拯救「凍手凍腳」,9個小竅門溫暖你一整個寒冬!

入冬以來,冷空氣一波接著一波

你是不是進了被窩就不想出來了?

拯救「凍手凍腳」,9個小竅門溫暖你一整個寒冬!

入骨的寒風

連羽絨服、暖寶寶、熱水袋都拯救不了

拯救「凍手凍腳」,9個小竅門溫暖你一整個寒冬!

其實,這9個溫暖小竅門,比秋褲、暖氣還管用哦!

1、護好5處不受涼

拯救「凍手凍腳」,9個小竅門溫暖你一整個寒冬!

恨不得裹上棉被出門?其實出門時護好頭、脖子、膝蓋、腳、腰背這5個地方可以事半功倍。

頭部:受寒容易引發頭痛、感冒,冬季外出時最好要帶上可以遮住前額、耳朵的帽子。

脖子:心腦血管必經之路,受寒容易導致咽喉炎、頸椎炎,因此冬天一定要穿上有領的衣服,或是圍上圍巾。

膝蓋:受涼容易引起關節疼痛,冬天可以選擇帶上護膝,或者穿著膝部加厚的秋褲。

:距離心臟最遠,是血液供應最弱,也是最怕冷的部位,冬天建議穿保暖性能好、寬鬆透氣的柔軟鞋襪,並保持鞋襪乾燥,晚上睡覺穿雙溫暖的棉襪,以免著涼。

腰背:受寒容易使內分泌紊亂、免疫力下降、腹痛腹瀉等,冬季出門最好穿著長款防風的厚外套,體弱的人和老年人等建議加穿一件羽絨或者羊毛背心。

2、巧選好肉,助暖身

拯救「凍手凍腳」,9個小竅門溫暖你一整個寒冬!

吃肉確實有助於暖身,但吃不同的肉效果也不同。與攝入碳水化合物或脂肪相比,攝入蛋白質可顯著升高體溫,因此冬天多吃一些高蛋白質低脂肪的瘦肉,如去皮雞胸肉、豬裡脊肉、牛腱,才能真正幫助身體熱起來。

另外,還可以選擇三文魚、鱒魚、鯡魚等深海魚類,大豆及其製品,奶及奶製品等。它們在攝入豐富優質蛋白的同時,還可以幫助人體補充鈣、血紅素鐵、Ω-3脂肪酸等多種營養成分,預防因貧血、缺鈣導致的體寒。

3、飲食偶爾來點辣

拯救「凍手凍腳」,9個小竅門溫暖你一整個寒冬!

天冷吃火鍋暖暖?有效!火鍋常用的辣椒、花椒、大茴香、蔥、姜、蒜等辛辣配料,都能促進血液循環,讓身體熱起來。

但吃辣不僅對腸胃刺激性較大,吃多了還容易“上火”。暖氣環境通常比較乾熱,因此北方的小夥伴一定特別注意別多吃。

4、少量多次勤喝水

多喝水可以加快新陳代謝,幫助身體抵禦寒冷。另外,冬季本就氣候乾燥,開暖氣或空調的室內空氣溼度更小,宜少量多次勤喝水,以免因血液濃稠度升高,引發心腦血管疾病。

5、每天運動半小時

拯救「凍手凍腳」,9個小竅門溫暖你一整個寒冬!

久坐不動的人血液循環緩慢,容易怕冷;運動能促進全身血液循環,強化體溫調節能力,而且產生的熱量是靜止時的3~5倍,可以有效暖身。

冬季可選擇爬樓梯、快走、慢跑等中低強度的有氧運動。鍛鍊時間以每週3~5次,每次半小時為宜。

另外,真正能抗寒的不是脂肪,而是肌肉。因此,除了有氧運動,再搭配一些可以增肌的阻抗運動 >>>運動篇 | 萬能神器,分分鐘把家變成“健身房” 讓自己的肌肉強大起來,才是最有效的暖身措施!

6、忙裡偷閒做按摩

梳頭:每天清晨用梳子多梳幾次頭,有助於頭皮氣血舒暢、祛除寒氣。

搓鼻:雙手拇指上下按摩鼻翼30次,可以增強鼻部血液循環,提高耐寒能力。

按腰:雙手搓熱後,按腰眼50次,能暢達血氣。

搓手腳心:快速揉搓手心腳心,直到有熱感為止,能改善末端血管的微循環狀況。

7、睡前泡腳好入眠

拯救「凍手凍腳」,9個小竅門溫暖你一整個寒冬!

每天晚上用熱水泡腳,可以促進血液循環、祛寒暖身、緩解疲勞、提高睡眠質量,在水中加入適量生薑或肉桂精油效果更佳。

但泡腳時間也不宜過長,水溫不宜過熱,建議用40℃左右的水泡腳,水深漫過腳踝,泡20分鐘,就可以了。

糖尿病患者等皮膚脆弱的人,建議用37℃左右的溫水泡15分鐘,以免導致皮膚燙傷、潰破,引發感染。

8、早睡晚起,曬太陽

《黃帝內經》總結:“春三月,夜臥早起。夏三月,夜臥早起。秋三月,早臥早起。冬三月,早臥晚起,必待陽光。”

冬季建議早睡晚起,保證充足的睡眠,別熬夜。早晨建議太陽出來半小時左右,室外寒氣漸散後,再起床運動運動、曬曬太陽,一天精力會更加充沛。

9、3個冰冷“殺手”要遠離

拯救「凍手凍腳」,9個小竅門溫暖你一整個寒冬!

香菸:美國研究發現,即使抽一根菸,也會導致血管收縮,血流量明顯下降,嚴重影響血液循環,導致身體寒冷。

咖啡因:咖啡因有擴張血管的作用,加速身體熱量損失,讓人感覺更冷。

緊身衣物:緊身褲、打底襪等緊身衣物緊緊“捆”在腿上,會導致肢體和皮膚表面的血液流通不暢,容易導致手腳冰涼,甚至導致凍傷、凍瘡。

做起來吧,從今天起,做一個暖心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