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文雜談:經典別解(下)丨爾雅齋

本期繼續推薦“爾雅群”文友忘卻滄桑的《經典別解(下)》。詩詞無達詁,別解自生趣。詞義在變化,語氣略不同,文言的含義也會南轅北轍。

編語:雲巛

古文雜談:經典別解(下)丨爾雅齋

經典別解(下)

三、唯女子與小人難養也,近之則不孫,遠之則怨——《論語·陽貨》

男權社會是一直把這句話當作至理名言的——從有歷史記載以來,中國大概一直是男權社會,所以從沒有人推出異議。但文明終於在不斷的進化,女人的地位似乎也在不斷的提高,如今不僅有了母親節,更有了三八婦女節,而男人節好像卻並沒有出現。於是女人的地位自然要提高了——雖然招工時候往往免不了還是要歧視一下——我們中國人向來講究“古已有之”,就是沒有也可以讓古人重新改口。孔老先生是聖人,聖人的話自然是不錯的。聖人講到女人大約也就是這句“唯女子與小人難養”了,那麼重新為聖人再傳一次吧:

這句話到底是什麼意思?不妨選摘一些觀點,供大家茶餘飯後分享……

先從文字看,這句話,按照邏輯分析,“唯”如果是副詞,作“獨、只、僅僅”講,這是歷來普遍的用法。楊伯俊先生的《論語譯註》就是這樣譯的。意思是:只有“女子與小人”難養。但只有“女子與小人”難養,並非所有“女子與小人”都難養。則這句話是特稱而非全稱的命題。前句是論斷,後句是論據:“近之則不孫,遠之則怨”是“女人與小人”難養的理由和表現,也是孔子所言“女子與小人”的界說:並非所有的女子與小人都難養,只是“近之則不孫,遠之則怨”的“女子與小人”難養。孔子所說的“女子”,並不等同於婦女,“女子”這些詞,只是婦女中“近之則不孫,遠之則怨”者。同樣,“小人”也不是男人中的體力勞動者,而只是男人中的“近之則不孫,遠之則怨”者。

再從治國之道分析。原來孔老先生所說的女、子、小人為三股政治勢力!依據是這句話其實是標點錯誤。“女子”中間應有標點斷開,如“女、子”。“女”指的是君主的妻妾,“子”指的是君主的兒子,“小人”指的是君主周圍的寵臣、佞臣、優伶、宦官之類。“女”“子”“小人”三者勾結起來,亂政篡權,是當時引發政治動亂的主要根源,因此,老先生說的是治國平天下的大道。

又有從齊家之道詮釋的。此處女子小人指家中僕妾言。妾視僕尤近,故女子在小人前。因其指僕妾,故稱養。待之近,則狎而不遜。遠,則怨恨必作。善御僕妾,亦齊家之一事。白話試譯:先生說:“只有家裡的妾侍和僕人最難養。你若和他們接近了,他將不知有遜讓。你若和他們遠了,他便會怨恨你。”

更有從孔老先生個人恩怨分析的。據說衛靈公的寵姬南子,為了抬高自己的身望,公開炫耀,貶低了孔子。因此,注重禮法和尊卑秩序的孔子才會發出感慨:“唯女子與小人難養也!近之則不孫,遠之則怨。”因此,孔子在談這個話題時之所以忿忿,是有一個特別的所指對象,就是衛國南子這類貴婦。

其餘的分析作傳的還有許多,但只看這幾種,俺是已經昏昏然不曉得東南西北了,借句話,叫作這真是“你不說我還清楚,你越說我越糊塗”了。只是難為了孔老先生,被人罵也是因為這句話,被人贊也是這句話,他也只有安眠地下,裝聾作啞,再不肯起來分辯了。

四、學而優則仕

我們中國的文字也可以算得博大深奧了。據說有一次,中國和美國有場體育賽事,賽前中國人放言,中國隊將大勝美國隊,美國人自然老大不服氣,心道你說勝,我偏讓你敗!於是自作聰明的預言:中國隊將大敗美國隊,一面欣欣然自以為得意,樂得屁顛屁顛,不道中國人正捂著嘴巴偷偷的笑:不管大敗大勝,反正都是中國人贏。也難怪外國人學漢語總是弄得稀裡糊塗,便是我們中國人自己,有時也暈暈乎乎,解釋詞句往往南轅北轍,背道而馳。瀟湘館裡,黛玉直聲叫道:“寶玉,寶玉,你好……”不道這並不是問候,更不是讚美,卻是咬牙切齒的怒叱:若不知道語氣,能夠看懂?!便如俚語講兩船相撞未撞之時,雙方艄公見勢不妙,齊聲大呼:“弗嗨哉,弗嗨哉!”及至“砰”的一聲大響,眾人長吁一口氣,嘆曰“奈麼嗨!”(吳方言,譯作官話,前面一句是“不好了不好了”,後面一句是“這下好!”)究竟好與不好,全看你自己理解了。

說到語氣,就算最簡單的一個字,語氣不同,意思便也不同。譬如語氣詞“嗯”,聲調不同,意思也就不一樣:讀作陽平的時候是疑問,發去聲的時候是答應,“嗯”上聲的時候,就頗有點發嗲味道了,所以,男人萬不可“嗯”個上聲,否則就近似於小瀋陽了。

又有一種難懂處,詞義還在不斷的變化。《楚辭·九章》雲:“登大墳以遠望兮,聊以舒吾憂心。”總稀裡糊塗,那三閭大夫要望遠舒憂,幹嗎要神經兮兮站人家先人墳頭上去?後來才知道,那墳不過是高高的土堆,並非墓地,遠古,人死了理起來並不堆土,故《禮記·檀弓》雲:“古者墓而不墳。”

閒來無事,翻翻唐宋詩詞充斯文,見陸游說“江水不勝綠,梅花無賴香”,好生奇怪這麼喜歡梅花的陸游,咋就責梅花為無賴了呢?又見辛棄疾寫兒子:“最喜小兒無賴”,心道辛棄疾老糊塗,兒子做了無賴還如此偏愛,這種溺愛實在太也過分,顯然不是一個好家長。待得請教了博識的人,卻說那無賴不是放刁撒潑、蠻不講理,乃可愛是也。漢語言要學通,果然大非易事,由此觀之,若望文生義,胡亂解之,結果難免大相徑庭。

倘是解釋文人的詩句,縱使魯魚亥豕也無關緊要;但倘是治國平天下的經緯之論,胡亂別解就難免會貽害百姓了。

譬如孔聖人的那句“學而優則仕”,最早對這句話的解釋是這樣的:優:優裕,有餘力,治學而有餘力,就去做官。因為前面還有一句:“仕而優則學”,自然是做官有餘力就去學習了。也許這確實是孔夫子的本意,孔子是聖人,學習之後的餘力毫無疑問是多多的,大可以在讀書與做官之間遊刃有餘。因此夫子要做個官,實在是用牛刀殺雞的等閒事情。只可惜幾百諸侯之中,竟然沒有一個識貨的,別說待價而沽,自己在大街上叫賣才做了魯國司寇,但只有幾個月,就不得不掛冠還鄉,無可奈何之下,只好把這帖為政為學的極妙方子傳給弟子門人了。

子夏傳下這方子的時候大約也沒有走多少樣,但輾轉幾代以後,終於變成了讀書讀得好才可以做官,這時的“優”解作優秀了。將此話說得更現代一點,就是有高學歷、有知識、有專業的人,才應提拔為官,這顯然具有很現實的意義,是值得百姓為之叫好也是百姓趨之若鶩的。當今的公務員制度,恐怕正也體現著“學而優則仕”。公務員法不僅要求當公務員必須具備相當的文化學歷,而且強調一般的公務員“凡進必考”,每年參加公務員考試的人那麼多,要能從中勝出,自然要“學而優”,甚至是“優中更優”。所以,毫無疑問,公務員都是人中精英了。

大約從隋、唐開始罷,學而優則仕具體為科舉制度的實行,夫子的經緯之論成了國策,久而久之,終於成為讀書人自覺的心理追求。“學而優則仕”滲入了讀書人的血液——只有讀書才能走上仕途,讀書就是為了做官。於是,讀書成了做官的敲門磚。當下的應試教育,難說不和學而優則仕有關,蔚為壯觀的高考大軍,蔚為壯觀的公考大軍,除了我們中國,還有哪個國家有?

畢竟因為我們幸運的有孔夫子這等聖人在!

注:配圖系網摘

古文雜談:經典別解(下)丨爾雅齋

友情提示:

您的每一句留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