哺乳期無痛內鏡的麻醉策略

哺乳期无痛内镜的麻醉策略

懷孕期的女性做胃腸鏡檢查,為了保證胎兒的安全和質量是不給靜脈麻醉的。哺乳期的女性做胃腸鏡檢查可以麻醉嗎?麻醉後多久可以哺乳了呢?

哺乳期无痛内镜的麻醉策略

哺乳期行普通內鏡檢查的表現

普通內鏡檢查是在沒有麻醉的清醒狀態下完成的。

1. 均在痛苦表情下進行檢查,甚至有人因實在難以耐受而中途放棄繼續胃鏡檢查。

2. 腸鏡受檢者常在痛苦呻吟中完成,使操作時間明顯延長。有人因頑固性便秘,腸道過於彎曲,牽拉痛嚴重而中途放棄檢查。

哺乳期藥物代謝特點

1. 哺乳早期由於血容量暫時性增多, 肝血流量加大引起藥物血藥濃度下降。

2. 大多數藥物都能通過被動擴散進入乳汁, 這就導致了某些藥物血藥濃度水平下降, 而且經乳汁排洩的藥物可對新生兒產生毒副反應。

3. 藥物在乳汁中的排洩, 主要取決於乳汁與母親血漿中的藥物濃度比值(M / P), 但仍受其他許多因素的影響, 主要包括: ( 1)藥物的分子質量> 200u者難以通過細胞膜。( 2)藥物在脂肪和水中的溶解度。( 3 )藥物與母體血漿蛋白結合的能力, 如華法林具有較高的血漿蛋白結合率, 因此較少進入乳汁。( 4) 藥物的離解度: 離解度越低, 乳汁中藥物濃度也越低。( 5) 藥物的酸鹼度: 鹼性藥物如紅黴素易於在乳汁中排洩。而酸性藥物如青黴素G、磺胺噻唑較難排洩。( 6)藥物的半衰期: 半衰期長的藥物容易在乳汁中積聚, 如阿奇黴素。

麻醉管理要點和經驗教訓

1. 哺乳期的女性需要做胃腸鏡檢查時,幾乎都會問到全身麻醉後繼續給她們的嬰兒哺乳是否安全。常常有麻醉醫生對受檢者講:要想對嬰兒絕對安全,毫無影響,就不要麻醉,做個普通清醒的常規檢查。但目前已經有很多文獻研究表明短效的靜脈麻醉藥在乳汁中殘留的含量甚微。因此,若母親畏懼普通的胃腸鏡檢查,實在需要靜脈麻醉,建議選擇短效的靜脈全麻藥物,麻醉結束4~6小時,藥物徹底消除後可以繼續哺乳。

2. 芬太尼、舒芬太尼和瑞芬太尼,由於其消除半衰期短,腎清除率高,對哺乳兒尚屬安全。瑞芬太尼是超短效強阿片μ受體激動劑,其鎮痛、鎮靜效果與芬太尼相當,在人體內1min左右迅速達到血腦平衡,在組織和血液中被迅速水解,消除半衰期為6min;有效的生物學半衰期約3~10min,終末半衰期為10~20min,清除率不受肝腎功能的影響,甦醒時間短,因此瑞芬太尼更適合哺乳期女性。但有作者建議曾有窒息、緩慢心率和紫紺史的新生兒,最好不吸用剛剛使用阿片類鎮痛的母親的乳汁。

3. 丙泊酚在母乳中的含量低,對嬰兒的影響微不足道。此外,丙泊酚能迅速經嬰兒的循環系統清除,故影響甚小。

4. 苯二氮卓類及其代謝產物可進入母乳。曾有一例母親每天用安定30mg。經授乳給新生兒後,新生兒出現昏睡,體重下降和相應的腦電圖變化。此外,還出現高膽紅素血癥。提示用安定或咪唑安定的母親不宜授乳。

6. 可待因和曲馬多被限制用於兒童和哺乳期婦女。

7. 利多卡因的局部粘膜表麻,血清和母乳中的利多卡因微乎其微,從理論上講是不會對嬰兒產生影響。

哺乳期无痛内镜的麻醉策略

參考文獻

[1]艾樂民等哺乳與麻醉[J]國外醫學(麻醉學與復甦分冊),1995(1):26-29.

[2]王樹娟,魏玲,賈文平等.丙泊酚靜脈麻醉後對哺乳嬰兒的安全性分析[J]河北醫藥2017(6):46-49.

[3] RalphStuttmann,Peter Hilber,etl.The breast feeding mother and xenon anesthesia:fourcase reports. Bresst feeding and xenon anesthesia[J]BMC Anesthesiology 2010

[4]王冰,王煥森,李長科.瑞芬太尼用於哺乳期婦女胃鏡檢查的麻醉對血漿泌乳素水平的影響[J]安徽醫藥2017,21(10):1906-1908.

[5]王樹娟, 郝文芳,張家婧.丙泊酚靜脈麻醉人流術後對哺乳小兒的影響[J]中國藥業2013,22(11):24-26.

[6]可待因和曲馬多被限制用於兒童和哺乳期婦女[J]中國食品藥品監管2017(6)

哺乳期无痛内镜的麻醉策略
哺乳期无痛内镜的麻醉策略

歡迎您在下方留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