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退學少年到客座教授——一個沙畫師的故事

從退學少年到客座教授——一個沙畫師的故事

從退學少年到客座教授——一個沙畫師的故事

他是東北沙畫第一人,也是全國接觸沙畫的第三人。斑斕的沙粒在他手裡變成奇妙的畫筆,頃刻之間就可以勾勒出景象萬千。從一場婚禮的小型商演到給電影《尋龍訣》製作沙畫宣傳篇,從一個懷揣夢想的少年到一個行走各地高校宣傳沙畫的客座教授,沙畫家薛以恆的成長經歷可以說是很多文藝青年夢想中的成長方式了。

從退學少年到客座教授——一個沙畫師的故事

從退學少年到客座教授——一個沙畫師的故事

初次接觸沙畫 麵粉作沙粒

薛以恆高中畢業出高考分那天,去網吧查成績,隨手點開了一個國外大師的沙畫視頻,暗自讚歎這門奇妙的藝術的同時,他心裡悄悄動了主意。

當天晚上,他就把家裡一個玻璃櫃的玻璃給卸下來了。他嘗試用家裡的麵粉在玻璃上畫畫,但是因為麵粉顆粒較大,所以不太成功。同時,薛以恆查完分很快就要報考學校,就暫時將沙畫擱置在一邊了。

八月底,作為藝術特長生的薛以恆,進入了哈爾濱工程大學建築設計專業學習。2006年,還沒有國人接觸沙畫這門藝術,那扇被卸下來的玻璃也靜靜躺了兩年。

大二下學期,薛以恆在視頻網站又刷到沙畫視頻,這個視頻是由沙畫藝術家也是後來薛以恆的朋友蘇大寶畫的。薛以恆心裡想,原來現在也有國人畫沙畫了。兩年前心裡的火苗好像又悄悄地燃起來。

看完視頻後的薛以恆,立即起身奔往學校附近的雜貨市場,用自己的生活費,淘了一個玻璃板,一個支架,一個燈管,一個接頭和一個用來固定攝像機的羽毛球拍。晚上回到寢室,他覺都沒有睡,連夜將這些零件組裝起來,完成了一個簡易版的沙畫臺。他又去學校旁邊的工地,用襪子淘了很多顆粒細小的沙子,回到寢室就開始了自己的藝術創作。

學習設計的薛以恆很快就得到了要領,除了吃飯和上課,其他時間都在寢室裡畫沙畫,有時候連課都不去上,就用自己在外面淘的沙子畫畫。

“因為做視頻的過程很複雜,要構思,要錄,錄完要剪輯,還要配樂。所以一天到晚基本都不閒著。”薛以恆描述剛接觸沙畫時自己的生活。

從小在哈爾濱長大的薛以恆,經常聽長輩講述民族英雄的故事。他曾為趙一曼、趙尚志等英雄專門錄了一個沙畫視頻,來抒發自己的民族情結。熱愛籃球的他,在進入沙畫行業的第十年,更是在科比退役時專門為自己心目中的英雄,錄了一支三分多鐘的視頻,在這支視頻裡,有幾十個科比打籃球的場景,這支視頻瀏覽量有四千多萬,更是被NBA官方微博轉發,科比本人也看完了這支視頻。

從退學少年到客座教授——一個沙畫師的故事

從退學少年到客座教授——一個沙畫師的故事

從退學少年到客座教授——一個沙畫師的故事

從退學少年到客座教授——一個沙畫師的故事

初嘗甜滋味 休學走各地

薛以恆的每個作品都會拍成視頻上傳到網上,很快就有人找到了他。

“我記得當時是2009年8月31日,我在別人的婚禮上表演沙畫,在香格里拉飯店。”談起第一場演出,薛以恆立刻就說出了日期,“當時他們是從網上找到的我。”

第一次表演,薛以恆畫的是一對新人的戀愛故事。“因為沙畫表演時目光是聚焦在展臺上的所以當時一點也不緊張。在不到八分鐘的演出裡,現場就響起了十幾次掌聲。”薛以恆說。

婚禮結束後,顧客就給了他3000元的報酬,這對於當時每月生活費只有800元的他無疑是一小筆財富。“當天我就買了部手機,是三星。”薛以恆回憶起大二的那個夏天嘴角浮起了微笑。整個夏天,薛以恆憑藉在互聯網上的人氣,接了很多演出,也有了一筆存款。

大三上學期,因為沙畫表演的出場費很高,他瞞著父母偷偷休了學。

因為薛以恆是東北地區唯一會沙畫的人,而且沙畫這門藝術又剛剛開始興起。他開始出省演出。薛以恆參加的活動也越來越多,黑龍江電視臺元宵節晚會、哈爾濱冰雪節開幕式、北京國際圖書博覽會、在中俄文化年隨文化代表團前往俄羅斯參加大型藝術節。這一系列活動不但為他拓寬了眼界,而且提高了他的知名度。

雖然演出多,但他的態度一直都很認真。“在我和顧客充分交流後,我會跟他們說,在我創作的過程中不要打擾我,請給我足夠的空間。”薛以恆說。為電視劇《親愛的她們》製作沙畫宣傳片時,他就是在充分了解劇情、人物設置後,再根據自己的理解錄製了一支視頻,並且得到了劇組的讚賞。

接觸沙畫大概三年左右,薛以恆感覺到了瓶頸期。面對展臺,他的靈感有些枯竭。

“我是全憑自學,沒有老師,也找不到方向。”瓶頸期持續了一年,在這一年裡,他除了吃飯睡覺,就是看有關構圖的書,也會看很多電影。其中,給他印象最深的是豐子愷先生的漫畫,也給了他很多靈感。漸漸地,他畫沙畫的手法更加細膩,視角也更加多元化了。

從退學少年到客座教授——一個沙畫師的故事

從退學少年到客座教授——一個沙畫師的故事

從退學少年到客座教授——一個沙畫師的故事

沙畫跨行 傳播給更多人

近年來,沙畫在國內流行起來。越來越多的沙畫集訓班在市面上傳播,薛以恆卻沒有開班的想法。

“我不喜歡賺快錢。”在薛以恆眼裡,很多一週速成班裡出來的學生是根本不能掌握沙畫真正的要領的。“我也帶過學生,但那些學生是我全程跟著,一對一的帶出來的,直到我滿意了才能畢業。”因為很費心神,薛以恆帶了不到三十個學生後就不再教沙畫了。

他將眼光投向旅遊行業。

玲琅滿目的各種沙畫作品、吊墜、沙畫瓶都擺在了陳列櫃上,拐角處還有沙畫展臺,展臺正對窗戶,上方還有一個電視,播放著薛以恆的沙畫視頻。這是他在中央大街的店鋪,與一個果汁店在一個店面裡,除此之外,在中華巴洛克風情街,薛以恆還有一個沙畫店鋪。

薛以恆說,自己是全國第一個把沙畫拓展到旅遊行業的人。平時有遊客來,他會讓他們擺出造型,然後再結合適宜的背景,十幾分鍾,就把旅客旅遊時的精彩瞬間定格為一副固定的沙畫。薛以恆的展櫃上,有情侶在雪地上擁抱的沙畫,還有一家人坐在江邊的背影的沙畫。經常有來店裡觀賞沙畫的顧客,對展櫃裡生動的作品表示讚歎。

除此之外,薛以恆還執行了自己的“高校行”計劃,目前他已經走了將近十所高校,足跡涉及到武漢、瀋陽等地區。用一個半小時的時間為大學生們免費講述沙畫的歷史、賞析還有製作。並且會在每個學校為十個學生免費設計沙畫簽名。

2012年,薛以恆延遲兩年畢業。在這兩年中,他在沙畫世界中盡情遨遊,收穫的不僅僅是物質上的富有,更有自己對夢想的堅持。

面對未來,他的想法是,把沙畫傳播給更多的人。“我現在的店鋪是在中央大街的盡頭,我還想在中央大街中部開一家,還有北京的後海。”充滿異域風情的中央大街,有很多像薛以恆這樣擁有藝術夢想的青年鍾愛的後海,都是薛以恆心中嚮往的地方。而讓更多人瞭解沙畫文化,則是他最初的夢想。

從退學少年到客座教授——一個沙畫師的故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