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诸人,人人都有一本难念的经

家家有本难念的经,然而红楼梦是人人有本难念的经。

贾赦,明明是长房嫡子、袭爵一等将军。然而贾母偏心,以孝道之名让贾政住在荣国府正堂,袭了爵的贾赦却住在偏院。邢夫人,虽然是长房夫人,然而管家的权利却不在她手上,对贾赦唯唯诺诺,甚至为了讨贾赦的欢喜,主动帮贾赦向贾母要丫鬟鸳鸯做妾室。

红楼梦诸人,人人都有一本难念的经

王夫人,女儿入宫做女史,难得一见,终于熬出头成了妃子,却没有几年就死于宫闱之中。一心想着贾珠出息,严苛要求,结果贾珠早早去世。于是因噎忘食,对宝玉是百依百顺,不敢严厉教育。因此宝玉但凡有什么不对,都是丫鬟勾引的,于是打的打,赶的赶,配小厮的配小厮。不喜黛玉,强求金玉良缘,结果黛玉去世,宝玉出家,宝钗守活寡。宝玉第一次悟道,黛玉一句“无立足境,是方干净”消了宝玉的求佛之心,可惜第二次再没一个黛玉将宝玉拉回来。

红楼梦诸人,人人都有一本难念的经

宝钗,明明京中有几处宅院,家中有母有兄,却因打着金玉良缘的注意,在贾府一住四五年。然而宝玉却因这金玉传言,闹的要摔了通灵宝玉。元春赐宝玉、宝钗红麝串,贾母说宝玉不宜早婚。午休之际,帮宝玉绣起了鸳鸯,却又听到宝玉梦中惊呼不要金玉良缘,只念木石前盟。好不容易成就金玉良缘,宝玉却选择出家。

红楼梦诸人,人人都有一本难念的经

黛玉,虽然有贾母护着,然而舅母王夫人不喜。明明黛玉生日在二月,金钏之死在五月,且黛玉、金钏身量相差之大有如黛玉(飞燕)、宝钗(杨妃),王夫人却偏偏说黛玉多心,不愿意将衣服给金钏当殓衣。作为长辈,王夫人的举动可以说是让人恶心了。看似集万千宠爱,然而请大夫,熬药,人参肉桂,却被下人闹了个天翻地覆。听到宝钗说吃燕窝好,第一反应却是担心婆子丫头们说闲话。和宝玉两情相悦,然而却没有双亲做主,于是这个“情”就是私情。

红楼梦诸人,人人都有一本难念的经

迎春,长房唯一的女儿,然而兄嫂不亲,爹娘不爱,下人称其为“二木头”。首饰被奶娘偷去典当,却反被奶娘的儿媳污蔑,说迎春用了她们的银钱,最后被父亲以抵债的形式卖到孙家,作践的,公府千金似下流,最终一载便赴了黄粱。

红楼梦诸人,人人都有一本难念的经

探春,才自精明志自高,却偏偏身为庶女,亲母赵姨娘每每生事。让宝玉帮忙买些小物件,赵姨娘怪她把零钱都给了宝玉。帮宝玉做双鞋,赵姨娘骂她不知替自己亲兄弟想想。刚刚管家,赵姨娘就理直气壮让探春拉扯赵家。一心敬着嫡母,最终却免不了和亲远嫁的结局。

红楼梦诸人,人人都有一本难念的经

惜春,宁国府的唯一姑娘,族长贾珍之妹。然而谁不知道宁国府只有门前的两只石狮子干净?贾珍、贾蓉、秦可卿、尤氏姐妹之间的乱伦关系,使得惜春抬不起头,小小年纪就生出青灯古佛之心。

红楼梦诸人,人人都有一本难念的经

宝玉,贾府的凤凰蛋子。但是和他亲近的丫鬟金钏、晴雯、四儿、芳官等人,被王夫人赶走的赶走、配小厮的配小厮。明明情系黛玉,却偏有了金玉之论。一生软弱,面对金钏、晴雯的困境不敢吱声,致使二人身死。他对黛玉说“你放心”,却从来不懂和其他女子保持距离。唯一实现的诺言就是黛玉去世,他就做和尚去,这诺言还是在娶了宝钗之后实现的。

贾环,虽是庶出,但也是主子。然而怡红院丫头们用来送人的蔷薇硝,他却不认得,最后在丫鬟的提醒下发现手中的蔷薇硝乃是茉莉粉。

红楼梦诸人,人人都有一本难念的经

宁国府里,贾珍、贾蓉这等乱伦的东西不必去谈,然而尤氏却是个可怜的。有丈夫,自己却只是个继室;有儿子,只是个继子;有母亲,只是继母;有两个妹妹,都是继妹。丈夫和儿媳乱伦,本以为儿媳死了,这乱伦大戏也该谢幕了,可没想到丈夫竟然在儿媳的葬礼上拄拐而来,哭的如同泪人。“拄拐”看似随意的一笔,其实三十多岁的贾珍哪里用的着拄拐?那是因为古代有种丧葬礼制叫做“杖期”:杖,是居丧时拿的棒;期,是一年之丧。期服用杖的称“杖期”;不用杖的则称“不杖期”。夫为妻丧,如父母不在,服杖期;若父母在,则服不杖期。贾珍拄杖出现,就等于明明白白告诉别人自己和儿媳妇的奸情啊。

红楼梦诸人,人人都有一本难念的经

拄杖出现说明贾珍对秦可卿情真意切?不过几年的功夫,贾珍在父亲贾敬的葬礼上,听到尤氏姐妹来时,又和儿子默契地相视一笑。看到这千万不要觉得自己想多了:“话说贾琏素日既闻尤氏姐妹之名,恨无缘得见。近因贾敬停灵在家,每日与二姐、三姐相识已熟,不禁动了垂涎之意。况知与贾珍、贾蓉等素有聚麀之诮,因而乘机百般撩拨,眉目传情。”何为聚麀之诮?父子共占一个女子的禽兽行为便是聚麀之诮。

可以说尤氏是红楼梦里处境最难堪的一位,贾珍、贾蓉父子没有伦理观念,可尤氏有啊。贾珍父子不在意外人的看法,可尤氏在意啊。惜春尚可以躲在荣国府,尤氏往哪里躲?尤氏的亲人:丈夫、继子、儿媳、妹妹,给她带来的只有一身耻辱,从没人考虑过她的立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