團有限公司任董事局主席兼總裁;

2002年12月-2004年6月,集團名稱變更為中國太平洋建設集團有限公司任董事局主席兼總裁;集團相繼併購了17家國有大中型企業,總資產達到60億元,成員企業發展到46家。

2003年11月,嚴介和收購了"ST縱橫"28.18%的股份;

2004年7月,中國太平洋建設集團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

2011年11月13日,在上海舉行的"中外政商領袖華佗論箭"活動上,嚴介和宣佈由其1986年出生的兒子嚴昊,擔任太平洋建設董事局主席一職,全面接管太平洋建設。至此,太平洋建設的經營模式也將由BT模式逐漸走向BOOT。

2012年6月20日,在京召開的"華佗論箭個性獎學金試點頒發暨嚴介和二次下崗三次創業新聞發佈會"上,嚴介和先生高調宣佈,將辭去其在華佗論箭、鄭和艦隊的一切職務,實現人生中第二次退而不休。而這次抽身之後,他將傾全力投身文化和教育,打造旗下文經藍黃紅文化和子經雅仁和教育。

2013年3月25日,蘇商資本正式成立併入駐上海浦東;

2013年9月25日,蘇商建設宣告成立。至此,旗下財經蘇商集團(下轄蘇商資本、蘇商建設)正式成立;

2014年7月,太平洋建設成功入選《財富》世界500強,排名166,位列大陸民營企業首位;

2014年9月,胡潤中國百富榜發佈,嚴介和、嚴昊父子以850億財富排名第七。

2015年7月,蘇太華系再入《財富》世界500強,排名156位,位居中國私營實體企業之首,全球建築行業私企第一。

無論說嚴介和鑽了中國企業體制改革的空子也好,說嚴介和獨特精明的經商頭腦也好,不可否認,嚴介和在中國的商界創造了一個驚人的神話。

嚴介和在建築業"黃金時代"大發展的背景下,通過BT模式迅速做大做強,從建築行業脫胎換骨,並在世界500強裡爭得一席之地,著實不易。作為創始人,在習慣於"悶聲發大財"的工程行業,如此狂妄,竟然能一直屹立不倒,什麼原因?如何做到的?不得不發人深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