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斯克推薦的11本必讀書籍:宇宙、人類和人工智能

馬斯克推薦的11本必讀書籍:宇宙、人類和人工智能

編譯:Sean

【新智元導讀】硅谷“鋼鐵俠”馬斯克曾說,閱讀在他成功的過程中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他讀的書很廣泛,外媒整理了馬斯克過去的一些採訪資料和社交媒體發文,總結出了這位億萬富翁認為每個人都應讀的11本書。

馬斯克推薦的11本必讀書籍:宇宙、人類和人工智能

身為SpaceX、特斯拉等多家傳奇科技公司的CEO,馬斯克還是能擠出時間讀書。

馬斯克說,閱讀在他成功的過程中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他讀的書很廣泛,既包括長篇奇幻小說《指環王》三部曲,也包括晦澀難懂的火箭建造書籍。

我們翻看了馬斯克過去的一些採訪資料和社交媒體發文,總結出了11本這位億萬富翁認為每個人都應讀的書。

下面是這11本書的簡介。

《指環王》

馬斯克推薦的11本必讀書籍:宇宙、人類和人工智能

馬斯克在南非長大,在他還是一個不知高低的無名小孩時,他有一個綽號叫“Muskrat”(麝鼠)。

《紐約客》2009年的一篇文章中寫道:“他為了排遣寂寞閱讀了很多奇幻和科幻小說”。

這些小說塑造了馬斯克對自己未來的設想,其中J.R.R.托爾金的《指環王》對他影響尤深。

他告訴《紐約客》:“我在書中讀到的英雄總是身懷拯救世界的使命感”。

如果你已經讀過《指環王》系列,也看過《指環王》電影,但是還想探索書中的中土世界,告訴你一個好消息,亞馬遜最近宣佈要拍《指環王》電視連續劇。

《銀河系漫遊指南》

馬斯克推薦的11本必讀書籍:宇宙、人類和人工智能

在這本科幻喜劇小說中,一臺超級電腦計算出生命意義的終極答案是:42。

馬斯克讀這本書時還是一個少年,這本書深刻地影響了他的思考方式。馬斯克十分迷戀這本書,事實上當他在今年二月份將特斯拉Roadster送上太空時,那輛車的中控屏幕上就顯示著“Don't Panic!”(別慌!),藉此向《銀河系漫遊指南》早期版本的封面致敬。

馬斯克推薦的11本必讀書籍:宇宙、人類和人工智能

在2015年的一次採訪中,馬斯克被問及他最喜歡哪本科幻小說中的太空飛船,他回答“我最喜歡《銀河系漫遊指南》中無限非概率驅動的飛船”。

《本傑明·富蘭克林傳》

馬斯克推薦的11本必讀書籍:宇宙、人類和人工智能

《本傑明·富蘭克林傳》

馬斯克曾多次說過,美國國父和偉大的發明家本傑明·富蘭克林是他心目中的英雄之一。

富蘭克林用著名的風箏實驗第一個證明了閃電是電,後來他發明了避雷針。他還發明瞭雙光眼鏡——一種裝有兩片不同度數鏡片的眼鏡。

馬斯克在接受Foundation的採訪時說:從《本傑明•富蘭克林傳》中,你可以明白富蘭克林是怎麼成為企業家的。富蘭克林是一名企業家,他青年時離家出走之後白手起家。” Foundation是一個致力於解決全球氣候變化問題的非營利平臺。

馬斯克還說:“富蘭克林非常了不起。”

《Structures: Or Why Things Don't Fall Down》

馬斯克推薦的11本必讀書籍:宇宙、人類和人工智能

《Structures: Or Why Things Don't Fall Down》(結構:為什麼東西不會倒塌)

馬斯克在成立SpaceX之前是學編程的,但是後來他自學了火箭科學的基礎知識。

《結構:為什麼東西不會倒塌》是一本關於結構工程的通俗讀物,作者J.E. Gordon是一名英國材料科學家。馬斯克認為這本書給了他很大幫助。

他在接受南加州電臺KCRW採訪時說:“這本書是一本非常好的結構設計入門書”。

馬斯克對火箭機械工程非常感興趣,他親身參與了SpaceX獵鷹重型火箭的計劃和設計工作。他還擔任了SpaceX的首席設計師和CEO。

去年馬斯克在談到移民火星的計劃時說道:“我擔任首席工程師或首席設計師並不是因為我想這麼做,而是因為我招不到人,優秀的人才都不願意來。”

《Ignition: An Informal History of Liquid Rocket Propellants》

馬斯克推薦的11本必讀書籍:宇宙、人類和人工智能

《Ignition: An Informal History of Liquid Rocket Propellants》(點火:液體火箭推進劑的非正式歷史)

在馬斯克學習和掌握複雜的火箭科學知識時,這本書給了他很大的幫助。

John D. Clark是一名美國化學家,他在六七十年代積極投身於火箭燃料的開發工作。這本書講述了火箭燃料領域的發展歷史,並解釋了火箭燃料學的相關原理。

在進行SpaceX獵鷹重型火箭系統的開發工作中,馬斯克將這本書中的知識了熟於心。SpaceX使用的是低溫冷卻的RP-1火箭燃料,這是噴氣式飛機使用的一種煤油,用液態氧燃燒火箭發射燃料。

這本書現在很難買到,不過網上有PDF版本:(http://library.sciencemadness.org/library/books/ignition.pdf)

《Super intelligence: Paths, Dangers, Strategies》

馬斯克推薦的11本必讀書籍:宇宙、人類和人工智能

《Super intelligence: Paths, Dangers, Strategies》(超級智能:路徑,危險,策略)

馬斯克曾多次警告過人工智能失控的危險。

他2014年在推特上發文:“對於AI我們要非常小心,它可能比核武器還要危險。”

在一部探討人工智能的紀錄片——《你信任這臺電腦嗎?》中,馬斯克稱:“人工智能可能會被用來創造一個不死的獨裁者,人類將永遠處於它的支配下。”

他還說:“遠超人類的數字超智能體正離我們越來越近。我認為這是一個很明顯的事實。”

馬斯克稱Nick Bostrom的這本書非常值得讀。這本書會告訴你這些風險有多可怕,它大膽地探討了如果人工智能超越了人類智能會有什麼後果。

《我們最後的發明》

馬斯克推薦的11本必讀書籍:宇宙、人類和人工智能

《Our Final Invention》(《我們最後的發明》)

馬斯克在2014年發的推文中推薦了這本書。《我們最後的發明》同樣警示了人工智能的危險。

作者Barrat仔細探討了人工智能的潛在未來,權衡了AI的利與弊。

Barrat在他的網站說:“這本書至少有一部分在講AI毀滅性的一面, Google、Apple、IBM和美國國防部高級研究計劃局(Darpa)對這一面避而不談。

馬斯克在一部關於人工智能的紀錄片中談到:“AI並不一定要變得邪惡才會毀滅人類,如果AI有一個目標,人類阻止它實現這個目標,它就會不假思索地消滅人類,一點也不會感到難過,它認為這麼做是理所當然的。”

《販賣疑惑的商人》

馬斯克推薦的11本必讀書籍:宇宙、人類和人工智能

《販賣疑惑的商人》

《販賣疑惑的商人》由兩名科學歷史學家所著,作者還拍了一部同名紀錄片。

這兩位作者認為,那些擁有政治和工業背景的科學家隱瞞了圍繞一系列公共安全問題的事實,這些問題包括菸草、農藥濫用和臭氧層空洞等問題。

馬斯克在2013年的一場會議上推薦了這本書,之後又在推特上指出了這本書的關鍵論點,並稱:否認吸菸導致死亡的那股力量正在否認氣候變化的危險性。

《基地》三部曲

馬斯克推薦的11本必讀書籍:宇宙、人類和人工智能

《基地》三部曲

除了《指環王》系列外,馬斯克早期迷戀的科幻小說和奇幻小說還有艾薩克·阿西莫夫所著的《基地》系列。

《基地》系列講的是虛構的銀河帝國衰亡的故事。銀河帝國由銀河系數百萬個有人類居住的星球組成。

書中的故事對馬斯克的事業歷程產生了巨大的影響,他在2013年接受《衛報》採訪時說:

“歷史的教訓告訴我們文明的發展是一個週期過程。這一點我們可以從古巴比倫、古蘇美爾、古埃及文明、古羅馬和古中國的發展歷程中看出來。

我們現在正處於一個上升週期,希望我們能一直處於這樣的週期。但是也可能事與願違,因為未來可能會發生一些導致科技水平倒退的事。

45億年以來,我們首次看到了人類在別的星球生存的希望,我們要趁有機會的時候早點行動,不要指望未來很長一段時間內還有機會。”

《The Moon Is a Harsh Mistress》

馬斯克推薦的11本必讀書籍:宇宙、人類和人工智能

《The Moon Is a Harsh Mistress》(中文譯名:《怒月》或《嚴厲的月亮》)

這本於1966年出版的科幻小說榮獲了雨果獎,書中描繪了一個反烏托邦的未來世界。書中的奇幻世界精彩紛呈,非常適合像馬斯克這樣想象力豐富的讀者。

在這本書中,幾名人類從地球被髮放到月球,他們在月球上創造了一個自由主義的社會。

2076年,一群叛亂者(包括一臺名叫Mike的超級電腦和一個只有一隻手臂的計算機技術員)帶領月亮殖民地發起了一場反抗以地球為基地的統治者的革命。

馬斯克在2014年MIT研討會的訪問中提到,這本書是海因萊因最好的一本書。

《生命3.0:人工智能時代的人類》

馬斯克推薦的11本必讀書籍:宇宙、人類和人工智能

《Life 3.0: Being Human in the Age of Artificial Intelligence》(生命3.0:人工智能時代的人類)

我們能從馬斯克推薦的這11本書中總結出一個結論,他非常熱衷於探討人工智能的未來。

在這本書中,麻省理工大學(MIT)教授Max Tegmark闡述瞭如何讓人工智能造福人類,以及如何確保人工智能的發展方向與人類的未來目標保持一致。

馬斯克推薦的這本書探討了AI造福人類的可能性,沒有觸及AI的邪惡面。

新智元發表過的兩篇書評:

【馬斯克薦書】生命3.0:生活在AI時代的我們該如何做人

楊靜:智能進化的終極目標——從生命3.0談起

【加入社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