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颜氏家训》:一位父亲的叮咛

《颜氏家训》:一位父亲的叮咛

《颜氏家训》(以下简称《家训》)是颜之推穷其一生之知识、经历的精心之作。这部书是颜之推为后代子孙所作,有人用“一位父亲的叮咛”来概括该书的内容与主旨,颇为恰当。

关于《家训》的成书年代,学界众说纷纭,或说撰于北齐,或说成于隋代。目前最为公允的观点是该书的写作始于北齐,而成书于隋文帝杨坚平陈(589)之后。全书共七卷二十篇,每篇一个主题,包括:序致、教子、兄弟、后娶、治家、风操、慕贤、勉学、文章、名实、涉务、省事、止足、诫兵、养生、归心、书证、音辞、杂艺、终制。这二十篇内容广泛,知识丰富,涉及家庭伦理教育、品德智能教育、思想方法教育、养生教育和知识教育等诸多方面。

《家训》的首篇开宗明义,点明了全书的写作宗旨,接下来用了四篇的篇幅进行家庭伦理教育阐述,包括孝敬父母、教育子女、兄弟和睦等内容。而后又用七篇的篇幅讲述如何培养子弟成才的问题,其中不仅涉及了读书、写文章的目的、态度、方法等治学观点,还明确指出了为人处世的一系列优良操行,既重智,又重德。此外,他还用了少量的篇幅谈养生观。最后是对各种知识的介绍,包括古籍文字考据知识、音韵知识以及与文人有关的各项杂艺知识。

《家训》第一篇为《序致》,是全书的序言,颜之推开篇即点明了写作《家训》的目的:“吾今所以复为此者,非敢轨物范世也,业以整齐门内,提撕子孙。”明确指出他写作此书就是为了整顿门风,教诲后辈。同时,他还指出了《家训》的独特作用:“夫同言而信,信其所亲;同命而行,行其所服。禁童子之暴谑,则师友之诫,不如傅婢之指挥;止凡人之斗阋,则尧、舜之道,不如寡妻之诲谕。吾望此书为汝曹之所信,犹贤于傅婢寡妻耳。”在他看来,家人的劝告所起的作用往往胜于圣贤之书。在这篇中,颜之推还回忆了自己少年时缺乏教养,成人后迷途知返的经历,告诫家人:“追思平昔之指,铭肌镂骨,非徒古书之诫,经目过耳也。故留此二十篇,以为汝曹后车耳。”颜之推希望这二十篇文章能够成为子孙们在成长过程中的借鉴,言辞恳切,情感真挚,对后代子孙的希冀之情跃然纸上。

第二篇名为《教子》,顾名思义,本篇是以如何教育子女为主旨的。篇虽然被列为第二篇,实际上可视为全书的第一章。颜之推把教子列为全书首篇,可见他对子女的教育格外重视。在这一篇中,他提出了诸多的教育观点,诸如早教的必要性、严教的重要性,对待子女要一视同仁以及父对子的威严和父子之爱的辩证关系,最后,他还特别强调了如何教子的问题。

第三篇名为《兄弟》,在这一篇中,颜之推首先提出了:“夫有人民而后有夫妇,有夫妇而后有父子,有父子而后有兄弟:一家之亲,此三而已矣。自兹以往,至于九族,皆本于三亲焉,故于人伦为重者也,不可不笃。”同时还认为:“兄弟者,分形连气之人也。”接着分析了兄弟间小时亲密,长大后疏远的原因,最后指出兄弟不和给整个家族带来的危害:“兄弟不睦,则子侄不爱;子侄不爱,则群从疏薄;群从疏薄,则僮仆为雠敌矣。如此,则行路皆踖其面而蹈其心,谁救之哉?”整篇的主要思想是指明兄弟关系在整个家族或家庭中所占有的重要地位。

第四篇名为《后娶》,本篇着重论述后娶给家庭特别是子女带来的伤害。颜之推不仅列举了古代贤人后娶导致父子不和的事例,而且还引用了自家发生的事例来说明再娶再嫁对任何人都没有好处。全篇苦口婆心,谆谆劝诫,告诫子孙们不可后娶。

第五篇名为《治家》,颜之推大致分成以下几个部分来谈治家之道:一是家中位尊者要率先垂范,他认为:“夫风化者,自上而行于下者也,自先而施于后者也。是以父不慈则子不孝,兄不友则弟不恭,夫不义则妇不顺矣。”二是治家要宽严适度、奢俭适中,提出了“能施而不奢,俭而不吝”的观点;三是念念不忘敦劝农事;四是对妇女持家的看法,他认为:“妇主中馈,惟事酒食衣服之礼耳,国不可使预政,家不可使干蛊;如有聪明才智,识达古今,正当辅佐君子,助其不足,必无牝鸡晨鸣,以致祸也。”在他看来,妇女该做的事就是做饭洗衣这类家务事,而不能参与家中的政事。颜之推的这一观点折射出了那个时代男女不平等的社会现象。五是借别人的书一定要爱惜。六是告诫子孙不要在请神趋鬼这类不可信的事情上浪费钱财。

第六篇名为《风操》,该篇主要介绍了孝亲、避讳、起名、称谓以及南北方不同的丧葬习俗、试儿习俗、待客习俗等等,有助于我们进一步了解那个时代的风俗习惯和南北的风土人情,具有十分珍贵的史料价值。

第七篇名为《慕贤》,在这一篇中集中体现了颜之推的人才观,他列举了诸多贤人在历史上所起的作用,申说自己尊贤慕贤之意。他认为:“与善人居,如入芝兰之室,久而自芳也;与恶人居,如入鲍鱼之肆,久而自臭也。”由此他特别提出了“君子必慎交游”的主张,对如何选择朋友做了明确的阐述。

第八篇名为《勉学》,是《家训》的重点篇章,该篇涉及了诸多与学习读书有关的内容。开篇即指出了勤学的重要性:“自古明王圣帝,犹须勤学,况凡庶乎!”接下来,颜之推提出了“勉学”的指导思想,指出“人生在世,会当有业”,“父兄不可常依,乡国不可常保”,“积财千万,不如薄伎在身”。随后,他又阐明了读书的目的:“夫所以读书学问,本欲开心明目,利于行耳。”他极力主张知行合一,并以自身的实例和一些名人的事例证明了学习是一生的事,年龄的大小不能成为不学习的借口。此外,他还讲述了学习的正确态度和方法。最后,他用了很大的篇幅列举了许多治学和作文中的错误,一方面展示出颜之推的博学,另一方面,是为了教育子孙要遍览群书,博学强记。他针对校勘书籍提出的“观天下书未遍,不得妄下雌黄”的见解,一直为后世校勘学家所推崇。

第九篇名为《文章》,此篇主要有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文人,颜之推列举了众多文人轻薄的行为,表明了他对文人无行的不满态度;二是文章,颜之推阐述了自己对于文章的种种见解,包括文章的功用、体制等。

第十篇名为《名实》,篇中重点讲的是人的名声与实际要相符。

第十一篇名为《涉务》,在此篇中,颜之推提出了一个响亮的口号:“士君子之处世,贵能有益于物耳。”明确指出人生在世,应当有益于社会。

第十二篇名为《省事》,此篇涉及的内容较多,有劝人不要多言的,有反对上书言事的,有要专于一种技艺的,有反对通过行贿或关系去获取官位的,还有如何以仁义为准则来调节自己的行为等。

第十三篇名为《止足》,主要告诫子孙要有知足之心,不可贪得无厌并特别在结尾反复用了两个“慎之哉”,足见颜之推的恳切之意。

第十四篇名为《诫兵》,意在告诫子孙不要崇尚武力。

第十五篇名为《养生》,此篇集中了颜之推独特的养生观点,指出:“夫养生者先须虑祸,全身保性,有此生然后养之,勿徒养其无生也。”同时,他又提出:“夫生不可不惜,不可苟惜。”他一方面告诫子孙要善待生命,另一方面又教育子孙临难不苟,这一独特的养生观十分值得称道。

第十六篇名为《归心》,是颜之推佛教思想的集中体现。

第十七篇名为《书证》,篇中记录了颜之推对自己所看到的《诗》《尚书》《周礼》《孟子》《庄子》《史记》《汉书》等有关文献的校勘,应该算是一篇讲述考据之学的专论。

第十八篇名为《音辞》,是专门讨论音韵的篇章。

第十九篇名为《杂艺》,该篇涉及了书法、绘画、射箭、占卜、算术、医学、弹琴、博戏、围棋、投壶等诸多杂艺,颜之推对这些杂艺的观点是,可以学习,不可精通。

第二十篇名为《终制》,这是全书的最后一篇,主要是颜之推对自己后事的安排,类似遗嘱。字里行间流露出他对子女的殷切期望,也表现出他对丧葬之事的达观心态。

摘自“大家精要”之《颜之推》

《颜氏家训》:一位父亲的叮咛

《颜之推》简要介绍了著名文学家,教育家颜之推的家学渊源、仕宦经历。着重介绍其传世作品《颜氏家训》,总结其立身、治家、处事、为学的经验,具体阐释其严慈并济的理家观、情理兼顾的礼俗观、经世致用的治学观、崇实务实的修身观以及对立矛盾的保身观,同时涉及对南北朝时社会、政治、文化、风俗等的描述,史料价值极高。

夏炎,天津人,南开大学历史学院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古社会史、制度史及生态环境史。著有《中古世家大族清河崔氏研究》《唐代州级官府与地域社会》等,在《中国史研究》《史学集刊》《南开学报》等刊物发表学术论文二十余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