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導教育孩子科學吃水果,為孩子護好一口好牙

水果不但為我們提供豐富的膳食纖維,還提供各種人體必需的維生素及其他微量礦物質等。兒童口腔中可能滋生各種細菌,於是引發牙齦炎。橘子、獼猴桃、草莓、哈密瓜、木瓜等水果中都含有豐富的維生素C,不僅可以消滅細菌,還會促進牙齦所需膠原蛋白的生成,使牙齦更健康。此外,西紅柿、紅薯以及紅色、黃色和橙色的柿子椒中也含有比較豐富的維生素C,可以適當多吃。在兒童的牙齒健康保健中,良好的水果飲食習慣與牙齒健康密切相關。

促牙齒生長:

多吃應季成熟水果

進食各種類型的水果將為兒童生長髮育提供充足的營養支持。家長應引導孩子合理進食各種樣的水果,不挑不偏,這樣才能從多種水果中獲取更多更豐富更全面的營養。

給孩子吃水果,宜選擇當季成熟水果。第一,成熟的水果相對於為嚐鮮提前上市水果而言,其所含果糖、礦物質等營養成分更多,更利於為兒童的牙齒和身體的生長髮育提供充足能量和各種微量元素;第二,應季而食,符合中醫的養生之道,有利於促進提升兒童抵抗力,有利全身心健康。

引導教育孩子科學吃水果,為孩子護好一口好牙

促牙列整齊:

直接食用少作加工

榨汁機、水果替代品層出不窮,各種花樣被加工出來的水果也數不勝數,但它們不僅可能會使水果的營養大量流失,同時,經過加工後更精細的水果不利於兒童咀嚼功能的養成和完善。

不少家長喜歡把水果先切成小塊再給孩子吃。這樣做看起來是關心和保護孩子,其實對牙齒生長髮育非常不利。人的頜骨在生長髮育過程中需要鍛鍊,堅硬的食物能幫助鍛鍊頜骨發育、恆乳牙的替換萌出以及恆牙健康等。如果牙齒失去了咀嚼這種鍛鍊機會,反倒容易導致牙列不齊,頜骨發育不全。讓孩子直接咬食乾淨的水果才能更好地促進口腔咀嚼功能形成,從而有利於牙齒甚至面骨的健康生長和發育。

引導教育孩子科學吃水果,為孩子護好一口好牙

護牙防齲齒:

進食半小時後刷牙

水果經咀嚼,會在口中釋放出大量糖分,牙齒可能會因此受到傷害;果汁和果奶由水果壓榨做成,所含的糖分也更多。因此,在給孩子吃完水果後,要讓孩子進行口腔和牙齒清潔。

不過,這並不是一些家長認為的“吃完水果應該馬上漱口刷牙”。因為這樣做給牙齒帶來的傷害更大。許多水果如李子、石榴、葡萄、橘橙等,含有高濃度的檸檬酸、蘋果酸或酒石酸,它們能軟化保護牙齒的牙釉質。如果在吃水果或喝果汁後立刻漱口刷牙,就會把一些牙釉質清洗掉,牙齒被腐蝕的危險性反而會大大提高。吃了水果大約30分鐘後,酸性物質隨口水被慢慢吞嚥淡化,牙釉質才會恢復堅硬,此時漱口刷牙才不會傷及牙釉質,更好地保護牙齒。

各種水果蜜餞和乾製類水果對牙齒的傷害也很大。因為它們不僅含糖量高,還非常有黏性。小塊的乾果粘在牙上的時間可能更長,會導致齲齒。

睡覺時,唾液分泌特別黏稠,口腔菌群又在大量繁殖。口腔細菌特別喜歡糖類物質,如果沒有足夠的唾液稀釋糖分,細菌對牙齒的損害就更大。因此,家長應避免在孩子睡覺前半小時到1小時內吃水果等甜食,並在睡前做好口腔清潔。

引導教育孩子科學吃水果,為孩子護好一口好牙

總之,家長在給孩子吃水果時,應該綜合考慮到上述幾方面的因素,對孩子進行科學安排和引導,這樣才有利於孩子牙齒的健康生長髮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