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音菩萨的故事之(二)

观音菩萨的故事之(二)

二、观音菩萨的出家修行历程

关于观音菩萨的修行历程在民间流传有很多的相同之处,都是围绕着白雀寺而展开描述的。因此,在国内大约有几十座以白雀寺命名的寺庙,所有这些以白雀寺取名的寺庙也都和观音菩萨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有的是相传观音菩萨曾在此显灵救度众生,有的是相传观音菩萨曾在此居住修行成道,有的相传是观音菩萨就在此出家修行。另外,关于观音菩萨的修行历程还有另外两个信息,一个是妙庄王火烧白雀寺后来到香山寺继续修行;另一个是观音菩萨最后都是在南海成道的说法。所以,今天人们都知道浙江普陀山是观音菩萨成道的圣地,也是国内观音菩萨的最大道场。

观音菩萨的故事之(二)

在民间相传有甘肃西和白雀寺,四川遂宁白雀寺,河南平顶山白雀寺都是观音菩萨当时削发出家的地方,而这三处寺院都因妙善公主的出家而招来妙庄王火烧白雀寺逼迫妙善回宫。而三公主不仅没有回宫,反而因天神相救来到了大香山寺修行,得到天神的帮助终于修成正果。在河南汝州有《香山大悲菩萨传》碑文:“……山之东北,乃往昔有国王名庄王,有夫人名宝德……唯第三女妙善,始孕之期,大地震动,异香满室,光彩内外,国人骇异……而后得会香山,妙善居之,木食涧饮……证道为观音菩萨……”。在国内有很多地方都有香山寺,这些都与观音菩萨修行有着密切关系,比较著名的有北京西山香山寺、洛阳龙门香山寺、宝鸡耀县香山寺、天水大香山寺、平顶山汝州香山寺等。另据《续修陕西通志·风俗》记载:妙善到四川遂宁白雀寺削发为尼,后来妙庄王派人火烧白雀寺,西天佛祖派神虎下凡,背妙善到虎山紫竹林(现射洪香山涪江西岸香山寺,此山形貌似伏虎)疗伤和修行。据香山寺清代碑文记载:射洪香山寺,历史悠久,规模宏大,名传四川,声震巴蜀,瞻仰朝拜者众。遂宁和射洪民间也传唱着一首古老民谣:“香山紫竹林,观音莲台坐。灵泉喷圣水,普救万民活。”又据《汉阳舟子集》记载:“香山观音菩萨者,西峪国(今甘肃陇南西峪乡)之幼女也。译音为妙善。……时善年二十有五,嗣牒(亲自下指令)善所处,夜令人火(放火烧)其佛院。院有僧千人,见火惊遁,被执付火,尽焚死。方其夜之火起也,善(妙善)尚未寝,闻号救声甚急,惊视则有物二,似狸而大,伏于阶下,师己跨其一,令善亦如之,哮跃而起。俯视黑烟红焰,地裂天黑,善掩袖悲啼,求师拯救,师曰:数也,弗可为也。不顾而南,至一岭,层峦危壁,悬崖断涧,荒烟迷径,古木参天,乱草蒙棘之处,平原方丈,乃结一庐于山坳。师授口诀,得悟大道。”文中所说的“西峪国”就在甘肃陇南地区,西和县的西边(现名西峪乡)。在这三个不同的史料记载中,都同样提到了两个相同的地名,一个是白雀寺,另一个是香山寺。也就是说观音菩萨在当初修道时并非只在当初的白雀寺修行直接成道,而是经历了种种磨难和生死苦难,并且经过艰难的长途跋涉,为了逃过妙庄王派人的追踪翻越了千山万水,远离家乡远走他方,经历了无数苦修最终在香山寺才修行成道。

观音菩萨的故事之(二)

从以上这些民间传记记载可以看出,在民间传说观音菩萨的修行历程中有两个事件是我们只得关注:一是妙庄王火烧白雀寺。说明了观音菩萨的身份特殊性,妙庄王不能允许三公主出家修道,这是古代帝王之家的替规则,他宁愿用火烧死妙善也不许他出家修道,这是观音菩萨在修行历程中的最大障碍,而妙善却宁死不屈,感动天上神仙的帮助死里逃生,远赴南海苦修成道。二是妙善在香山寺成道。说明观音菩萨当时修行不仅是在白雀寺,而实际上是在香山寺,在国内有很多名为香山寺的寺院,这些命名为香山寺的寺院或多或少都和观音菩萨有着重大关系。在甘肃陇南就有大香山,相传观音菩萨就在此修行;在河南汝州也有香山寺,也相传观音菩萨是在那里修行;在宝鸡也有香山寺,也相传观音菩萨在离开四川遂宁就到此处修行成道。如果仅就河南平顶山说,从这两个信息我们可以得出这样一个结论,就是说无论是从妙善公主出家的白雀寺到河北苍州的白雀庵,还是从河南汝州的香山寺到北京的香山寺,都属于太行山脉一带。也就是说观音菩萨曾经出家、修行、成道都是在太行山脉一带活动,而北京的香山正是太行山脉的最东端,这就可以说明北京地区也是在观音菩萨曾经修行生活活动的区域之内。这就为我们今天研究观音菩萨成道地有了更多的地域空间和历史资料,使得观音菩萨在当时的生活活动区域更加广泛。由此,我们以可以推断北京的香山寺与观音菩萨的修行不无关系,也就是说观音菩萨当年逃出平顶山白雀寺后,有可能后来就到了北京香山寺修行,最后到名南海的地方修成正果,而名为“南海观世音”。

观音菩萨的故事之(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