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不去的愛(民間故事)

小馮安靜的躺在山坡上,從臉頰上滑落的淚水在陽光的照射下閃著晶瑩的光澤。在此處靜處,或許是受傷的人兒總希望能從陽光處獲得一絲溫暖吧!

這片山坡位於中學的後面,讀高中時他倆總會抽空來此培養感情。而今,一切都已成為了過往雲煙。

他跟娟娟相識已有五年之久,但他倆分開有三個月了。就在半個月前,娟娟打電話給他,示意自己願跟他重修舊好,求他給自己,也給彼此一個機會,但小馮終究還是拒絕了。

從高二初見她時,他便喜歡上了她。這種喜歡任性到毫無理由,他想或許這就是一見鍾情吧!

中學時期的他們雖然面臨著高考的壓力,但始終會注意愛情的質量。尤其是小馮作為男孩子,總會做些浪漫的事去逗娟娟開心。由於學校是寄宿性的,他會像大多數戀愛中的男生一樣去幫娟娟打飯,刷碗,甚至冒著被宿管阿姨逮住的風險偷偷溜進女生宿舍去拿娟娟的髒衣服回來手洗,乾淨之後又偷偷送回去。生活中他會盡可能的滿足娟娟的要求。

高三那年,當他知道娟娟想去北京讀大學後,他倆在學業的差距讓他清晰的明白這個理想對於他倆意味著什麼。可是他真的很愛她,愛到他想要竭盡全力去守護這段愛情。於是他像電影《那些年:我們一起追的女孩》中的男主角柯景騰一樣奮力的去提高自己的學業成績,只為能和自己的學霸女友上同一所大學。但畢竟他不是柯景騰,他沒有那般的好運氣。那年高考,他失利了。但他選擇復讀,這一次他想他一定要成功。當然娟娟是願意在自己心儀裡的大學裡等他的,畢竟小馮是他的初戀,美好的初戀。

復讀這一年裡,他倆的感情依舊如往昔一般要好。娟娟告訴他關於大學裡的有趣見聞,並說等他去了大學,他倆要一起做好多好多的浪漫事情。每每談到這個話題,小馮心中就更加堅定自己的奮鬥目標。只是最後,他再一次失敗了。其實以他的成績上個二本是十分容易的,只是他一心想跟娟娟在一起,因此填報志願時,他只填了一個志願。所以最後他無學可上了。

我們都以為他們的校園戀情就到此結束了,然而並非如此。

娟娟跟小馮承諾自己大學畢業後就回到家鄉的小縣城工作,然後他們就結婚。小馮相信娟娟的承諾,也願意等她。只是這一次,他為了待在娟娟身邊,選擇了陪讀。

他為了她隻身來到北京,因為學歷等原因他無法找到合適的工作,最終在娟娟學校旁的一家餐廳幹體力活。他會時常去學校找她,然而她從未讓他進入到學校裡。無論他買再多娟娟喜歡的東西,娟娟每次都只讓他送到學校門口。他在北京連說個知心話的朋友都沒有,只有娟娟是他最親的人。每當他打電話給娟娟想聊聊天時,都會以她要複習功課為由匆匆掛斷電話。慢慢地,這樣的生活狀態都已成為了常態化。

直到大二娟娟過生日那天,這樣的生活狀態才被打破。他給娟娟買了個包裝精美的大蛋糕,還有一套上次去逛商場時她看中的那套衣服。他一下班拎著禮物滿心歡喜的來到校門口,他知道娟娟不喜歡他進到學校裡去,兩年了,儘管心裡有些不舒服但他依然按照娟娟所希望的這樣去做。這一晚他足足打了十幾通電話,娟娟都沒有接。他心急如焚的直接走進了學校裡,這是他第一次走進大學,還是娟娟的大學,心裡五味陳雜。由於之前他給娟娟寄過快遞,因此他知道她的宿舍地址。結果得到的是她從下午跟一個男的出去後到現在都還沒回來的消息。

此刻,他心如刀割。他下意識的低頭看了一眼手錶,九點了……他心中只有憤怒跟悲痛。他站在校門口等著她,北京深秋的夜晚寒意襲人,可他就那麼站著,等著。直到凌晨一點多,她才坐著一個豪車回來了。他看到她坐在別的男人的車裡,笑得如此歡樂時,他幾盡絕望。他看著她抱著那個男人送給她禮物朝著自己走來,他強忍著胸中怒火裝傻般問她,那個男人是誰的問題。後來他倆大吵了一架,從此再未聯繫。

最後,他獨自回到了家鄉的小縣城,在父母的幫助下謀得了一份相對不錯的差事。在分開五個月的時間裡,他時常到這個充滿了他倆美好回憶的小山坡處到處走走,看看。或許時間是最好的情傷藥,他雖未忘記她,但終究靜下心來想通了一些事情,似乎也不再苦苦執著於那份感情了。

直到半個月前,娟娟打了一通求和電話,原本平靜的生活又起了一些波瀾。

“北京陪讀的日子裡,我住了整整兩年的地下室。我多想住一個帶有窗戶的房子,真的,我不求它能有多好,只求它能有個窗戶。過年回家你說你沒坐過飛機,我把我攢了近半年的錢拿去給你買了一張機票,自己卻硬擠著火車回老家。我在北京真的過得好累,你知道嗎?高中兩年,復讀一年,陪讀兩年,我整整愛了你五年。這五年裡,我毫無保留的愛你,我知道我們之間不斷擴大的差距讓我有好幾次都差點夠不著你了,可是我依然在堅持去愛你,可最終我得到了什麼?我愛你,可是這份愛讓我疲憊了,娟娟,我們就這樣吧,就這樣。”小馮流著淚水拒絕了娟娟。在他心裡,他知道他們回不去了。尤其是娟娟一心想讓他留在北京和她一起打拼,可他心裡清楚自己是無法在北京立足的。

無論是感情還是價值觀方面,他們都回不去了。

我想這裡應該是他最後一次來了吧!好似再美好的愛情大都在現實的浪濤中淹沒了。還記得電影《同桌的你》中女主角說的那句臺詞,“我們最後還是輸給了現實,誰也不欠誰”。或許這就是這段校園戀情的真實寫照吧!

因為相愛,所以依賴;因為習慣,所以不惜。即便註定要在現實中錯過,卻依舊帶給了愛人傷痛。無論是愛與被愛,心中有傷,現實有難,這份愛又怎能回去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