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RX Vision驚豔,而Vision Coupé讓我失望

我自己是鋼絲車主。每當別人問我為啥買它,我從不遮掩我的膚淺,顏控沒啥不好意思的。前段時間,也跟馬自達設計師(現小鵬汽車設計總監)趙謙聊過馬自達的設計。這幾天看到了Vision Coupé概念車,忍不住手癢,寫寫馬自達的魂動有沒有變更美。

說起馬自達,當年馬6也算以顏取勝。設計上的“年輕感”秒了一眾對手,但卻雖美無魂。

別人老說大部分馬6車主素質低,感覺沒啥違和感。可是,如果有人這麼說阿特茲車主我是不信的。為啥?可能跟大部分女性都會“以貌待車”有關。

被RX Vision惊艳,而Vision Coupé让我失望

官方用“將生命力和流動不息的思想融入到設計中”解釋“魂動”。它的第一個案例——2015年的RX Vision,直接火了。


被RX Vision惊艳,而Vision Coupé让我失望

但這個解釋估計大家聽得很懵。之前跟它的設計師趙謙聊過這個話題,明白了流動感不止是用常說的“比例、姿態”來凸顯的,也採用了攝影上的“光影”在曲面的效果來體現。簡單說,一張會說話的顏照是由身材臉蛋(比例)、造型姿勢(姿態)、打光後期(光影曲面)共同構建的。


被RX Vision驚豔,而Vision Coupé讓我失望


在RX Vision後,官方提出了“KODO-Soul of Motion”。馬自達歐洲設計團隊的老大Kevin Rice在接受採訪時說:“KODO是更優雅、純粹、簡潔的設計,RX-Vision和Vision Coupé相當於KODO的開始和完善:前者代表感性,後者則代表優雅。”


下面就來看看馬自達歐洲團隊花了5年搞的Vision Coupé概念車到底有沒有更優雅。

被RX Vision惊艳,而Vision Coupé让我失望Vision Coupé
Kevin Rice團隊認為的KODO是什麼?

Kodo的本質是流動性,通過飄逸動感的曲線衝破車身結構固定線條的束縛,讓車身表面的反射效果在運行和靜止狀態下都達到perfect。這跟趙謙所理解的“流動感”高度一致。除此之外,Rice團隊認為還要去除一切非必要元素,將日本的優雅、操控性、完美的光影融合在一起。

duang~這對歐洲人來說可不簡單。

長期以來,他們的雕塑、建築、藝術都是複雜的、沒有留白。經過長期巴洛克風格浸蝕的人,執行包豪斯的less is more,容易矯枉過正,簡潔有餘而風情不足。例如,大眾。

被RX Vision惊艳,而Vision Coupé让我失望

反觀日本和中國,自古就有留白文化。

被RX Vision惊艳,而Vision Coupé让我失望

日本的“擬人、萌寵”文化,像手賬啊、便當盒、森系啊,讓大齡婦女也沒啥抵抗力。

被RX Vision惊艳,而Vision Coupé让我失望

所以,我認為Vision Coupé想要超越RX-Vision是很難的。

Vision Coupé概念車是啥車?

Vision Coupé參考了馬自達六十年代的R360和Lucecoupés,是輛四門轎跑。

被RX Vision惊艳,而Vision Coupé让我失望R360被RX Vision惊艳,而Vision Coupé让我失望
車身比例有啥門道?
加大了發動機艙蓋的長度,減小了前擋風與發動機艙蓋的夾角。這樣做的壞處是,犧牲了前後排的頭部空間,駕駛起來只見車鼻子見不到下巴。好處呢,橫向上讓整車線條更加流暢、修長;縱向則降低整車重心,減小窗身比(身腿比),可以理解成把一個5:5身美女變成了4:6身;增加了方向性上的運動感。
被RX Vision惊艳,而Vision Coupé让我失望
方向上的運動感什麼鬼?

就是明確行駛方向。簡化處理後,有車鼻子的車身是三角形,而沒有車鼻子的是方形。

被RX Vision惊艳,而Vision Coupé让我失望被RX Vision惊艳,而Vision Coupé让我失望

三角形比方形更有方向優勢,有了方向性,就有運動感,車鼻子的功效是不是不容小覷?

可怎麼加強呢?來看幾個自然界的例子。

劍,越尖越薄越容易刺入。

被RX Vision惊艳,而Vision Coupé让我失望

和諧號

被RX Vision惊艳,而Vision Coupé让我失望

飛機頭

被RX Vision惊艳,而Vision Coupé让我失望

對Vision Coupé來說就是:

發動機艙蓋更長,減緩了與車身最高點的角度,看起來更鋒利,更有破風感。

減小前風擋跟車身夾角,相當於延後了車身最高點,角度更小,讓發動機艙蓋與前擋風過渡更自然。這是其它車企都會幹的,馬自達心機的地方在於發動機艙蓋前端超過中網。

因為角度是下壓的,超出的發動機艙蓋遮擋了一部分中網,讓車頭的面看起來更小,也就是把劍打造的更尖;還延長了長髮動機艙蓋,看起來更修長;最主要的是,它沒有跟中網鏈接,只是一個鋒利的面,人會不自覺將它延長,卻找延伸點,相當於視覺製造了一個鋒利的劍尖。

被RX Vision惊艳,而Vision Coupé让我失望

這跟電動無人駕駛時代的設計理念是相反的。電力驅動,發動機艙成為擺設;無人駕駛,讓人們對縱向車身需求提高。所以現在大家都在搞盒狀“反車”,就是沒有鼻子的QQ ME盒子,會讓人懷疑前方傢伙在逆行。


被RX Vision惊艳,而Vision Coupé让我失望VW SEDRIC concept
Vision Coupé是怎麼打造的?

馬自達的三個工作室(日本廣島,德國法蘭克福和美國加利福尼亞)分開辦公,但每星期一次溝通會議,每幾個月見面溝通,合力完成。這對設計理念的傳達是極大的挑戰。Rice團隊花了大約三年時間才把全尺寸模型的各個細節確定下來。但馬自達突然決定用另一種形式來體現KODO的運動感——不使用車身結構和輪廓來描述運動性,而是通過車身對光線的反射來體現。

被RX Vision惊艳,而Vision Coupé让我失望
光影怎麼體現運動感?

讓靜態物體體現運動感,蠻難的。

湖面,雖不算完全意義上的靜態,但從遠處看它整體是靜態的。加入了光後,波光粼粼,你就說動不動吧~~

被RX Vision驚豔,而Vision Coupé讓我失望


反光的水鑽包,光影下閃瞎眼。

被RX Vision驚豔,而Vision Coupé讓我失望


還有大師傑夫·昆斯的BMW藝術車,車身上模擬風速流動軌跡。

被RX Vision惊艳,而Vision Coupé让我失望

馬自達用2個方法:

  • 製造不同曲面,改變不同視角的呈現效果。Vision Coupé上前翼子板和後翼子板的曲面不同。

  • 在曲面上營造出光影的動感。RX-Vision和Vision Coupé的共同點都在車身側面營造出一圈圈的光影,比較像向湖裡扔進一個石頭,蕩起的動態漣漪。

以前汽車頭條的設計專欄主筆李超說,這個設計打破了傳統腰線設計,很像鼠標的曲面,想讓人捏一捏,還多少帶有日本萌。

被RX Vision惊艳,而Vision Coupé让我失望

Vision Coupé的不同點在於,它還加入了“sori”(傳統武士刀的曲線)設計。

被RX Vision惊艳,而Vision Coupé让我失望

這跟歐洲多彎曲的曲線不同,它幾乎是直的,在最後一刻爆發。這種曲線像自然生長的樹枝,然後分叉。幾個世紀前,日本工匠把它用到了武士刀和寺廟上。

但我個人更喜歡RX-Vision,加入了腰線的Vision Coupé會虛弱側面的漣漪光影。

怎樣在設計時處理這些面?

掃描車身,用動畫模擬反射效果,再調整模型細節、比例。經過2年,終於完成設計。然後,日本設計室手工打造城市景觀和各種環境,驗證各種環境在手工製作的全尺寸模型上的反射效果。

被RX Vision惊艳,而Vision Coupé让我失望
內飾怎麼風格?

(我自己沒研究過內飾,不好評論。以下來自對cardesignnews文章的解讀)

Vision Coupé的內飾,被稱為MA。是一種日式的空間處理方法——在整體內飾結構上使用飄逸的彎曲形面,在沒有物理接觸的情況下表達主儀表板和中控臺的聯繫。扭曲並消失的中控臺下面有什麼?這能引發遐想,就是東方留白的魅力。Rice說這種靈感來源自靜態環境,參考了日本植物畫——植物的形狀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它周圍的空間和畫本身的空間佈局。這是日本美學裡賦予作品力量感和運動感的形式。日本的室內設計也試圖把外部環境和內部環境聯繫起來,形成一種互動,從而帶來流動感。

被RX Vision惊艳,而Vision Coupé让我失望
內飾怎麼處理?

皮革、硬質材料、木質,都是各家標配。馬自達想突出內飾的硬線條,讓軟的皮革不違和的出現在硬的設計風格中,它的比例、處理方式都必須講究。例如,高端車都在皮質接縫處下功夫,這象徵手工、工藝、配色技巧等。但Vision Coupé只在關鍵地方採用皮革接縫,Rice認為這樣才能增加動感。

被RX Vision惊艳,而Vision Coupé让我失望

Vision Coupé用的烏木紋理。烏木更黑,紋理更自然,更有質感,在日本寺廟和念珠中大量使用。Rice認為木材不需要打磨的很完美,應該展現的是自然形態,而不是被人操縱的樣子。

被RX Vision惊艳,而Vision Coupé让我失望

車內顏色選擇也沒用傳統意義更高級的黑色,而是黑褐色。Rice認為這樣內飾會更亮、更自然也更高級。

人馬合一在設計上怎麼體現?

馬自達被稱為東瀛寶馬,它的jinba ittai(人馬一體)概念功不可沒。這意味著他們在操控上搞的是馬術那套,人和車的關係是騎手與坐騎的關係——汽車收到命令,忠實執行;駕駛員直觀感受到車輛狀態,給出指令。

正確的感知和指令要求司機狀態放鬆,不感到拘束和幽閉。放在設計上說,就是留白。車門裝飾件、儀表和中控臺都是分開的,各個元素之間都有留白。最近各家都在搞橫向包圍設計,體現溫暖感。Rice也採用了這種方法,他認為這能讓人更鬆弛。例如,把儀表板做成橫貫全車的面板,滑入門板。把中控臺設計在儀表板下方平行延伸,這樣就能有流動感。

被RX Vision惊艳,而Vision Coupé让我失望
說了這麼多,到底誰好看?

我認為Vision Coupé還是比RX-Vision更歐化一點。整體更性冷淡,鼻子過長不好接近,弱化了腰部漣漪曲面,sori腰線卻有點多餘。同為美人,Vision Coupé更像弱柳扶風的林黛玉,RX-Vision則更像體態風騷的王熙鳳。可惜,老孃喜歡風情殺。

第一次汽車設計分析嘗試,歡迎大神探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