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能首次實現“零增長”,PTA“五巨頭”已絕對控制了行情?

PTA行業在最近幾年的發展中呈現出典型的“民進國退

”的局面,民營企業在PTA的產能擴張大潮中顯示出了非常明顯的後發優勢,無論是規模還是技術的先進性都後來居上。

尤其是2012年,海南逸盛(建成未投產)、紹興遠東石化、逸盛大化、恆力石化以及桐昆嘉興石化幾套大項目同時建成,產能出現了史無前例的高增長,行業秩序從而被重構和刷新。

2018年將首次成為PTA產能“零增長”之年

截至2017年底,我國PTA名義總產能達5133.4萬噸,新增產能為桐昆嘉興石化於12月正式投產的220萬噸裝置。

由於行業經歷了多年困境,目前新進入者的投資熱情已經大大降低。未來PTA新建項目也相對有限。四川晟達化學的120萬噸裝置由於原料未能落實,建成後一直處於閒置狀態,預計年內啟動的概率很小。因此,2018年將首次成為PTA產能“零增長”之年。

2018年國內PTA名義產能分佈情況

產能首次實現“零增長”,PTA“五巨頭”已絕對控制了行情?

當前較為確定的在建項目雖然有一定規模,但投產時間大多在2020年及以後,預計不會對近兩年的PTA產業的整體供需平衡造成大的衝擊。

除此之外,由於技術的不斷迭代以及規模化效應日趨凸顯,不少建成時間較早,規模較小的老舊產能競爭力下降,基本處於長期停車狀態。

國內長期停車閒置的PTA裝置情況

產能首次實現“零增長”,PTA“五巨頭”已絕對控制了行情?

截至2017年底,國內長期停車的產能總計約625萬噸。由於技術工藝相對落後、能耗水平高,這類裝置預計今後也難以重啟。

2017年國內PTA產量達3574.5萬噸,由於復產和新建裝置基本上集中在2017年年底附近投入運行。若將這一部分產能扣除,年內PTA有效產能的平均開工率超過90%,供給處於緊平衡狀態。

寡頭態勢已經凸顯,對行業的影響力和和控制力明顯增強

從名義產能來看,逸盛系(恆逸、榮盛)合計有效產能約佔全國總產能的27%,實際有效產能佔總產能的29%。名義產能前五位企業產能佔比約65%,有效產能前五位企業的產能佔比則為68%。寡頭態勢已經凸顯,具體體現在對行業的影響力和和控制力明顯增強。

2018年PTA主要企業實際產能佔比

產能首次實現“零增長”,PTA“五巨頭”已絕對控制了行情?

2015年翔鷺石化和遠東石化裝置相繼停車,PTA供應逐步由過剩轉為緊平衡。藉此之機,PTA龍頭企業率先更改了與下游聚酯工廠的合作模式。一則由現貨採購調整為年約,二則產品運費轉由下游承擔,結算價

由成本加成和現貨市場價格按一定比例確定,並據提貨量多少給予不同程度折扣

當前較為不確定的是行業幾大巨頭的後續規劃。其中,恆力石化已經確定將投資29.5億元新建250萬噸PTA-4項目。公司公告該項目預計於2019年底建成投產,據保守估計,項目在2020年建成投產的可能性較大。

此外,恆逸石化與榮盛石化在2017年底以50:50股比成立了浙江逸盛新材料有限公司,註冊資金10億元。有消息稱,雙方擬再度攜手建設PTA項目。雖然項目最終方案和規模尚未確定,但行業進一步向寡頭方向發展的趨勢已經非常明顯

參考:招商石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