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銀娣:借你的眼,當我的景(恬靜)


楊銀娣:借你的眼,當我的景(恬靜)

借你的眼,當我的景

\恬靜

在茫茫的博海中與你相遇、與你的文字相遇,撞見你的那一刻,我已經被你銷魂。生活不可逃避的慣性著,好似關在籠子裡看這五花八門的世界,而喘息歡跳著的魂靈,總會逃出藩籬去探究無以抵達的精神高地。我總是被追求獨特生活方式的女子吸引,撞見了你,我歡喜。因為你為我帶來了我永遠無法抵達的高度和距離。借你的眼,觀名川大山、看西域風情,吾今世人生,你把遠距的文字寫成了高度的風景,我在你的風景裡陶醉人生....


今年春節前,得知你又出版了新作《避席》,正在發佈會,便不知深淺的與你約書,沒想到只用了三天的時間,包括《遠行讓我銷魂》、《避席》兩本書就送到了我的面前。扉頁上籤著你銀娣名和留言:“借我的眼,當你的景”

...。我興奮,因為一直以來對你的喜愛,對你遠遊天涯心靈文字的喜愛,我近乎眩暈的一口氣讀完你的兩本書籍,我感嘆,這是一個女性的文字嗎?這些思考是怎樣在當今“物情結”價值觀下打開的視野?你行色匆匆遠行的文字,告訴了我們什麼?

這些,必須要從你孤獨寂寞的一個個三百六十五天的行走中找答案:



楊銀娣:借你的眼,當我的景(恬靜)

•••打開你的書籍,走

進你的心靈世界,一個靚酷的影像撩開心的眼簾:

一副酷似男人的衣裝、一身軍綠的行囊披掛在身,自信的笑容蕩在知性柔美又大氣的臉龐,你用行走天涯的姿態,你用腳步丈量和感悟這個世界,使文字充滿了天地靈氣和許久以來不曾深入的,不敢涉略的、甚至是沒有底氣涉略的,對社會、對人生、對生死、對情感的深究。

讀你的文字,如沐甘霖,好似與你在深談和對語,很長一短時間了,我都沒有用這麼渴求的慾望用情去細心的讀一本書,看著你風姿卓越的站在沙漠裡的照片,一襲素色極地長外套掩飾不住從骨子裡流露出的女人風韻,你分明就是塵世裡姿容芬芳的知性女子。當女人們還在為一個LV

包包而奔波、為一個高級白領的位置而煩惱、為嫁一個殷實的老公...而煞費苦心周旋於世的時候,你怎麼會如此灑脫,又如何能夠放下一切背起行囊,••••你說,你要去尋找文字,••••“在遊走的過程中我獲得和捨棄中如涅槃鳳凰一樣,將原有的我投放到烈火中焚燒,火燼而靈魂復新。遊走經歷了煉獄般艱難困苦的過程,才有涅槃的再生。再生出自由的身心和無羈的行走的步履。我的這種活法,就是穿越生命絕境,去獲去精神上的食糧。我的流浪純粹,我的寫作純粹。這是一條由信念、堅韌和智慧澆鑄而成的求知之路,我會一直不停的走,不停的寫,直到生命終止。”



楊銀娣:借你的眼,當我的景(恬靜)

讀銀娣文字,如此的熾烈和濃厚,會被她心底那份追求單純、自然、純美和渴求證悟的情感灼燒著。會時時感覺到,這是一個充滿了浪漫而又追求完美的女人,會不由自主的傾向於佩服她、喜愛她、洞悉她、瞭解她...


楊銀娣:借你的眼,當我的景(恬靜)

楊銀娣說,她最喜歡西藏,因為西藏是淘洗人靈魂的地方。她醉迷於西藏的山山水水、雪山草地、醉迷於藏民臉上單純乾淨的笑容,她用了三年多的時間,穿越在西藏的生死線上,自駕兩輪驅動越野車在青藏、川藏、滇藏、新藏線上體驗生命的極致,一次次生死歷險考驗著她心底的癲狂,一次,在崑崙橋下,她的駕車撞擊山體。整個車體四腳朝天的反過來,而她,竟然毫髮無損的躲過了一劫。這是多麼充滿了傳奇的一幕啊。

從此,我的記憶裡在徐霞客,三毛、唐玄奘西域取經之外,又多了一個現代知性遊俠女子 _____楊銀娣。

我們生活在一個喧囂的塵世間,我們都曾憤世嫉俗的厭惡周遭一切名利物慾的環境,可有誰可以有勇氣放下纏縛在身上的所得和執著?恢弘大氣的丟卻已經擁有的安逸、舒適,亦或是名利,浪跡天涯去找尋更高貴的自然的精神領地,去感悟塵世間難以證悟的人生真諦?楊銀娣做到了,她完成了華麗的轉身,美麗的行走在寂寞而又高貴的孤獨之路上。



楊銀娣:借你的眼,當我的景(恬靜)

打開她為自己的「代序」,感動在她心靈的開篇:----從此後你就丟了溫柔。你這個歸來的孤雁,你從那裡來?我轉身遞去我的滿身承載,我剛從徐霞客的故鄉回來。那裡的故事一定讓你揪心吧。不是揪心,是滿目的風景,是呼嘯的滄桑,是幾百年的厚重,是沉甸甸的難以揹負的名山大川。我跌坐在這裡等你很久,很久。我在這裡為你哭泣。我以為你墮落在纏綿裡,我以為你醉臥在不可自拔的情懷裡,我以為你不要你的信念了。

這樣的開篇讀來能不感動嗎?塵世間的情懷和纏綿幾人能夠躲得過,又有幾人可以選擇浪跡天涯,把靈魂交給山川、大地,與飄著的冬雪共舞,與無言的山川唱和。楊銀娣沒有丟掉溫柔,她把自己的柔情交給了遊走,交給了孤獨,交給了寂寞和大自然,因為,我看到了你遊走的腳步份量越來越重,你寫出的文字越來越沁入人的心扉,越來越接近證悟。你的文字打動了漂浮這個物慾塵世間裡一顆

顆流浪的心,那些喜愛你文字的人們,不是這個世俗舞臺下捧場的粉絲,他們是衝著你的靈魂文字去找你的。


楊銀娣:借你的眼,當我的景(恬靜)

如你所言:“沒有船的海是寂寞的,有船的海同樣寂寞”,近十多年的光陰裡,你爬過雪山,趟過雅魯藏布江,走過荒漠,戈壁。領受過風雨,雪暴的打擊。春夏秋冬,你的魂在路上,在大自然的風霜雨雪中,你與山川獨語,與沙漠作伴,你行走的腳步累存了滿滿的積蓄,是怎樣的感動和熱愛,讓一路行走的你把景變成文字,豐盈著你的魂靈:

-----“儲蓄中印刻著豐饒的數碼,鮮活的存留著,搖曳著。那便是沙湖的靈魂:蘆葦。我更愛沙湖深秋的蘆葦。每次來看它,我居然有一種被她侵略的困頓。它輕柔,灑脫,風情、自然、隨意,堅強。這般極至的美!隱藏著無限的風情。它從來不取悅於任何人,被日月摧殘也不凋謝,嘆息。河水殘酷的封凍,它依然挺立在冰雪中,終是,被寒風一點、一點撕碎。它敗壞的過程,絕望了我的神經。


楊銀娣:借你的眼,當我的景(恬靜)

這樣的文字裹狹著一縷風骨,把人帶入一種聖潔的情感之中,那麼純粹,讀後猶如被清麗的白雪盪滌了一番,使人與自然清暢融合。銀娣的行走是精彩的選擇,她為我們展現了現代女子生活的另一番風景,她的文字和書籍也讓我們脫離世俗的煩擾,去領略如攀登喜馬拉雅山峰一樣的美麗風光。

今日,從銀娣的博文裡又讀到了一篇新作《忘我》,她的腳步匆匆,繼續著無休止的探索,我期待著她的更多風格迥異的美麗篇章,選摘這篇文章精彩文字,作為我淺淡感悟的結尾:


“人們總是忽略了眼前的綠色,去追尋一些遙不可及的枯萎。所以,迷茫,困頓,焦慮,煩躁。

忘我。綠色會給冬天的。

涵泳在您的深邃裡,風止,沙停,草靜,戈壁沙漠充滿了美,光明。

佛法無邊!遙望消失在盡頭的玄奘法師。



我頓悟了十八個字:靜心。上蒼自有安排。忘我,人類無需焦躁不安。



流浪的白雲,空寂的戈壁,乾澀的沙漠。目瞪口呆。”


楊銀娣:借你的眼,當我的景(恬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