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我们脚下的红土高原

品名篇佳作,观世间百态,享人文情怀

近日,读了由云南文化专家陈友康教授编著的《云南读本》一书,扬扬洒洒78篇由历代先贤志土、学者精英撰写的传世美文,从自然的恩赐、历史的记忆、思想的高度、精神的魅力、文艺的精髓等五方面极尽神采地赞美了云南的秀丽山川,全面诠释了云南先贤精神和源远流长的多元历史文化。美文墨香扑鼻,余韵悠长,读后深深为云南的壮丽风物和无数的仁人志土事迹所感染,顿生了很多作为云南人的自豪感!

认识我们脚下的红土高原

沈从文大师的《云南看云》,不仅是给人看看、还予人深思,是一篇咏物奇绝、济世忧怀的经典之作。他赞美“云南的云似乎是用西藏高山的冰雪和南海长年的热浪,两种原料经过一种神奇的手续完成的。色调出奇的单纯,唯其单纯反而见出美丽”,在当时严酷的抗战时期,他呼唤像云南的云那样素朴、健美、庄严地寻求人生意义,舍去找出路、赚钱的小日子,为国家前途命运而发奋图强,对我们今天的生活仍有深刻的借鉴意义。

认识我们脚下的红土高原

前云南省委书记令狐安的《长恨曲》(李嘉廷浮沉警世录)以七言诗的形式叙述了前云南省省长李嘉廷从一贫寒的农家子弟成长为党和国家的高级干部的身世及经历,思考了他走向贪污腐败深渊的原因和教训,“我今聊作长恨曲,只为后来新人知”,警钟长鸣,我们每一个国家公职人员都应当认真研读反思,食国家俸禄当报国恩,反腐倡廉应从我做起!

认识我们脚下的红土高原

朱自清先生的《论自己》是在昆明西南联大时期创作的一篇富含人生哲理的随笔佳作,谈的核心问题是怎么认识自己和对待自己,这其实是每个人必须面对的大问题。他肯定“大丈夫不受人怜”,自强的人才能真正得到別人的爱和尊敬,自己是渺小和伟大的统一,真正的自爱是每时每刻都要把自己往好里做。真理历久弥新,朱先生的真知灼见至今仍值得我们奉为座右铭!

认识我们脚下的红土高原

云南近代乡贤典范李根源先生的《云南人的真精神》更是值得每个云南人反复诵读。这篇李先生在抗战时期的讲演稿历数了中国和云南可歌可泣的抗战事迹,气吞山河,指出云南人之所以能在中法战争、重九起义、护国运动、台儿庄战役等近代重大历史事件中走在全国前列,是因为云南人的真精神:一是追求光明、反抗强暴的精神,二是坚毅刚强、不屈不的精神,三是精诚团结、奋发向上的精神。继续发场光大“云南真精神”,必将进一步激励全省人民改革创新、建设小康和谐社会的革命斗志,为云南的崛起作出贡献。

认识我们脚下的红土高原

张文勋教授的《海鸥老人记》给我们讲述了一个云南好人的感动故事。1985年冬天,海鸥首次飞抵昆明,以后年年来昆明越冬,昆明成为了中国野生动物保护协会授予的“中国红嘴鸥之乡”,人鸥和谐共处,发生了很多感人的故事。吴庆恒老人是其中之一,他是一被错打成右派、进过监狱、历尽沧桑的普通老百姓,他把自己308元的退休金拿出一半买鸥粮,十年如一日地关爱着海鸥,1995年在贫病中默默无闻地过世。2006年昆明人民在翠湖为他捐款铸造了“老人与海鸥”铜像,吴庆恒老人是普通人的英雄,提升了云南的人文精神,是新时代云南人的道德文明模范。

认识我们脚下的红土高原

20世纪最负盛名的云南籍人楚图南先生的《论读书》也是一篇见仁见智的美文。楚先生深刻论述了基于思想控制、获取世俗利益而进行读书对人和社会的巨大危害,认为读书不都是好的,读书的好坏取决于读书的目的、内容和方法,书籍特别是经典文献是人类智慧、情感和美的结晶,选择读好书才能收到开卷有益的效果。读书能不断扩张和充实自己的生命力,能推动社会进步。

认识我们脚下的红土高原

这样的好文章在书中不胜枚举,像徐霞客的《鸡足山登顶四绝》、周善甫的《春城赋》、张问德的《答田岛书》、萧乾的《血肉筑成的滇缅路》等等,每一篇让人不忍释卷、回肠荡气,值得我们反复硏究品读。

认识我们脚下的红土高原

我回到出生地云南已整整二十年了,藉着工作的需要,我到了大概120余个县市区,基本走遍了云南的山山水水,经常被云南的秀山丽水陶醉着,云南的民族兄妹感动着,也被云南的落后和封闭深深刺激着……

认识我们脚下的红土高原

认识我们脚下的红土高原

云南省94%的山地,成也是山、弱也是山。山造就了云南丰富多彩的资源和民族文化,也阻隔了经济交流和发展。云南的滞后,归根结底还是科学文化知识的落后,是人头脑的落后,这当然有很大的历史和自然条件限制的原因。

认识我们脚下的红土高原

认识我们脚下的红土高原

万事由我做起、由小做起,我们还是借着云南省直机关“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活动的东风,用先进的科学文化知识、博大精深的历史人文典籍等武装自已,每日开卷、一月一书,为云南的崛起发奋读书吧!(本文获云南省直机关“三读书”活动优秀论文奖)

作者简历:

认识我们脚下的红土高原

曹荆,生于1965年,云南省昆明市人,祖籍重庆。1987年毕业于成都西华大学(原四川工业学院)工业与民用建筑专业。在大学期间涉足文学,1986年组建了成都市大学生首届诗歌联合会并任社长,创办出版了《贫日》诗刊,其《留给母亲的信》获得1989年首届成都市母亲节征文奖。

认识我们脚下的红土高原

现供职于云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长期笔耕不辍,先后出版了“小城春秋丛书”之《南疆邹鲁水》、“世界遗产丛书之《丽江古城》等专著,在各种核心期刊发表学术论文十多篇。

认识我们脚下的红土高原

志在研究探索弘扬云南省民族历史和文化,现任云南省作家协会会员、中国勘察设计协会抗震防灾分会常务理事、云南省灾害防御协会副秘书长,为云南省地震学会会员、云南省当代文学研究会理事、云南中华文明研究会理事、西华大学云南校友会会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