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到“自律”,你便是最自由的人

做到“自律”,你便是最自由的人

最近看了一個泰國的走心短片《只有你可以改變你自己》。

短片裡講述了一個胖女孩的故事:

女孩生活在一個遙遠的村莊,因為很胖,從小就遭到同齡人無盡的嘲笑和欺負。

“豬頭!肥佬……”無數次,當女孩從噩夢中驚醒時,耳邊總是迴響著這樣的嘲笑聲。

做到“自律”,你便是最自由的人

為此,女孩很痛苦自卑,想要變漂亮,卻不知道該怎麼辦。

女孩的奶奶告訴她:“村子後方山丘上,有個枯井。

有一個傳說,無論誰用水把枯井灌滿,玉皇大帝就會現身,幫助他實現一個願望……”

做到“自律”,你便是最自由的人

聽完奶奶的話,女孩抹乾臉上的淚水,驀地升騰起無限的希望。

為了得到玉帝的救贖,她決心去把那口枯井灌滿。

於是提上兩隻空木桶,邁動步伐,堅定地開始一遍遍挑水的路程。

做到“自律”,你便是最自由的人

從此不管別人如何嘲笑,也不論風吹雨淋,就算手受傷也不停下,誓要水滿枯井。

終於到了井滿水溢的那一天,女孩抬頭高喊:玉帝你在哪裡啊?

可空蕩的山上,只有她一個人孤零零的身影。

以為又是一場夢的女孩,卻在低頭的瞬間,看到井水倒映出的清秀臉龐和苗條身材。

做到“自律”,你便是最自由的人

原來,在每天堅持挑水的過程中,女孩已經不知不覺變瘦了。

短片的最後有一句話:只有你自己可以改變自己,對的事,天天做。

說白了,就是告訴我們,要想讓夢想照進現實,就必須行動起來,把自律死磕到底。

否則,你連自己都管不住,生活憑什麼優待你?

做到“自律”,你便是最自由的人

知乎上有個很火的話題:你認為最好的生活狀態是什麼?

理由很簡單,自律的人能夠更好地掌控自己的生活和工作,這種“一切皆在掌控之中”的安全感,才能讓人獲得真正意義上的自由。

那麼,自律是什麼?

老子說:“謹慎如始,則無敗事。”它是善始善終。

在《一萬小時天才理論》一書中說,在這個世界上多數天才或成功人士,他們成功的秘訣就是具有超凡的非智力因素,最為突出的就是自律。

做到“自律”,你便是最自由的人

做到“自律”,你便是最自由的人

我剛工作那會兒,是個“所有時間都被工作填滿”的工作狂。而同事微微卻從來不加班且效率極高,於是我向她討教方法。

微微告訴我秘訣就是工作習慣。她每天工作的前兩個小時堅持先處理棘手和不願面對的問題,由急到緩、由不喜歡到喜歡的工作順序,每日寫工作計劃,完成一項打一個勾。

因為她剛上班時就發現,如果沒有及時處理棘手的問題,後續會特別麻煩,它始終像心裡那塊無法落地的石頭一樣,讓她無法踏實且專注手中的事情。

所以微微總是第一時間承擔責任。

看了她的工作筆記才明白,差距原來是這樣產生的。能在繁忙中抽身並遊刃有餘,這一切的源頭就是推遲滿足感和承擔責任的自律。

尊重事實和保持平衡,就是把持得當,設立合理的目標和行動。

當我們真正做到了自律,面對的就是一個與眾不同的世界,那是生活中更美好的一面。

做到“自律”,你便是最自由的人

做到“自律”,你便是最自由的人

你是否有過這樣的經歷:

說好要瘦成一道閃電,卻總是忍不住多夾一塊肉,因為世上唯有美食不可辜負;

說好今晚不熬夜,10點就關燈上床的你,還是刷微博到了半夜,因為故事太精彩;

說好一個月內要讀完一本書,結果書籤夾在了第三頁就再也沒動過,因為工作了一天實在太累。

堅持的理由可能只有一個,但放棄的藉口卻可以有千千萬萬。

養成自律,首要的功課之一就是,破除找藉口的傾向。

其實,要破除藉口並不難。

心理學家肖恩認為,意志力是一個極其有限的資源,我們運用意志力越多,意志力就消耗得越厲害。

許多時候的藉口,往往都是意志力不足導致的。

因此,要破除藉口,形成自律,就要減少意志力的消耗。

做到“自律”,你便是最自由的人

做到“自律”,你便是最自由的人

為什麼自律的人,總是能夠散發出一種令人肅然起敬的氣質?

你是自律還是放縱,都會在你的談吐、處事、舉手投足間自然顯露。

要修煉這樣的氣質,無論何時,都要能堅持要求自己,而不是刻意展現給別人看。

心理學上,有一個詞叫

“慎獨”,意思是:

獨處的時候,沒有他人的干涉和監督,憑著高度自覺,不做任何有違道德信念、做人原則的事。

真正高級的自律,就是要能做到慎獨。

做到“自律”,你便是最自由的人

不管環境多麼縱容你,你都要對自己有要求,保持自律的氣質。

或許它暫時不能改變你的現狀,但假以時日,它回饋給你的一定讓你驚喜。

網絡上看到一句話:當你知道自己想要去哪兒,並且全力以赴奔跑的時候,全世界都會為你讓路。

正所謂“做到極致,清風自來。”

願每個人都能修煉出一個高度自律的自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