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母愛為名:管著我,只是怕我受傷

以母愛為名:管著我,只是怕我受傷


小時候,想要的是沒有母親的遠方,遠離母親的嘮叨和管束;後來身在遠方,我時刻尋找著母親的味道。

1

從我開始寫日記,我的日記裡全是母親。只是我看到的不是母親的愛憐,而是嚴厲。我記下的,不是感動的瞬間,而是每個委屈的片刻。年幼的我總覺得母親偏愛著弟弟。

不只我覺得,就連鄰居家的阿姨也會說媽媽愛弟弟。我是相信的,因為我聽到媽媽對著外人講,說我太笨了,不聰明。所以我覺得媽媽偏愛弟弟是情有可原的,畢竟弟弟的嘴巴比我甜,學習比我好。

雖然覺得這是合乎常理的,也會感到委屈。記得清清楚楚,同樣我和弟弟都摔了一跤,媽媽會訓斥我一頓,而會帶著弟弟去拍個片子。

同樣不想寫作業,媽媽會同意讓弟弟去玩一會,而堅定地駁回我的要求,讓我繼續學習。同樣是在看電視,在廚房忙碌的媽媽會衝著我發火而不是弟弟。這些點點滴滴的小事,都是讓我感到不公平的地方。

我做的,就是把我的滿腹委屈都寫成一封封信,在臨上學時孤傲地交給媽媽,頭也不回地去上學。只是每在這一天放學回家的時刻,就看到爸爸在研究我寫的信。此刻我就心虛了,也更加怪媽媽沒有保守我們兩個人的秘密。儘管,這只是我單方面的認為。

初中時,受到同桌的影響,學會了頂嘴。最厲害的一次,氣的正在做飯的媽媽舉著菜刀剁起我臥室的門,而我在室內有恃無恐,那是骨子裡的堅信,媽媽不會傷害我!

直到後來很久很久,我才知道,這點堅信,就是世間最難得的真情。

2

我從來都沒有想過我要留在媽媽的身邊,做那個貼心的小棉襖。我的心一直都飛在遠方,我也堅定地朝著遠方朝拜,相信那裡才有我的未來。我的第一次叛逆,就是堅決地不回家參加考試。

大概媽媽也是從來沒有想過,一向聽話的女兒,在人生轉折的大事上,居然會忤逆到如此地步。為了避免心軟,我沒有打招呼,直接去了蘇州。

雖然初出茅廬的我一再碰壁,卻依然樂在其中。那時的自己意氣奮發,沒有任何依據的相信自己可以不借助任何的外力闖出一片天。那時母親的電話和短信裡,總是反反覆覆的強調,這是一條很吃力的路!而我,不怕苦,就想要自己展翅高飛,證明自己。

後來,生活告訴我,母親說的話,是對的。可是我依然不能選擇回頭路。

年少輕狂時,總覺得母親的胸懷已經成了我的負累。後來才知道,那是母親用心的保護。

3

當我最終退卻青澀,懂得世故,明白痛苦時,才知道,母親是怎樣用力的保護我,企圖用自己的歷程,縮短我的彎路。

在我不聽從任何勸告一意孤行的日子裡,母親看著我踏上那一條條彎彎曲曲的羊腸小道時,內心是多麼的憂傷。自己疼愛的孩子要歷經磨難,自己卻無法阻擋。她承受的難過要比用力掙脫被安排的命運更難過。畢竟我所向往的,是自己未知卻充滿希望的未來。

直到有次回家,看到媽媽有了白髮,無意中有了老人的舉動。那時才注意到,媽媽變了,不只是外貌,還有性格,不再那麼好強,說話細聲細語,還會商量著講話。媽媽變成了我小時候心中嚮往的樣子,可是,我的眼眶和內心,都潮溼了!

媽媽老了!

沒有任何預兆的老了!

不,不是沒有預兆,而是我幾乎沒有陪伴在媽媽身邊。

4

我終於明白了媽媽所有的良苦用心。媽媽說,我是以後要嫁人的,總是要學會持家,才不至於被人看扁。所以她總是讓我收拾家務。

媽媽說,我是以後要離開家的,會做飯,才能在自己想吃一口想吃的飯時做出來。所以她總是強迫我學做飯。

媽媽說,我是以後要離開她的,不在她的眼皮底下生活,不好好學習,沒有能力,怎麼養活自己,女人是一定要自強的。所以在學習上,她對我比弟弟更加嚴格。

原來,我一直以為媽媽對我的不喜歡,都是為我好,而我總是以為媽媽是用母愛的名義綁架我的行動和思想。

後來的日子裡,讓我越來越懂媽媽,在這個母親節來臨之際,請聽我對您說聲對不起,我真的很笨,一直惹您不高興,不明白您的良苦用心。現在我明白了,雖然我沒有按照您想的路走上人生的捷徑,可我永遠都會是愛你的女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