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軟市值超谷歌,只因他們有一個目光長遠的CEO!

近日,關於微軟市值趕超谷歌母公司Alphabet的消息一時間吸引了很多人的注意。

根據外媒的報道,當谷歌市值於六年前首次超過微軟時,看起來似乎這這兩家公司在朝著完全相反的方向發展。然而,在過去的一年裡,微軟沒有放鬆,到目前為止,該公司的市值達到了為7530億美元,而Alphabet的市值為7390億美元。

其實,微軟市值會趕超Alphabet的原因主要在於,微軟的首席執行官Satya Nadella在對該公司的增長定位方面做得比Alphabet的聯合創始人Larry Page及Sergey Brin更出色。

事實上,微軟對其快速增長的預期一直推動著其股價的上漲,截至2018年5月30日,在過去的12個月裡,上漲了約43%,而Alphabet的股價在此期間上漲了8.2%。按照這樣的速度,到2019年5月,微軟的市值將達到1萬億美元,而Alphabet直到2022年5月才能達到這一水平。

微軟市值超谷歌,只因他們有一個目光長遠的CEO!

在進入這一市場前,很明顯,微軟股價的快速增長不能用營收擴張來進行解釋,畢竟,不管是在長期還是短期內,Alphabet都曾取得過勝利。在過去的五年裡,微軟的營收增長了約4.1%,營業利潤率為31%。但就近期來講,它的增長加速了——在剛剛結束的2018年第一季度,其收入增長了16%。

相比之下,Alphabet的營收在過去5年裡增長了19.2%,營業利潤率為22%。不過,Alphabet也加快了營收速度——在今年第一季度增長了26%。

至於微軟為什麼會比Alphabet的市值更快達到1萬億美元呢?

1,Satya Nadella挖掘出了微軟的巨大潛力

關於CEO會對一個公司產生多大的影響,微軟是一個很好的例子。

在比爾·蓋茨的領導下,微軟在互聯網泡沫破滅之前表現得非常出色。當蓋茨把大權交給Steve Ballmer時,微軟陷入了困境。《金融時報》曾做過這樣的報道:

“在失去了蘋果和谷歌的智能手機軟件市場後,Ballmer冒險收購了諾基亞的手機業務,希望能迎頭追趕。但是,華爾街普遍認為這筆交易是失敗的;之後,2014年Ballmer卸任。”

微軟市值超谷歌,只因他們有一個目光長遠的CEO!

自Nadella幫助微軟創建了雲計算業務有了顯著的發展後,他接任首席執行官一職,一切都很順利。最重要的是,Nadella改變了微軟的文化。為了讓客戶覺得微軟是一個靠譜的合作伙伴,Nadella創造了一種重視員工和客戶的文化。這也說服了一些公司,他們將通過與微軟的合作而獲益。

簡而言之,微軟股價增長如此之大的一個重要原因是,投資者預計會收穫巨大的驚喜,因為企業將把更多的預算投入到微軟的產品中。

2,微軟雲業務的增長加速

對於投資者期待的驚喜,最有可能來自該公司的雲業務。

儘管微軟在雲計算基礎設施和平臺上落後於巨頭亞馬遜,但它在Office 365和CRM等雲應用領域處於領先地位。結果,微軟的商業雲計算在2018年第一季度裡達到了60億美元,超過了亞馬遜的54億美元。雖然雲計算佔微軟總銷售額的20%,但今年到目前為止,它貢獻了微軟整體增長的63%。

來自Gartner的Ed Anderson表示,對企業來說,微軟有更多的切入點;而來自Jensen Investment Management的投資基金經理Kevin Walkush則稱,微軟將能夠銷售“高利潤率、增量式的服務,以低成本增加成本”。

微軟市值超谷歌,只因他們有一個目光長遠的CEO!

由於這一增長的衝擊,微軟將會在7月公佈年終業績的時候,表現出除該公司自2008年以來最快的營收增長。

3,聰明的押注於人工智能和物聯網

最後,除非微軟繼續超出預期,否則它無法繼續保持股價的快速上漲。要做到這一點,它需要把對新市場的押注轉化為更快的收入增長。

未來潛在增長的一個重要來源是人工智能。在這一方面,微軟是首批提供人工智能服務的公司之一,客戶可以通過Azure雲平臺來分析自己的企業數據。

由於其個人電腦的傳統業務,微軟也有可能從“邊緣”的物聯網中獲得新的收入。正如Anderson所說的,“他們有一個懂得如何在邊緣工作的軟件企業——這就是他們的來源。”

而Alphabet——一個雙關語,指的是一項可以擊敗市場的投資——進行了太多的資本密集型投資,比如Waymo自動駕駛部門和谷歌光纖業務。

如果非要從兩者之間選出一個能給投資者帶來更高回報的公司,那我會投給微軟一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