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房荒”真套利!搖號買房應重點向剛需傾斜

假“房荒”真套利!搖號買房應重點向剛需傾斜

近期,部分城市樓市“搖號買房”為標誌的搶房潮,熱度一點不遜於股市“獨角獸”上市引發的打新熱,中籤率也屢創新低。

據統計,上海、南京、長沙、成都、杭州、西安、武漢和深圳8個城市發佈了房源統一搖號的政策,全部或者部分房源需要搖號出讓。在南京,775套限價房引1.25萬人搶購,報名通道一度癱瘓,買中概率僅約5.2%。在成都,7萬人搶千套房。在杭州,2萬人搶488套房,甚至出現有人暈倒,有人打架的局面。在深圳,一高端樓盤買房者要取得搖號資格,需要繳納500萬元的誠意金。在西安,疑似登記表顯示多套樓房被多名副廳級及以下級別政府工作人員內定。

在部分城市出現的這種房地產銷售火爆的場面,有媒體稱為“萬人搶房”、“抽獎買房”、“樓市打新”甚至“房荒”。客觀地說,一線城市樓市基本上已經和預期一致,呈現了降溫態勢,但是部分新一線和二線城市的新房銷售環節相對火爆,有的還比較誇張。那麼,我們應該找出部分新一線和二線城市新房銷售環節過分火爆的根源,避免這種萬人搶房向其它二三線城市蔓延。

所謂的“萬人搶房”,搶的都是新房,並且是明顯比周邊二手房便宜很多的新樓盤。以搖號的杭州樓盤華夏四季為例,單價限價為26000多,而距離華夏四季直線距離僅2公里的二手樓盤萬科西廬單價已達52000元。顯而易見,只要能中籤,把房子轉手一賣就是一二百萬的淨收益,輕輕鬆鬆空手套白狼般賺回一套房子。許多人為了增加中籤率,把父母、子女能動用的指標都用上了。新房與二手房價格倒掛,新房比周邊二手房便宜。這麼多人搶房,其中不少可能是看中了其中存在的差價,想去撿便宜的。

假“房荒”真套利!搖號買房應重點向剛需傾斜

這種價格倒掛引發的搶房現象,實際上只是局部、個別樓盤,但很容易形成傳導,讓大眾誤認為房子緊張,讓一部分本來無意購房的群體加入買房大軍,甚至單純是為了套利去碰運氣。新房與二手房價格出現倒掛,進一步刺激了場內買房需求的增加。

同時,搶房現象也造成這些城市新房庫存規模下滑,新樓盤庫存緊張。在密集的調控政策下,長沙、西安等多地出現庫存告急現象。據《中國百城住宅庫存報告》顯示,截至4月底,100個城市新建商品住宅庫存總量為43386萬平方米,已連續33個月出現同比下跌,其中,二線城市庫存環比下跌,且同比跌幅最大。目前百城庫存規模已回落至六年前水平。

假“房荒”真套利!搖號買房應重點向剛需傾斜

在限價的背景下,開發商利潤空間的壓縮甚至虧本,讓開發商拿地熱情冷卻,土地流拍事件也逐漸多了起來。數據顯示,4月以來,北京、杭州、成都等地土地出現流拍。庫存不足的情況下,未來需要讓各類房企積極拿地、積極投資。同時,應該鼓勵房企主動推盤,這樣可以形成更為充足的庫存。

在部分城市限購、限貸、限售、限價政策下,搖號買房應重點向剛需傾斜,對單純的投機套利行為進行限制。應通過搖號、調整房貸利率等措施來保障剛需人群的居住需求。部分開發商拒絕公積金貸款甚至要求全款,導致剛需購買難度加大,這種情況也應引起重視。以杭州為例,近期開盤的相關樓盤中,無房家庭搖號中籤概率較高。在5月3日開盤的四個樓盤中,無房家庭中籤概率最高的達到43%。另外,地方政府與開發商應直接網上公證搖號,儘量避免現場人擠人、排隊幾公里的狀況。

“購房搖號”是部分城市在房地產市場過熱情況下為了公平分配而採取的無奈之舉,也是一些城市針對樓市新問題而做出的精準調控。要想逐步建立符合國情、適應市場規律的樓市長效機制,只有綜合運用金融、土地、財稅、投資、立法等手段,全面落實“房住不炒”原則,才能使樓市獲得健康發展,使廣大居民“各安其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