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金过程中有“平看色、斜看光、细听声”的讲究

黑色的试金石可用雨花石或硅质岩在鹅血(或鹅汤)里煮过后制成。

试金石在使用前要将石面磨洗干净并阴干,再用洁净的蓖麻油涂抹在它的上面。具体做法是:

用手指抓住试金石的两个侧面(不可接触石的正面),先用细浆石磨洗灰尘及污垢,再用清水冲净、晾干。把蓖麻去壳、包好、挤碎,使油从洁净的包布中流入干净的瓶中,并盖好瓶盖。然后将油均匀涂在石面上,宽以2厘米为宜,长至试金石两端,油道与试金石的边缘平行。油层不宜过厚,否则易滚油并起黑色,过厚时可用绸布把多余浮油拭去;但同时油层不宜过薄,否则不易着色。

试金过程中有“平看色、斜看光、细听声”的讲究

磨道时左手握石,右手握金,将被测黄金首饰紧紧压在石面上,用腕力在油道上磨出2厘米长、半厘米宽的金道,次数以10~20道好。再对比所磨的金道,选一根与金道颜色相似的对牌,在金道的一边磨好牌道,对牌道的长宽应与金道(实物道)一致,以便比较色泽。

试金过程中有“平看色、斜看光、细听声”的讲究。如果金中含银多,在试金石上呈青色、质料较软;若含铜多,则会发红、发黄、发硬,磨道时有较尖的金属划声。

试金过程中有“平看色、斜看光、细听声”的讲究

为了慎重起见,可在金道的另一边再磨一条对牌道,使两条对牌道夹着实物道,使看色更准确。但必须注意,每次磨道的用力大小要一致,这是用试金石鉴定的技术中关键的一环。显而易见,如果实物道与对牌道的颜色一致(通过平看与斜看)、声音也极为相同,则金对牌(或称标准金牌)上的成色就是被试首饰的成色。若颜色不一致,斜看过去金道在对牌道之间好似凹陷,说明被试首饰的成色比金对牌的成色要低,反之如果金道的对牌道间显得凸起,说明被试首饰成色比金对牌的成色要高。这时可换另外的金牌重新磨道,加以比较,直至确定被试首饰成色。

试金过程中有“平看色、斜看光、细听声”的讲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