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時候放過孩子,放過朋友圈投票了!

網絡投票氾濫 背後利益在作怪

浙江省教育廳最近發佈了一項通知,明確規定:

涉及學生(幼兒)個人榮譽的各項評選活動,原則上不採用面向社會的網絡投票。

是時候放過孩子,放過朋友圈投票了!

消息一出,朋友圈沸騰。浙江人民“喜大普奔”,齊贊教育部門的英明之舉。全國其他地方的人們羨慕之餘,翹首以待:江蘇什麼時候出?湖南呢?四川呢……之所以群情激動,反響巨大,實在是因為這種網絡投票的行徑,太讓人糟心了!

是時候放過孩子,放過朋友圈投票了!

不知從何時起,網絡投票之風盛行中國各大校園。

唱個歌,比個舞,賽場球,鬥盤棋……校園裡,哪裡有比賽的身影,哪裡有榮譽的評比,哪裡就有網絡投票。彷彿不附加網絡投票的選項,這些比賽就開展不起來,世人就關注不到它光輝燦爛的存在。

學校一發起,家長哪敢不配合,特別是關係到孩子榮譽評比的大事。於是,一個小小的投票鏈接,驚動整個家族。孩子父母、爺爺奶奶、姥姥姥爺、七大姑八大姨,能沾點親、帶點故的族人們,全都動員起來,為孩子的票數增長髮光發熱。大家拼人品、拼人脈、拼渠道、拼影響力、甚至拼金錢,務必讓孩子榮登榜首,摘得桂冠,不讓他輸在起跑線上。

是時候放過孩子,放過朋友圈投票了!

不管家長是熱衷於此,還是不屑於此,在大勢面前,都很難獨善其身,都要硬著頭皮,厚著臉皮,舔著笑臉,在朋友圈裡求關注,求選票。哪怕你們與對方只有一面之緣,哪怕久未聯繫,哪怕都不知道從哪兒加的對方,都不放過,不錯過,能多一票是一票。

難怪有個段子說:當失聯多年的同學突然找到你,不外乎三件事——推銷、結婚、幫孩子拉票

至於效果嘛!呵呵,那就仁者見仁,智者見智了。

是時候放過孩子,放過朋友圈投票了!

不是大家不願意幫忙,而不是不願以這樣的方式幫忙。在決定是否投票之前,我至少要知道所有被選者的詳細信息,或對候選人知根知底,這樣我才有機會,發揮判斷能力,投上神聖的一票。如果我都不認識你家小孩,沒看過他的表演,不知道他和其他小朋友有什麼不一樣,我怎麼投呢?

但現實生活中,不甘做“人肉投票機”的人只是少數,大部分人礙於面子和情分,不投還不行,活生生地被人情綁架。因而網絡投票事業能紅紅火火,生生不息,創意蓬勃。

這股熱潮,在學校迅速從“萌娃評比”、“才藝展示”等領域,擴展到“三好學生”、“優秀少先隊員”等嚴肅的評比活動中。

是時候放過孩子,放過朋友圈投票了!

好吧,選個少先隊幹部,都要拼父母人脈、財力和活動能力了。說好的要培養孩子自立、自強的能力呢?

更奇葩的是,去年8月,湖南一場幼兒足球比賽中,20支幼兒園隊伍參賽,最終奪冠球隊竟然不是決賽勝者。原來,主辦方為了商業目的,不是以比賽勝負來判定冠軍,而是以積讚的方式來評定。

是時候放過孩子,放過朋友圈投票了!

太佩服主辦方的創造力和顛覆精神了。如果按照這樣的方式來決定冠軍,那世界盃不用辦了,全世界人民來投票,中國穩拿世界盃。

鑑於網絡投票的結果越來越重要,投票的競爭越來越激烈,既可以顛覆遊戲規則,也可以決定孩子的前途命運,越來越多的家庭選擇另闢蹊徑,以刷票、買票的方式,讓自己孩子的票數遙遙領先於他人。

去年12月,西安城西一家幼兒園開展主題為尊老愛老的“可愛小天使”評比活動,在園方提供的網絡鏈接裡,可以買虛擬禮品刷票,包括“鮮花、皇冠、汽車、飛機、遊輪、別墅”六種。最低的鮮花價格5元,最高的別墅300元,分別能代替幾十、幾百到幾千張選票不等。而排名第一的孩子,就是因為家長買了個“別墅”,票一下子就上去了。

據說參賽134個孩子的家長中,大部分都砸了錢,一共花費了差不多1.5萬

是時候放過孩子,放過朋友圈投票了!

這哪是投票,這分明是燒錢啊!

學校組織的評選活動,原本是為了促進孩子們積極上進、陽光向上和展現自我,培養他們友誼第一、比賽第二的精神,可最後卻淪為了一個技術造假的角鬥場和燒錢的狂歡地。家長們被自己的虛榮心弄得不堪重負;孩子在年幼的年紀,也開始懷疑人生的價值——

什麼是真實?真實重要嗎?重要的是我的能力,還是我爸媽的能力?如果投機取巧、弄虛作假就可以獲得成功,我為什麼還要努力呢?

而整個網絡投票活動,除了讓校方增加曝光率和關注度,讓各大刷票公司、網絡平臺賺得盆滿缽滿外,還有什麼好處?

是時候放過孩子,放過朋友圈投票了!

浙江省教育廳對此做了很到位的總結——

網絡投票引發的刷票、拉票行為導致投票結果,不能反映真實情況,容易誘導學生投機取巧、助長功利之心,與學校的育人目標背道而馳。

更何況,這種投票形式還存在著安全隱憂。

參加網絡投票活動時,父母把孩子的身份、姓名、就讀的學校和照片提供給一些網絡平臺,而有些平臺會將這些個人信息非法出售,不法分子拿到後,編造重病、車禍等謠言,對父母進行詐騙。

是時候放過孩子,放過朋友圈投票了!

所以,無論出於公正的價值考慮,還是為了孩子的人身安全,這類網絡投票活動,學校和其他教育機構,還是停了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