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仓,一个老西安的市井天堂

西仓,一个老西安的市井天堂

西仓,一个老西安的市井天堂

有这样一个地方,可以带你看尽世间百态

有这样一个地方,可以让你体会市井人生

逃出满是冰冷的钢筋水泥的“都市生活”

钻进一条小巷

体会“老西安”的惬意生活

这里是西仓,一个让人无法释怀的地方

西仓

老西安人的市井天堂

西仓,一个老西安的市井天堂

“那里是一个偌大的民间交易场所,主要营生是家养动物珍禽花鸟鱼虫,还包括器皿盛具,饲养辅品之类。赶场的男女老幼及闲人游皮趋之若鹜,挎包摇篮,户限为穿,使几百米长的场地上人声鼎沸,熙熙攘攘,好一个热闹繁华。”著名作家贾平凹这么描绘它。

——《废都》• 贾平凹

西仓,一个老西安的市井天堂

市井

说起西仓,想到的第一个词就是“市井”

《管子·小匡》中写道:“处商必就市井。”

尹知章注:“立市必四方,若造井之制,故曰市井。”

西仓,一个老西安的市井天堂

西为永丰仓,东为屯田道

西仓,一个老西安的市井天堂

西仓靠近市中心,占据着繁华的地段。

明末清初时,这里曾是国家仓库“永丰仓”的所在,

清朝开始,由旗人军队重兵把守

到了清末,作为官府粮仓的职能虽已有所减弱,

由于旗人有遛鸟、斗蛐蛐的习惯,

在他们进入校场后

他们的跟班便会提着鸟笼、举着蛐蛐在外等候,

久而久之便形成了以鸟虫为主的自由集市

沿着西仓周边的巷道展开

西仓,一个老西安的市井天堂

各类生意人为了讨生活逐渐云集于此

或卖艺,或剃头,或卖小吃,或卖杂耍。

慢慢地成了气候

而校场周围设有栏杆

闲人不得入内,

这栏杆被称为“档子”

因此逛西仓又被称为“逛档子”

关于“档子”的说法,

还有源于“担子”或“上当”

可供参考吧

西仓,一个老西安的市井天堂

第一次去西仓,是很小的时候,

我骑在姥爷的脖子上

姥爷手上拎着鸟笼,

起个大早

先去洒金桥喝一碗胡辣汤,

然后就领我走进一条拥挤的小巷

从此,西仓便正式的在我的记忆里扎了根

西仓,一个老西安的市井天堂

西仓,一个老西安的市井天堂

西仓,一个老西安的市井天堂

西仓,一个老西安的市井天堂

西仓,一个老西安的市井天堂

这里有花,有鸟,

有鱼,有虫,

有猫,有狗,

有文玩,有人气

有地摊上新奇的事物

有口若悬河的买卖人

有祖传三代的手艺人

更有说起鸟虫如数家珍的票友

和手盘一对狮子楼,低头摆弄文玩的“行家”

西仓,一个老西安的市井天堂

西仓,一个老西安的市井天堂

这里有三百六十个行当,

有三教九流的人物,

有喧嚣嘈杂的叫卖,

有生动亲切的日常,

有世间百态、人情冷暖

在这里

一上午的时光可以在不经意间度过

西仓,一个老西安的市井天堂

西仓,一个老西安的市井天堂

西仓,一个老西安的市井天堂

在西安,如果你想打听西仓的所在

可不是人人都知道

大家都说

只有老西安人才知道西仓

这未必是真的

却满满都是西安人对西仓的情怀

西仓,一个老西安的市井天堂

西仓,一个老西安的市井天堂

如果说名胜是游客对西安的印象

那么西仓则是那些土生土长的西安人心中的情怀

西仓,一个老西安的市井天堂

西仓,一个老西安的市井天堂

西仓,一个老西安的市井天堂

如果说,时间赋予西安最好的礼物是什么

那一定是西仓

它被那些名胜古迹包围着

却又摒弃那些大气磅礴

无处不充斥着市井的气息

向我们阐述着“大隐隐于世”的人生哲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