鴻文高考說:神一樣的暨南大學來啦!

鴻文高考說:神一樣的暨南大學來啦!

學校簡介:

暨南大學(Jinan University),簡稱“”暨大(JNU),位於廣東省廣州市,是中國第一所由國家創辦的華僑最高學府,是中央部屬高校,直屬“國務院僑務辦公室”領導,被譽為“中國第一僑校”[1]

。學校是國家“211工程”、“985工程優勢學科創新平臺”[2]

全國重點大學,是國家“雙一流”世界一流學科建設高校[3]

,入選國家“111計劃”、“2011計劃”[4]

、教育部“卓越醫生教育培養計劃”、“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養計劃”、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國家建設高水平大學公派研究生項目,是教育部、國僑辦、廣東省三方簽約重點共建大學[5]

,教育部全國首批深化創新創業教育改革示範高校,中國改革開放以來最早開展學位與研究生教育的高校之一,設有研究生院[6]

,具有推薦免試研究生資格。

歷史沿革

光緒三十二年(1906年),時任兩江總督的端方上書光緒皇帝,請求允許“南洋各島及檀香山、舊金山等處僑民”回南京讀書,以“宏教澤而系僑情”。經過籌備,校址被選在南京薛家巷妙相庵。該處地居南京城中央,鼓樓之南,唱經樓之北,西北緊鄰金陵大學。

1907年3月23日,暨南學堂正式開學。首批學生21人,全部是爪哇歸國的僑生,原籍大部分為廣東。

1918年3月1日,暨南學校補習科正式開課。學校正式更名為“國立暨南學校”。

1927年6月,鄭洪年繼任暨南校長,鄭洪年力主將商科改為商學院,並在此基礎上增加農學院、文哲學院、自然科學院、社會科學院和藝術院五門,將暨南學校擴充為當時唯一的華僑大學——國立暨南大學。

1937年,抗日戰爭爆發。1938年,暨南大學遷到上海公共租界。

1941年12月8日,太平洋戰爭爆發,上海租界為日本軍佔領,暨南大學又播遷到福建建陽。

1945年8月,抗日戰爭勝利。暨南大學開始著手遷回上海的事宜。

1949年8月20日暨南大學暫時停辦。

1958年,在時任廣東省委第一書記的陶鑄大力扶持下,暨南大學得以重建。陶鑄擔任了重建後的第一任校長。

1966年,“文革”開始,暨南大學停止招生,但學校裡還有1000多人。

1978年,暨南大學再度復辦。

1996年6月,暨南大學成為全國面向21世紀重點建設的大學(211工程)。

2017年9月,入選國家“雙一流”世界一流學科建設高校。

學科建設:

、8個國務院僑辦重點學科、20個廣東省一級學科重點學科、4個廣東省二級學科重點學科。

學校是招收和培養高級管理人員工商管理碩士(EMBA)、工商管理碩士(MBA)、會計學碩士(MPAcc)、法律碩士(JM)、漢語國際教育碩士(MTCSOL)、臨床醫學碩士、工程碩士、公共管理碩士(MPA)單位;同時也是全國試辦高水平運動隊的學校。

學校擁有:16個博士後流動站應用經濟學、臨床醫學 、中國語言文學、生物學、工商管理、新聞傳播學、中國史、生物醫學工程、中西醫結合、政治學、世界史、力學、中藥學、生態學、統計學等。1個博士後科研工作站(廣州 生物醫藥研究開發基地)。

截至2017年3月,暨南大學有7個學科進入了ESI全球前1%排名,分別是臨床醫學(Clinical Medicine)、化學(Chemistry)、理學毒理學(Pharmacology & Toxicology)、工程學(Engineering),材料科學生物學

生物化學農業科學,學科數位列廣東省高校第二位

世界一流學科建設學科:藥學(自定)

國家特色專業漢語言文學、新聞學、電子信息工程、工商管理類、經濟學類、生物技術、臨床醫學、工程力學

藥學是連接健康科學和化學科學的醫療保健行業,它承擔著確保藥品的安全和有效使用的職責。

本專業學生畢業後可可以到製藥廠和醫藥研究所從事各類藥物開發、研究、生產質量保證和合理用藥等方面的工作,藥學專業就業方向也有很多人從事藥品銷售代理。

漢語言文學專業培養具有漢語言文學基本理論、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 ,能在新聞文藝出版部門、科研機構和機關企事業單位從事文學評論、漢語言文學教學與研究工作,以及文化、宣傳方面的實際工作的漢語言文學專門人才。與漢語言文學相對應的專科專業為語文教育,其培養對象是在高等和中等學校進行漢語言文學教學和教學研究的教師、教學研究人員及其他教育工作等。

本專業是培養具有文藝理論素養和系統的漢語言文學知識,在新聞文藝出版部門、高校、科研機構和機關企事業單位從事文學評論、漢語言文學教學與研究工作,以及文化、宣傳方面的實際工作的漢語言文學高級專門人才。漢語言文學專業除了在新聞文藝出版部門、高校、科研機構和機關企事業單位外,還可以考取教師資格證成為教師。

新聞學是研究新聞事業和新聞工作規律的科學。新聞學是以人類社會客觀存在的新聞現象作為自己的研究對象,研究的重點是新聞事業和人類社會的關係,探索新聞事業的產生、發展的特殊規律和新聞工作的基本要求的一門科學。它研究的內容是新聞理論、新聞史和新聞業務。

電子信息工程已經涵蓋了社會的諸多方面。電子信息工程專業是集現代電子技術、信息技術、通信技術於一體的專業。本專業培養掌握現代電子技術理論、通曉電子系統設計原理與設計方法,具有較強的計算機、外語和相應工程技術應用能力,面向電子技術、自動控制和智能控制、計算機與網絡技術等電子、信息、通信領域的寬口徑、高素質、德智體全面發展的具有創新能力的高級工程技術人才。

隨著社會信息化的深入,各行業大都需要電子信息工程專業人才,而且薪金很高。學生畢業後可以從事電子設備和信息系統的設計、應用開發以及技術管理等。

工商管理是研究工商企業經濟管理基本理論和一般方法的學科,主要包括企業的經營戰略制定和內部行為管理等多個方面。工商管理專業的應用性很強,它的目標是依據管理學、經濟學、會計學等基本理論,通過運用現代管理的方法和手段來進行有效的企業管理和經營決策,保證企業的生存和發展

對外合作:

學校積極開展國際交流合作,國際化特色突出,截至2017年3月,已同世界五大洲(美國、巴西、秘魯、英國、德國、法國、俄羅斯、南非、澳大利亞、日本、韓國、印尼、越南、泰國等43個國家和香港、澳門地區)50個國家和港澳臺地區的288家高等院校和文化、科研機構簽訂了學術交流合作協議。學校在香港和澳門分設辦事處,並在香港設立教育基金會。學校的辦學影響日益擴大,面向全國31個省(市、自治區)招生,已經成為海外華裔及港澳臺地區學生報考深造首選的熱門高校,也是國內規模最大的港澳臺僑高素質人才培養基地。學校是中國政府獎學金來華留學招生院校,在全球62個國家設立98個招生報名點,設有全英語授課的國際學院,在校外國留學生2554人,其中本科生1646人,研究生231人。

就業

本校2016屆本科畢業生的就業率為97.05%,碩士畢業生的就業率為97.43%,博士畢業生的就業率為97.35%。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