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疾病病人的3個分類和所承受的痛苦分析

文/安羽心理諮詢

人生最令人討厭的不過就是惡疾纏身,癌症和艾滋病那是身體惡疾之最,而精神疾病最常見的代表是抑鬱症。

精神疾病雖然不令人致死,卻也讓當代人痛不欲生,因精神自殺的前有張國榮後有喬任梁,由此可見精神疾病所帶來的痛苦也遠非人們想象的那麼不苦。

那患有精神疾病的人究竟是什麼樣子的?一般可以將之分為三類。第一類是人格疾患,第二類是精神官能症,第三類就是精神分裂症。

精神疾病病人的3個分類和所承受的痛苦分析

第一類:人格障礙

人格障礙也稱之為人格異常,是指人的性格行為明顯偏離了個體文化背景所預期的模式反應。當事人有異於常人、常理、常規、常識的念頭、言語、表情、動作、聲音、行為,而這些表現的原因主要是來自於當事人扭曲的人格結構與內容。

人格障礙的病人一般沒有痛苦的意識和感覺,也沒有是非價值觀,雖如此,但他們卻對痛苦和快樂的感覺反應很強烈。

他們總是想得很多很多,想到幾乎失控,尚未達到強迫思維的狀態,但他們仍然因此很痛苦。

精神疾病病人的3個分類和所承受的痛苦分析

第二類:神經官能症

神經官能症有成神經症或精神神經症,是一組精神障礙的總稱,包括抑鬱症、焦慮症、恐懼症、強迫症、妄想症等。而且神經官能症常常會併發其他的症狀,且併發的症狀會改變,病症也會從這一種轉移至那一種。

最容易發作的是抑鬱症,抑鬱症通常也會併發焦慮症或者恐懼症或者強迫症等其它症狀,抑鬱症也會轉化焦慮症或其他症狀。抑鬱和恐懼是情緒系列的心理疾病,焦慮、強迫、妄想症則是屬於動機系列的心理疾病,恐慌症則是屬於情緒與動機複合的心理疾病。

神經官能症的常常很失控,不管是對動機的控制還是對情緒變化的控制都很困難,而且糟糕的是,當事人會越來越嚴重和失去控制。當事人從沒有覺察、到有警覺、到越來越害怕,到越來越無法控制、到完全失控而不自知,這是一個非常恐怖的過程,也是一個持續痛苦的過程。

精神疾病病人的3個分類和所承受的痛苦分析

第三類:精神分裂症

精神分裂症的患者,通常已經很常人有別,喪失了自知力和知覺能力,他們所表現的均和常人不同,也不符合常理、常規、常情等。

精神分裂症的病人自己並不一定很痛苦,但照顧他的家屬就苦不堪言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