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拋開顏色 如何用“曲線”調整明暗關係 新思路

“曲線”在攝影后期中,佔著重要的地位,“曲線”可以利用控制點精確調整而且過渡自然

“曲線”也非常直觀,只要拉動“曲線”,就會出現相應的影調變化。拉動幅度越大變化越強,還可以通過控制點精確控制

“曲線”可以對照片中顏色以及明暗做出精確的調整,很多人經常會被明暗、顏色弄蒙了

所以分開來講,分兩篇,先說明暗

第一篇:拋開顏色 如何用“曲線”調整明暗

「原創」拋開顏色 如何用“曲線”調整明暗關係 新思路

本篇是主要講,用“曲線”調整明暗,所以先簡單做一個去色處理

「原創」拋開顏色 如何用“曲線”調整明暗關係 新思路

一、掌握“曲線”基礎

由於“曲線”功能強大,現在很多圖像後期處理軟件都有曲線的身影,camera raw ps中,甚至很多app上面都有曲線調整

「原創」拋開顏色 如何用“曲線”調整明暗關係 新思路

camera raw中的基礎調整面板 第二個就是“曲線”

「原創」拋開顏色 如何用“曲線”調整明暗關係 新思路

「原創」拋開顏色 如何用“曲線”調整明暗關係 新思路

ps中,菜單欄圖像—調整—曲線,就可以找出“曲線”的對話框,但是在這裡調整“曲線”,是一個不可逆的過程,更多的是用下面的曲線調整圖層

「原創」拋開顏色 如何用“曲線”調整明暗關係 新思路

點擊曲線調整圖層,彈出曲線對話框,新生成了一個帶有白色蒙版的調整圖層,這樣的方式,圖層可刪,蒙版也可以刷,非常靈活,建議用曲線調整圖層

「原創」拋開顏色 如何用“曲線”調整明暗關係 新思路

仔細觀察“曲線”

共同點是它的橫軸依然表達的是從最暗到最亮,

不同點是,直方圖縱軸代表著某灰度像素的數量, 曲線的縱軸依然代表著從最暗到最亮

輸入值是調整前,輸出值是調整後

「原創」拋開顏色 如何用“曲線”調整明暗關係 新思路

簡單的可以理解為,曲線有兩種變化形態,一種是讓某個點的灰度向上移動,即提亮某個灰度,一種是讓某個點的灰度向下移動,即壓暗某個灰度

“曲線”的強大之處在於建立控制點的機制,控制影響的範圍大小

「原創」拋開顏色 如何用“曲線”調整明暗關係 新思路

比如說,我在此建立一個整體提亮的“曲線”,發現整個畫面全部提亮

「原創」拋開顏色 如何用“曲線”調整明暗關係 新思路

但是高光處並不需要提亮,我此時可以建立另一個錨點(控制點),來把不需要提亮的區域拉回來

二、會用到的曲線調整

「原創」拋開顏色 如何用“曲線”調整明暗關係 新思路

畫面提亮調整

「原創」拋開顏色 如何用“曲線”調整明暗關係 新思路

畫面壓暗調整

「原創」拋開顏色 如何用“曲線”調整明暗關係 新思路

重新定義畫面中最亮的區域,照片缺失亮場經常會這樣調整

「原創」拋開顏色 如何用“曲線”調整明暗關係 新思路

重新定義畫面中最暗的區域,照片缺失黑場經常會這樣調整

「原創」拋開顏色 如何用“曲線”調整明暗關係 新思路

壓暗高光調整

「原創」拋開顏色 如何用“曲線”調整明暗關係 新思路

提亮陰影調整

「原創」拋開顏色 如何用“曲線”調整明暗關係 新思路

S曲線,加強對比度調整

「原創」拋開顏色 如何用“曲線”調整明暗關係 新思路

反S曲線,降低對比度調整

除了這些之外,“曲線”還有多種多樣的變化

三、分段調整

在“曲線”這個小小的方框裡,可以建立多個控制點,才是“曲線”強大之處,這也是我一直強調的(在統一的畫面中,局域調整是後期調整的核心)

有了這樣的機制,理論上可以達到對畫面中0-255(256個灰度中)某一個灰度壓暗或提亮,並可以控制壓暗或提亮的多少

「原創」拋開顏色 如何用“曲線”調整明暗關係 新思路

但是在這個小方框裡面建立兩百多個控制錨點,是不現實的,所以簡單的建立三個控制點:分為亮部,中間灰,暗部

左邊藍色區域代表暗部,中間綠色區域代表中間灰,右邊紅色代表亮部。

左下角一段曲線,控制暗部,中間兩段控制中間灰,右上角一段控制亮部

四、目標選擇工具,搭配曲線

「原創」拋開顏色 如何用“曲線”調整明暗關係 新思路

但是有時候,並不知道畫面中某個灰度對應到曲線是哪個位置,所以產生了下面的目標選擇工具

就是曲線對話框上的“小手”的標誌

「原創」拋開顏色 如何用“曲線”調整明暗關係 新思路

點擊目標選擇工具,然後鼠標放在畫面中,放在哪個地方,曲線上面就會有一個對應的錨點出現,精確的找出該位置對應的灰度

在畫面中上下拖動,直接可以對曲線進行上下調整。

曲線調整涵蓋著亮度、對比度、色階多個調整工具的功能,所以熟練使用曲線工具,想調哪裡調哪裡,

本文中說到的,都是一般情況下,對高調作品,或者暗調作品,分片而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