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雲:阿里和菜鳥將投千億甚至幾千億建設國家智能物流骨幹網

阿里巴巴集團董事局主席馬雲今天(5月31日)在

2018全球智慧物流峰會上表示,菜鳥要全力以赴建設國家智能物流骨幹網,通過智能、協同為製造業創造利潤空間。阿里巴巴和菜鳥將投資上千億元來做這件事情。

馬雲:阿里和菜鳥將投千億甚至幾千億建設國家智能物流骨幹網

“如果上千億不夠,那就幾千億。”馬雲表示,有媒體說阿里巴巴這幾年投資太激進,投了300多億美元,“300億美元才剛剛開始,因為我們對中國有信心,對行業有信心。當然,投資不等於盲目投資。”

馬雲認為,國家智能物流骨幹網由兩部分組成。一個是在國內,要做到任一地方24小時必達,把中國物流成本佔GDP的比重降到5%以下。另一個是在全球,要沿著一帶一路,打造全球72小時必達

馬雲說,菜鳥過去五年主要在解決電商和自身行業的問題,今後必須為國家、行業、社會解決問題。他認為,中國是製造業大國,物流業不僅要自己發展,還應該成為製造業的利潤擔當。如果把物流成本佔GDP比重降到5%以下,可以為製造業創造巨大的利潤空間,這是菜鳥和物流行業應該為國家做的事情。

“這張網是菜鳥建的,但屬於所有物流企業。菜鳥既要自己飛,更要讓各類物流公司在菜鳥上面飛起來。共同去解決國家、行業和社會的問題。”

馬雲說,中國是當仁不讓的物流大國。菜鳥將通過建設國家智能物流骨幹網,來建立現代物流體系。希望所有物流企業參與進來,一起為每天10億個包裹準備,一起為解決國家、行業和社會的問題探索。

智能物流骨幹網戰略起步,菜鳥發佈全球首批物流樞紐

同時,在今天峰會上,菜鳥宣佈了一項未來將在全球多地建立世界級物流樞紐的計劃,首批納入考慮的地點是杭州、吉隆坡、迪拜、莫斯科、列日等五大城市,將為東南亞、西歐、俄羅斯等地帶來物流大提速。

馬雲:阿里和菜鳥將投千億甚至幾千億建設國家智能物流骨幹網

據悉,菜鳥將在這些地方採取與合作伙伴共建或租賃運營等方式,推進樞紐建設。

菜鳥透露的首批5個全球物流樞紐中,杭州是中國跨境物流重鎮,是中國跨境電商政策的試驗田。吉隆坡則是海外首個eWTP節點。在這裡,菜鳥與馬來西亞海關合作,將原有的清關效率從1天提升到3小時,還把機器人倉從中國帶到吉隆坡。迪拜則連接了歐亞非三大洲,是全球最重要的轉運中心。

菜鳥總裁萬霖表示,不同於一般物流基地,世界級的物流樞紐將發揮地緣與技術優勢,服務全球主要市場,打造全球端到端的供應鏈解決方案。“我們希望將來全球各地的商品在生產後直接交給菜鳥,我們和合作夥伴可以把他們送到全球各個地方的消費者手上,讓中小企業也有全球通貨權。”

全球首個基於IoT技術的“未來園區”發佈

另外,在2018全球智慧物流峰會上,菜鳥宣佈全面啟動物流IoT(物聯網)戰略,並向全行業發佈了全球首個基於物流IoT的“未來園區”。

馬雲:阿里和菜鳥將投千億甚至幾千億建設國家智能物流骨幹網

這是IoT、邊緣計算和人工智能等前沿技術第一次在物流領域的大規模應用,“未來園區”可以識別每一個菸頭、監控每一個井蓋,實時保障園區安全、高效運轉。

現場播放的一段視頻顯示,從進入園區開始,每一個人員的識別、每一輛車輛的導引,都由數字化方式完成。園區裡的每一塊井蓋都變得智能,監控探頭會自主計算識別異常狀況,連水電錶都會自己抄表讀數。

首先是“一切設備均有傳感器”。菜鳥CTO谷雪梅介紹,通過傳感器,整個園區內的各種設備、設施將連接在一起,從而實現對園區溫度、溼度,甚至井蓋下的水位等環境進行實時感知,一旦出現異常,可立即報警。

其次是“一切攝像頭自主運算”。未來園區裡分佈的攝像頭,和普通物流園區看似相似,但卻有著本質不同,每個攝像頭都能通過捕捉的影像,實時計算分析,可以實現車輛的智能調度、備貨的科學管理以及員工異常行為預警,

這意味著,不再需要人工在監視器前24小時值守。

無人倉也是未來園區的標配。自動化流水線、AGV機器人、機械臂的投用,讓分揀效率大幅提升。

當日,菜鳥網絡總裁萬霖也在演講中宣佈,菜鳥全面啟動物流IoT戰略,將加大在物聯網技術領域的投入,這是未來技術發展的重要方向。

以下為馬雲在2018全球智慧物流峰會的演講實錄,有所刪減

各位物流界的朋友,各位企業家,各位所有奮鬥在物流界各行各業的同學們,大家好!

今天的物流大會也是我昨天下午自己主動要求來參加的,主動要求來發言的。我好像很少有主動的事情,但是我覺得物流對中國經濟、對中國未來、對世界經濟和世界未來極其之重要。

過去的15年,中國的物流行業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

快遞業幾乎是從0開始,到今天規模全球第一,佔到全球的40%。5年前,中國的快遞包裹創奇蹟的達到了92億個今年中國的快遞包裹可能會超過500億件快遞包裹從0開始,到今天每天有1.3億個包裹,也是世界第一快遞員也是從0開始,到今天算上外賣員工超過500萬名快遞企業也是從0開始,到今天已經有7家上市公司

在菜鳥誕生的5年內,這5年是中國物流發展越來越智能、越來越Smart的5年。5年前中國幾乎沒有幾個城市能夠做到當日達,因為有了菜鳥和各位的努力,

我們今天當日達、次日達覆蓋到了1500個區縣。

5年前全球跨境物流的平均時效大概是70天,因為大家的努力,今天中國和主要國家的物流提速已經到了10天之內。

5年前,海關的B2C的包裹通關量一年100萬個,而現在一天100萬個5年前快遞箱的使用還十分的粗放現在菜鳥用技術的算法優化了箱型的匹配,一年至少可以減少7500萬個紙板箱。

這些數字背後的核心是技術,是計算。這些數字的背後是物流界大家創新通力合作的結果。今天每天有數千萬個包裹在使用菜鳥網絡,從電子面單開始,菜鳥有了數據化的基礎設施,開始有了自動流水線和機器人。這些探索,這些成績都是在座物流業共同努力的結果。也是千千萬萬快遞員工努力的結果。

中國物流業很幸運,趕上了最好的時代。但是中國物流業也很不幸,不幸的是我們剛剛適應了每天1億個包裹,很快就要面對每天有10億個包裹的挑戰,這是我去年講的,我們很快會面臨一天10億隻包裹,但是當時提出來,大家心裡面還是有擔心的,但是現在看來,10億個包裹正在向我們走近。

所以這一切我們要想,我們拿什麼樣的基礎設施,拿什麼準備支撐發展這10億隻包裹。我們做企業一定要明白,做任何企業,做任何事業,必須要有未來觀,必須從未來來看今天,必須要有全球觀,從全世界的市場來看中國。必須要有全局觀,我們行業內部只有合作,才有可能支持一天10億、甚至20億隻包裹。

我覺得以前的物流,基本上還是以體力勞動為主,但是以後一定是腦力勞動。今天中國物流規模再大,不管我們講500億隻包裹也好,800億隻包裹也好,歸根結底還是以體力勞動為主,是成千上萬的快遞員手提肩扛用體力驅動。

但是未來的物流業,我堅定的相信必須是腦力勞動,是大腦驅動,

而不能讓我們的快遞員像流水線上的機器人一樣。過去的20年,很多人把人變成了機器,而未來的20年我們將會把機器變成人。所以未來菜鳥的使命就是要做物流業的大腦。

菜鳥從第一天誕生起,他的使命就不是做送貨,而是幫助快遞公司送貨,幫助物流公司更好。我以前講過阿里巴巴不會自己去做快遞服務,但是我們會支持快遞服務。阿里巴巴必須要有一個物流的框架思考,必須為全國乃至全世界的物流行業的提升做別人不願意做,做不到的事情。這就是菜鳥要打造的,菜鳥如果有一天希望成功,他必須去擔當未來,擔當別人不願意做而不得不做的事,菜鳥要成為世界的公司,而不是一家簡單的物流公司。菜鳥不是簡單做物流,而是建立物流網絡。

過去的5年,菜鳥主要是在解決電子商務的問題,解決自己行業的問題,而今天菜鳥必須為未來、必須為客戶、為行業解決大問題。物流業是製造業中的服務業,又是服務業中的製造業。我們國家是製造業大國,

在整個製造業鏈條當中,物流業是利潤的擔當。我們國家的物流成本佔GDP的比重以前是20%,這兩年終於靠攏15%,而發達國家是7%-8%。我想今天希望大家在座的,我們再有幾年的努力,我們用技術、用智慧、用機器、用各種各樣的協同努力,把中國的物流的成本能夠降到5%以內,如果這一天對所有行業的影響力,對經濟的發展,對世界的影響會越來越大。

我認為沒有未來的物流,沒有現代物流,就不可能有新零售、不可能有新制造。我認為這就是菜鳥,也是我們物流行業為國家、為社會、為世界必須急迫要去做的事情。

基於這些思考,我在這裡向大家宣佈,菜鳥將全力以赴建設國家智能物流骨幹網。5年前,成立菜鳥的時候,我們有個理想,希望能夠通過建設國家智能物流骨幹網,來支撐整個中國未來的發展。我們提出的理想,是在中國能夠實現任何地區、任何地方,24小時送貨必達,我們這兩年又提出,在全球範圍內,任何一個地區,72小時運貨必達。

為此,我們宣佈,會投入上千億元人民幣來打造這件事情,如果1千億不夠,我們會投資幾千億。因為我們相信,只有物流的基礎設施好,只有物流的骨幹網好,整個製造業才會發生天翻地覆的變化,實體才真正變成社會的支撐,國家的支撐,世界的支撐。

菜鳥建的國家智能物流骨幹網,將由兩部分組成,一部分是在中國國內打造一個24小時的貨運必達的網絡,實現5%以下的物流成本。另外一張網絡,是沿一帶一路按EWTP在全球範圍內實現72小時到達。這張網絡是全國的,更是全球的,今天菜鳥連接了300多萬的快遞員,3000多萬平方米的倉庫,但這遠遠不夠,這張網應該是連接所有的全球、全國的物流快遞公司,所有的倉庫,形成網絡,讓全世界連通起來。

對物流公司來講,任何一個單點是沒有用的,需要更多的點,把這些點連成網絡,形成網絡效應。這張網,要支持連接的更快、更有效、更準確,我們要把每個快遞員連接起來,把每個倉庫連接起來,把每個HUB連接起來,把每個城市、每個家庭連接起來。所以菜鳥的願望是24小時貨通全國、72小時貨通全球。

我剛才問四通一達的同事們,5年前我們從92億個包裹變成500億個包裹,我們在不斷的努力不斷的投資,物流公司可能是對中國未來最有信心的公司之一,因為只有對未來有信心你才敢於投資。我前段時間聽見一些媒體說,阿里巴巴這兩年投資太激進,投資者對我們不滿意,說我們投了300多億美金。我認為300多億美金才只是剛剛開始。我們對自己有信心,我們對技術有信心,我們對中國有信心,我們對未來的整個時代有信心,幹嘛不投資,不投資事實上是沒有信心的,當然投資不等於盲目投資。

這張網是菜鳥發起建立的,但是它不屬於菜鳥,它屬於所有的物流公司。物流企業是菜鳥的最重要的合作伙伴,我們要為合作伙伴,為我們的合作伙伴提供核心技術,核心產品,讓我們所有物流界的合作伙伴更加強大。

我們要做我們的合作伙伴不願意做、不能做、做不到的事情。菜鳥既要自己飛,更要讓各類物流公司在菜鳥的平臺上飛起來。共同去解決世界、國家、社會、行業和各個快遞員所面臨的問題。

這張網必須是技術驅動,必須是全球最獨特的。這張網必須依靠技術,依靠共享的力量,把全世界的物流全部聯合起來。這張網不是昨天的UPS,不是聯邦快遞,不是美國日本的運營體系,也不是今天的順豐、今天的四通一達,而是做一套全世界沒有看見過的獨特的體系。

快遞行業的發展,真正想消滅的是所有的庫存,因為害死很多全世界中小企業最主要的原因之一就是庫存量。所以,我想物流原來靠的是集裝箱,未來將靠的是包裹。靠集裝箱的時候,美國也好,歐洲也好,日本是物流大國,但是今天物流靠的是整個包裹的時候,中國應該當仁不讓的擔當起物流的責任,形成對全世界有效、有價值的作用,建立起全球的智能物流骨幹網,為明天的物流思考,為解決真正世界、行業、社會的問題去思考,這就是我們所有物流企業應該投入,應該思考的一些問題。

所以,我相信我們做企業,從未來來思考,未來已來。未來我們誰也避免不了,世界貿易因為物流會發生變化,世界貿易由集裝箱變成了包裹,世界貿易從簡單的國與國之間的貿易,變成企業之間的貿易。所以這一切的變化我們必須今天為之準備、為之奮鬥。

世界貿易將不可阻擋,經濟全球化更不可能阻擋。所以我們物流快遞行業兵馬未動糧草先行,物流行業要先做好這個準備,因為我們的準備、我們的努力,能夠讓全球化更加普惠,讓全球化真正普及全球。

我們必須有全球的思考,我們必須要有全局的思考,物流行業要不要競爭,一定要競爭,但是競爭的目的是為未來競爭,我們競爭讓自己更強大,讓合作伙伴更加協同。

在未來的世界裡面,沒有人可以做到壟斷,壟斷並不存在。只有你的努力,真正幫你做大做強的是你的服務、你的技術、你的創新還有你的客戶。

所以,我相信物流企業解決的問題越大,自身的發展也會越來越大,菜鳥將以建設智慧物流骨幹網來建立現代的物流體系。

我們希望所有的物流行業參與進來,一起為很快來臨的每天10億個包裹做好準備,一起為解決全社會、全行業的問題進行探討。我們希望看到物流行業的發展,更祝願物流行業越來越好。我們5年以後再來看我們今天所暢想的夢想。大家一起努力,我們的行業會越來越好,我們的社會會越來越好,世界將會變得越來越通達,越來越綠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