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逵被一仙人教训的没脾气,曾给宋江指点迷津,但宋江却执迷不悟

李逵是《水浒传》中的大老粗,除了“好哥哥”宋江以外,那就是一个天不怕地不怕的主,见神杀神遇佛灭佛,堪称一尊“杀神”,生得粗壮黝黑,绰号“黑旋风”;但李逵在杀人如麻的同时又是个大孝子,为替母亲报仇,勇闯虎穴杀死一窝四虎;历史上对于李逵的评价从来两个极端。

李逵被一仙人教训的没脾气,曾给宋江指点迷津,但宋江却执迷不悟

在全书中李逵仅有一次被人教训,而且是被教训的没半点脾气,两人的实力相差实在太大,大到李逵都生不出半点反抗的勇气,此人就是罗真人;罗真人是入云龙公孙胜的师傅,也是《水浒传》全书中的法术第一高手,虽然极少出手,但是他的徒弟就如此强大,师傅能差吗?

李逵被一仙人教训的没脾气,曾给宋江指点迷津,但宋江却执迷不悟

梁山在晁盖掌权时期,公孙胜居第三位,与吴用同掌兵权。宋江上山后,公孙胜以探母参师为名,返回家乡蓟州,自此一去不回;当时宋江也没太过在意,觉得公孙胜文不能出谋划策,武不能冲锋陷阵,而且还是个“大神棍”,走了也就走了。

但是在后来宋江攻打高唐州的时候,却败于太守高廉的妖法,在军师吴用的提醒下,方才知道公孙胜的重要性,于是让戴宗去蓟州寻取公孙胜,李逵也叫嚷嚷这要随同前往。二人在蓟州机缘巧合遇到公孙胜的邻居,得知公孙胜居住在九宫县二仙山。

李逵被一仙人教训的没脾气,曾给宋江指点迷津,但宋江却执迷不悟

戴宗赶赴二仙山,让李逵假意伤害公孙胜的母亲,将公孙胜激出相见。但公孙胜却不肯出山,称师傅罗真人不肯相放。戴宗苦苦哀告,又去拜见罗真人,请他放公孙胜下山。李逵本想赶快带公孙胜付命,但是罗真人却不肯相放;李逵听此,心中懊恼,半夜就到观中,趁罗真人打座,一斧砍死了他。

李逵被一仙人教训的没脾气,曾给宋江指点迷津,但宋江却执迷不悟

在回去的路上,又杀了一个喊嚷的道童。第二天,公孙胜再去观中请辞,李逵没想到罗真人仍然完好无损,而且罗真人也答应公孙胜离开,并且会让他们片刻到达高唐州。罗真人认为李逵杀心太重,就打算惩治他,施法把李逵运送到了蓟州府衙,结果府尹认为他是妖人,把李逵重打了一通。戴宗两人再三道歉解释,罗真人才把李逵又带了回来。

李逵被一仙人教训的没脾气,曾给宋江指点迷津,但宋江却执迷不悟

此等仙术李逵哪里见过?赶忙向罗真人道歉,罗真人表示李逵是天杀星下凡,“为是下土众生作业太重,故罚他下来杀戮”。事后罗真人掐指一算便知道了公孙胜上应天闲星,不得违背天意,于是又传授公孙胜五雷天罡正法,让他下山辅助宋江“保国安民,替天行道”,又送八字真言,命他“逢幽而止,遇汴而还”。

李逵被一仙人教训的没脾气,曾给宋江指点迷津,但宋江却执迷不悟

公孙胜到高唐州后,与高廉斗法,以五雷天罡正法破了高廉的妖术。高廉欲要驾云逃走,结果被公孙胜用法术从云中打落,最终被雷横砍死。梁山军得以攻破高唐州。后来在梁山好汉征辽期间,公孙胜曾带宋江去蓟州二仙山,参拜罗真人,罗真人让公孙胜随宋江“去干大功”。

李逵被一仙人教训的没脾气,曾给宋江指点迷津,但宋江却执迷不悟

宋江也知道罗真人是当世奇人,于是请求罗真人给他一些指点,罗真人便给他写下了八句法语:“忠心者少,义气者稀。幽燕功毕,明月虚辉。始逢冬暮,鸿雁分飞。吴头楚尾,官禄同归”。意思就是说朝廷中“忠心者少,义气者稀”,打完大辽后,结果却没有多少功赏。

李逵被一仙人教训的没脾气,曾给宋江指点迷津,但宋江却执迷不悟

后来说梁山头领,如鸿雁般分飞,至于“吴头楚尾”可能指宋江写反诗始于吴,死于楚州。也有可能指的是梁山征讨方腊,方腊起义于江浙,地理位置上可以算作吴头楚尾,鸿雁纷飞则是指梁山好汉损兵折将,生离死别。这些都充分说明了罗真人有法术通天、通晓阴阳八卦、知卜未来的本领,是《水浒传》里的世外高人。

李逵被一仙人教训的没脾气,曾给宋江指点迷津,但宋江却执迷不悟

可惜宋江立功心切,并没有听从罗真人给他的忠言,致使在平方腊时手下兄弟死伤无数;在平定方腊后,在班师回朝经过东京城外陈桥驿时,公孙胜想起罗真人“遇汴而还”之语,便向宋江辞行,返回蓟州二仙山,“从师学道,侍养老母,以终天年”,有幸躲过了这场劫难,而宋江却被朝廷赐毒酒所杀,李逵也被宋江顺手带走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