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說5月31日廈門這些教育新聞你必須知道

為什麼說5月31日廈門這些教育新聞你必須知道

1、海滄已設立29所四點鐘學校 關愛放學後的童年

感恩各位義工老師的付出,謝謝你們。

近日,廈門市海滄區新陽街道的新陽書院正籌備在 六一 兒童節推出四點鐘學校成果展,四點鐘學校負責人周嬋嬋忙著回訪家長,收集反饋,看到家長髮來的一條條感恩寄語,她頗感欣慰。

每天下午放學之後,海滄區第二實驗小學和新陽學校的20多名學生就會來到這裡,度過家長下班前的時光。

2、俞敏洪:自強是一種習慣

5月29日,青春自強·勵志華章——2017年度尋訪“中國大學生自強之星”頒獎典禮在西安交通大學舉行。

為什麼說5月31日廈門這些教育新聞你必須知道

新東方創始人俞敏洪出席活動並發表勵志演講,他表示,“自強是一種精神力量,也是一種習慣。首先,自強的人不屈服命運的安排,不放棄自己人生更好的可能,願意延遲滿足,堅持自己的獨立觀點和思想;其次,人永遠要有前行的動力,每天進步一點,就有可能實現人生的突破;最後,家國情懷不是一句空話,小到對家的責任,大到為社會、為他人的情懷,這是一個人能夠堅持下去的精神力量。”

為什麼說5月31日廈門這些教育新聞你必須知道

據悉,2007年新東方出資5000萬元與共青團中央、全國學聯共同設立“中國大學生五四獎勵基金——新東方自強基金”。2017年,俞敏洪和新東方再次捐贈5000萬元,未來十年繼續在全國尋訪“中國大學生自強之星”,激勵中國大學生自立自強。

3、前四個月 廈門引進各類研究生1784位獲5710萬元補貼

對符合條件的碩士研究生以上學歷人員及歸國留學人員,一次性給予每人最高5萬元的生活補貼。

那麼,新引進人才生活補貼政策的實施情況如何。

4、2018年前4月廈門引進研究生1784位獲5710萬補貼

對符合條件的碩士研究生以上學歷人員及歸國留學人員,一次性給予每人最高5萬元的生活補貼。

那麼,新引進人才生活補貼政策的實施情況如何。

5、2018藝術廈門國際博覽會側 為城市注入藝術活力

在2018藝術廈門國際博覽會的場館門前,一件高16米的雕塑臨海迎風,靜靜矗立。

這件雕塑的名字叫《聽風少年》,雕塑底部為12米集裝箱,形成一個活動空間,箱體上巨型的白色 小人 雙手交叉環抱,側耳仰頭坐著,似乎在專心聆聽海風的聲音,又似乎在眺望碧海藍天。

藝術廈門走過的四年時光正如《聽風少年》一般,四年間,不僅是 身體 的成長,更是不斷追求高遠,在視野和思想上的拓展和提升。

6、袁隆平團隊沙漠種植水稻成功 最高畝產超過500公斤

中國工程院院士袁隆平帶領的青島海水稻研發中心團隊近日對在迪拜熱帶沙漠實驗種植的水稻進行測產,最高畝產超過500公斤。

這是全球首次在熱帶沙漠實驗種植水稻取得成功,為沙漠地區提升糧食自給能力、保障全球糧食安全和改善沙漠地區生態環境再添“中國貢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