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臺酒瓶的12個細節,你未必知道

酒桌上的茅臺酒你認得到,聊起茅臺酒瓶的這12個細節,你未必知道!

茅臺酒瓶的12個細節,你未必知道

01

茅臺酒瓶是玻璃瓶不是陶瓷瓶

茅臺酒瓶,光潔如瓷。因為這個緣故,人們一般把茅臺酒瓶通稱為“白瓷瓶”。

人們以訛傳訛,以為茅臺酒瓶真的是“陶瓷瓶”。事實上,茅臺酒瓶是乳白色玻璃瓶,茅臺人稱“乳玻瓶”。

02

“茅型瓶”並非為茅臺“獨享”

毫無疑問,茅臺酒瓶為茅臺獨創,並且已成為國酒茅臺的標誌。業內人士將這種酒瓶,稱為“茅型瓶”。

但是,並非茅臺所“獨享”,由於茅臺鎮醬香酒一度大規模使用,該款酒瓶現在幾乎成了醬香酒的一個重要符號。

03

茅臺酒瓶可回爐再造

茅臺酒瓶的主要原材料是天然礦石、石英石、燒鹼、石灰石等,經1600度高溫融化塑形。

它具有硬度大、抗腐蝕性極佳的特點,與大多數化學品接觸都不會發生材料性質的變化。最為重點的是,這種材料是可回爐再造的。

04

一瓶茅臺酒並非“一斤”

我們往往以為,一瓶茅臺酒就是“一斤”。這其實是不準確的。

1986年9月1日起,茅臺酒瓶的計量廢除了1斤、半斤、二兩五裝,改為500毫升、375毫升、200毫升、50毫升等規格。此舉旨在適應國際市場需求,卻由此帶動了國內白酒計量均改重量改為容量。

05

陶瓷瓶茅臺酒

雖然茅臺酒瓶是玻璃的,那為什麼還有人們偏說“陶瓷瓶茅臺酒”呢?這其實是茅臺酒收藏的一個專門概念。

因為在1966年前,由於技術、運輸、包裝等方面的原因,茅臺酒確實是長期使用陶瓷瓶包裝。如果你真有一瓶陶瓷瓶茅臺酒,那恭喜你,你可能發財了(一些定製茅臺酒現在使用了白瓷瓶)!

06

茅臺酒瓶已經“年過半白”

1966年3月,茅臺酒廠廠長劉同清和技術員季克良參加輕工部出口酒工作會議,決定將茅臺酒陶瓷瓶改為螺旋口的白玻璃瓶,用塑料旋蓋。

當年7月,內外銷陶瓷瓶一律改用乳白玻璃瓶,沿用至今。所以,這樣算來,茅臺酒瓶現在已經52歲了。

07

茅臺酒瓶永不落伍

茅臺酒乳白色玻璃瓶,簡潔高貴,造型美觀,自不待言。

即便是以52年後今人的眼光審視,該瓶型充分考慮了消費場景——便於抓握、開啟和倒出。可見,經典並不是偶然的!

08

茅臺酒瓶幾乎都不透明

除了乳白色玻璃瓶,在其他茅臺酒瓶中也很少見到透明酒瓶。為什麼呢?為了避光!

1960年初輕工業部主持的茅臺科研“兩期試點”,曾專門進行對比試驗,結果證明:避光有利於茅臺酒陳化老熟。

09

茅臺酒瓶看白酒包裝史

茅臺酒瓶的變遷史,就是中國白酒包裝容器的歷史。

乳玻瓶、陶瓷瓶之前,茅臺酒還使用過仁懷當地生產的土陶瓷瓶,廠址分別在今茅臺鎮二合、中華兩地。生產時是分三節造型結構,故稱為三節瓶。

10

有比較才有茅臺乳玻瓶

茅臺酒的乳玻瓶,得來並非易事。

茅臺酒廠先後使用過貴州清鎮、廣西桂林及貴陽硅酸鹽廠和習水生產的玻璃瓶,還使用過黔閩玻璃廠、景宏玻璃廠玻璃瓶,甚至從日本進口玻璃瓶(1996年)。這是經歷多次科研攻關才解決了美觀、避光及滲漏等問題的。

11

每年“茅型瓶”可繞大半個赤道

“茅型瓶”,除了茅臺酒,茅臺鎮其他醬香酒更是廣泛使用。

茅臺酒廠每年消耗6000多萬個,加上茅臺鎮的使用量6000萬到1億個,總量約為1.2-1.5億個。茅臺酒瓶高17cm,全部連起來約為有2.4-2.6萬千米,佔整個赤道60%-65%(地球赤道周長為4萬千米)。

12

二手茅臺酒瓶不能賣

在淘寶、58同城、閒魚上,一個二手茅臺酒瓶可以賣到60-120元(含外包裝)。這些茅臺酒瓶拿去幹嘛了?主要是製售假茅臺酒。

所以,千萬不要相信“結婚當道具,圖個喜氣”這種鬼話。喝完茅臺酒,不妨把空瓶子拿回家插花、擺設,或者乾脆毀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