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消息,人民幣即將成為非洲的國際貨幣,美元霸權遭受重創!

重磅消息,人民幣即將成為非洲的國際貨幣,美元霸權遭受重創!

今天發生一則重磅信息,其實在昨天我就看到這個信息,不過當時無法證實信息的真假,不過經《環球時報》正式發佈,得到了確認:來自14個非洲國家的央行和政府官員將討論使用人民幣作為該地區儲備貨幣的可行性。

安哥拉、博茨瓦納、布隆迪、肯尼亞、萊索托、馬拉維、莫桑比克、納米比亞、盧旺達、斯威士蘭、坦桑尼亞、烏干達、贊比亞和津巴布韋等14國組成的區域研究機構MEFMI發言人格拉迪絲·西韋拉—賈達谷表示:中國是超過130個國家和地區的最大貿易伙伴,非洲國家面臨的主要挑戰是如何從新的國際貿易模式中獲益。MEFMI地區的大多數國家都有來自中國的貸款或捐贈,用人民幣來償還具有經濟意義,“人民幣在與非洲的貿易中已成為所謂的‘共同貨幣’”。

重磅消息,人民幣即將成為非洲的國際貨幣,美元霸權遭受重創!

“用人民幣償還”“共同貨幣”,這十個字,一個字值1億都算少的!

什麼叫做“共同的貨幣”?

就是大家都認同的貨幣,都可以使用的貨幣——即非洲的“國際貨幣”!

其實今天這篇文的內容在以前的文中都陸續的分析過,但是隻是分析,並沒有被正式的驗證,今天終於得到證實,下面我們再給大家詳細分析其重要意義——這對我們每個中國人都很有意義。

在以前的文中,我們多次和大家說過,人民幣想要成為國際通用貨幣的三個條件分別是:全球計價、全球結算和全球儲備。

在這三個條件的全球儲備是最重要的,全球計價、全球結算都是為了全球儲備而存在的:只有人民幣能對全球所有商品進行計價,並能隨時可以進行商品買賣,別的國家才能儲備人民幣。

我們繼續給大家舉例,大家就會明白了。

比如在中國,所有的東西都是以人民幣計價的。比如蘋果多少元一斤,空調多少錢一臺,這些商品都是以人民幣計價的。當然,我們也可以用美元計價,只不過這個時候比較麻煩,假設現在空調是6000元一臺,那麼我們需要計算一下,假設現在的美元兌人民幣的匯率是1美元=6人民幣,那麼空調就是1000美元,這就不是直接計價了,而是間接計價。

間接計價的風險是非常大,因為匯率是隨時隨刻變化的。可能現在是1美元等於6人民幣,下一秒就是1美元等於6.01人民幣。也就是說如果採取間接計價要承擔匯率變化的風險,而直接計價就沒有了這種風險。

比如我們上面所說的空調,如果市場供需關係沒有發生變化,那麼我們可以在很長一段時間空調的價格一直在6000人民幣,而不會像間接計價一樣,價格隨時隨刻都在變化。

所以,想要成為國際貨幣的首要條件就是——能夠對商品進行直接計價。

在國際貿易中交易量最大的商品就是糧食、鐵礦石、黃金和石油,也就是說只要人民幣想要成為國際貨幣就必須獲得

全球大宗商品、貴金屬等進行直接定價的能力,而想要得到定價權就必須成立以人民幣計價的各種期貨市場。

2016年4月19日,人民幣黃金定盤價正式推出,此舉標誌著“人民幣對黃金進入直接定價”模式;

2018年3月26日,人民幣計價的原油期貨在上海期貨交易所子公司——上海國際能源交易中心掛牌交易,此舉標誌著“人民幣對石油進入直接定價”模式取得最大突破——要知道美元霸權的根基就是石油美元。

如果說黃金直接採取人民幣計價是動了下美帝的奶酪,那麼石油採取人民幣計價則是刨了美帝的祖墳!

重磅消息,人民幣即將成為非洲的國際貨幣,美元霸權遭受重創!

隨著“人民幣金、人民幣原油”陸續上線,人民幣作為全球大宗商品、貴金屬計價貨幣雛形已顯。

關於期貨,我們在以前的文中已經給大家詳細的論述過了,不懂的朋友可以看我們在2月11日發佈的《人民幣計價的原油期貨即將起跑》這篇文,可以直接點鏈接進去的。

大家想想,如果所有的商品都可以用人民幣直接計價,我們買賣東西都可以直接用人民幣,那麼你還會用其它貨幣嗎?

比如上面我們說的以人民幣計價的“空調”,理論上也可以通過匯率轉換用美元買的,但是你會用美元嗎?商家會要美元嗎?

所以人民幣想要成為國際貨幣的首要條件就是:人民幣要成為國際貿易的計價貨幣!

成為計價貨幣以後,那麼很多人就會利用人民幣進行直接交易,而交易是需要交易通道的,你不能每天拿著現金去交易——如果少的話,可以,但是大宗商品的交易動輒幾億、幾十億,如何拿著如此龐大的現金?

所以,人民幣想要成為國際交易貨幣還需要有自己的貿易結算系統——類似銀行轉賬。

美國為什麼說制裁一個國家,其它國家都不敢再和那個國家進行貿易啊?

就是因為美國控制著美元結算的通道——全世界90%以上的資本跨境流動,都是來自這個協會下的一個交易系統: SWIFT,即環球銀行金融電信協會。

這個系統就和我們銀行轉賬差不多,如果美國製裁一個國家,我們不中斷和這個國家貿易話,那麼我們就無法通過這個結算系統。

所以,大家不要小看這個結算系統。這個系統看起來好像很簡單,但是大家千萬不要這麼認為,不要以為這個系統很容易建立,其中技術複雜程度遠超你的想象!

我們來看看美元結算系統的模式大家就知道有多難了,看不懂的可以直接跳過,知道很難就行了:

重磅消息,人民幣即將成為非洲的國際貨幣,美元霸權遭受重創!

大家想想,如果你是廣州的客戶,你想和黑龍江的商家進行合作,那麼你們一個電話過去,他們便從那發貨,你們這邊通過銀行把錢轉過去,交易就完成了。

但是,如果沒有銀行轉賬呢?如果銀行不讓你轉賬呢?

是不是很麻煩!

你得把現金送過去,不但不安全,而且交易成本也增加了!

如果是跨國交易呢?

更加的麻煩,成本更加的高昂!

所以,人民幣想要成為國際貨幣就需要建立自己的貿易結算系統,否則走歐美的結算系統那麼我依舊會被歐美掐住脖子!

為此,在2015年10月,中國也上線了一個類似於SWIFT的人民幣跨境交易系統,簡稱CIPS——亞洲金融合作協會,配置CIPS人民幣跨境結算系統!

這個系統建立的比較早,屬於“軟件”,由於人民幣一直沒有成為國際貨幣,所以這個系統一直處於“有框架沒內容”的處境!

當然了,人民幣國際化是要動美元霸權的,也不能操之過急。再加上,這個系統剛成立,裡面有沒有各種BUG還需要反覆的測試。但是,不管怎麼樣,我們先把軟件給建設起來了,靜待人民幣國際化。

大家看看上面的過程,我們給大家簡單的總結下:中國通過人民幣金、人民幣石油期貨獲得了直接定價權(當然,現在還沒有完全獲得,人民幣石油期貨的規模還比較小),世界上的國家可以拿著人民幣到中國直接購買黃金和石油,而不需要進行匯率轉化,減少了風險。同時,為了便於大宗交易,節約交易風險和成本,中國建立了人民幣跨境結算系統——直接通過結算系統就可以隨時隨刻的進行貿易結算。

遊俠索羅:星球大戰外傳主演:阿爾登·埃倫瑞奇 / 艾米莉亞·克拉克 / 唐納德·格洛沃

貓眼電影演出

廣告

購買

下面的就到了今天的關鍵了:如果你是做生意的,你隨時需要大量的進貨和出貨,那麼是不是要儲備很多人民幣用於以後的交易?

這就像跨國公司一樣,你總要儲備一定量的美元,不能每次交易都去銀行兌換美元吧?

所以,人民幣國際化的最重要的一個內容就是:人民幣成為國際儲備貨幣。

為了讓人民幣成為國際儲備貨幣,中國也做了很多的工作,其中最重要的一條就是:中國和很多國家開展了貨幣互換協議!

原本貨幣互換協議不是為了人民幣國際化而誕生的,而是為了防止美國剪羊毛而產生的。

這個部分以前也有過詳細的描述,今天再簡要的敘述一遍:美元是國際貿易的主要貨幣,可每個國家央行裡的美元儲備是有限的,在美國加息的時候,大量美元就會從國際上流回到美國,容易導致一些國家的美元儲備不足。沒有足夠的美元,那麼就無法到國際上購買生產、生活必須的資源、能源和商品,那樣就容易形成經濟危機。為了避免這種情況,中國和世界30多個國家簽訂了貨幣互換協議。

貨幣互換協議的最重要的一個功能其實就是:共享美元儲備!

比如中國和日本簽訂貨幣互換協議,那麼中國在美元儲備不足的時候就可以拿著從日本換來的日元到日本的央行換取美元,從而保證不會因為缺少美元而發生經濟危機。

大家知道,中國儲備了天量的美元儲備,中國最多的時候有接近4萬億的美元儲備,根本不存在美元不夠用的情況!所以,中國和其它國家進行貨幣互換其實是向其它國家讓利——讓別的國家分享中國的外匯儲備。

這個便宜不賺白不賺啊!

所以,世界上有30多個國家和中國簽訂了貨幣互換協議!

中國真的那麼好?中國真的是救苦救難的菩薩?

就算中國想當菩薩,那也不能那麼做,因為外匯儲備是中國人民的錢,不是國家的錢!

中國那麼做當然是有目的的——為了人民幣國際化!

下面我們舉例說明這個過程:

假設,非洲有兩個國家安哥拉和肯尼亞,這兩個國家之間的貿易是互補的,比如安哥拉生產糧食,肯尼亞生產石油,如果他們都沒有美元了,那麼他們之間沒有辦法進行貿易了。

這個時候,中國和他們開展了貨幣互換協議,他們可以分別拿著從中國互換來的人民幣到中國的央行裡換取美元,然後再進行貿易。

大家看看這個過程,是不是非常麻煩,因為拿著人民幣到中國兌換美元不僅僅需要填寫各種各樣的表格,而且還需要中國政府的各種審核。所以,這兩個國家還不如用人民幣直接交易呢——他們不信任對方的貨幣,但是人民幣的背後有中國央行裡4萬億美元做安全背書,不存在風險。

如果長期這麼交易下去,那麼他們是不是就可以離開美元,以後不用美元再交易了!

上面舉例的只是兩個國家,如果是5個國家、10個國家,如果是整個非洲呢?

那麼,在整個非洲沒有美元的時候,是不是都可以用人民幣進行交易呢?

今年4月27日,中國人民銀行與尼日利亞央行簽署了中尼雙邊本幣互換協議。此前,中國與加納,南非和津巴布韋也簽署了該協議。

現在,我們再看尼日利亞中央銀行發言人說的一句話:

“互換協議的簽訂將減少大多數尼日利亞製造商交易時尋找第三種貨幣遇到的困難”。

我想大家就徹底明白了這句所表達的內在意思。

可以說,在過去的十幾年內,中國為了人民幣國際化做了大量的工作,包括成立黃金期貨、石油期貨,包括和世界其它國家進行貨幣互換,其根本目的就都是為了讓人民幣成為國際貨幣,讓其它國家使用人民幣進行貿易。

這些年,也取得了一定成果。比如東南亞的越南、老撾、柬埔寨等國家,與中國在邊境進行交易的很多時候,都採用人民幣結算,那些國家的人也儲備了很多人民幣,但是那個規模不大。

而今天,MEFMI發言人格拉迪絲·西韋拉—賈達谷說:“人民幣在與非洲的貿易中已成為所謂的‘共同貨幣’”。

這就意味著人民幣在非洲已經正式成為繼美元之後又一個在非洲可以自由流動和自由貿易的國際貨幣!

下面關鍵的地方就來了,涉及到我們每個中國人的利益。

人民幣成為了非洲的國際貨幣,非洲那些國家都非常的小,經濟也很不穩定,他們都不信任其它國家的貨幣,所以他們選擇了信用可靠的人民幣作為國家之間直接的貿易貨幣。

這個貿易量是非常的大的,需要大量的人民幣,為了獲得大量的人民幣,他們就會將自己的商品、資源和能源賣給中國,獲得人民幣,這就意味著中國和非洲的貿易額將進一步擴大。

為了讓大家瞭解這個過程,我們再舉一個例子:

假設非洲的石油可以賣給中國,也可以賣給日本,但是他們和日本進行貿易是不能直接得到人民幣的,日本給他們的只能是美元,然後他們要拿著美元到中國央行裡兌換成人民幣,這個過程是不是很麻煩?

而如果他們直接將石油都賣給中國,可以直接拿到人民幣,你說他們會選擇和誰交易?

當然會選擇和中國進行貿易,而不會選擇日本——因為日本不能直接提供人民幣!

同樣的道理,如果他們想要購買中國和日本生產同樣的一件東西,如果他們想要到日本購買必須先拿著人民幣到中國央行裡換成美元,然後拿著美元到日本換成日元,再然後才能購買日本的商品,是不是很麻煩?而他們拿著人民幣可以直接到中國購買商品,你說他們會如何選擇?

他們當然會選擇直接到中國購買,因為中國能直接提供人民幣。

所以,人民幣成為非洲的國際貨幣會讓中國和非洲的貿易額進一步擴大,無論是非洲出口到中國的資源,還是中國出口到非洲的商品都會大幅度的增加——這也是我們在以前的文中反覆的和大家說,有實力的公司儘快佈局非洲,那裡才是我們的“地盤”。

同時,對我們中國人來說,形成了一個極其錯誤的概念:錢,是不斷的在貶值的,不能存錢!

比如10年前存1萬塊錢在銀行,那麼到現在也就是1.6萬元左右,現在的1.6萬元恐怕買不到十年前的1000塊錢的東西,即人民幣貶值的幅度太大了!

而以後這種情況將不會存在了!

因為人民幣國際化的必要條件就是:控制貶值速度和幅度!

否則,別的國家大量儲備人民幣,過幾天就大貶值,誰敢儲備呢?

這就是我們以前也反覆和大家說過的一句話:以後人民幣會很值錢!

另外關於股市,我們以前也得出一個結論:當美國股市大跌的時候,當中國股市大漲的時候,就是人民幣國際化的時候——人民幣佔據的國際份額就是美元失去的份額!

而美國加息的這段時間,世界各國的美元儲備都會很緊張,這是人民幣國際化的最好時期——沒有美元,可以選擇人民幣!

所以,我是堅定看好中國股市的!

但是,人民幣國際化不是一天形成,所以不要想著玩短線,中長線投資那些實力比較強大,尤其在主營業務在非洲國家的那些上市公司。

當然,人民幣國際化還有很多很多的好處。

比如中國和非洲的貿易直接使用人民幣了,那麼中國就可以拋棄央行裡的美元,這就減少了美元貶值的風險——要知道美國現在的信用可是極差的,2008年美國就開動了印鈔機,印刷了超過萬億的美元。

比如,中國人到其它國家旅遊、學習,也不需要再去銀行換成美元了!

……

可以說,這麼多年的盼望,今天人民幣,終於開始起飛了,而第一個落腳點就是我們的傳統盟友——非洲!

PS:本文只為分析用,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按此操作,風險自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