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為什麼會患癌?最好的藥是什麼?都藏在一個“字”裡!

人為什麼會患癌?

為什麼別做老好人?

世界上最好的藥是什麼?

一個“”就能告訴你答案!

癌:日月積累吃出來

癌怎麼來的?“癌”字裡就藏著這個秘密!

“癌”字一共三個“口”:

第一個“口”是“亂吃”,膳食營養失衡不得病;

第二個“口”是“傻喝”,過量飲酒怎能不染疾;

第三個“口”是“瞎吸”,煙癮過大怎能不患症。

就這樣日積月累、堆積成“山”,自然就成了“癌”!

話說“病從口入”,癌症也一樣,十大高發癌症中七、八種和“吃”有關。

比如:

肝癌:吃發黴了的食物、喝酒

食管癌:愛吃辣、愛吃燙

胃癌:吃醃製食物

口腔癌:吃檳榔、抽菸

腸癌:愛吃肉、不愛吃菜

胰腺癌:愛吃甜、三高飲食

乳腺癌:吃奶油奶酪、亂吃保健品

我們天天在說防癌,但到底應該如何吃,怎麼吃,大多數人卻並不明白。

防癌飲食的基本原則應遵循“粗、淡、雜、少、素”

① 粗:指粗糧、粗纖維類;

② 淡:指少食高脂肪、動物蛋白類,以天然清淡果蔬為宜,控制鹽的攝入(每人每日不超過6克);

③雜:指的是食物類型豐富;

④ 少:指食物攝入的總量及糖、蛋白質、脂肪的攝入量應節制;

⑤ 素:指新鮮蔬菜、水果,富含各種維生素的食物。

研究顯示,每日吃至少400克不同種類的蔬菜和水果,可以減少口腔癌、咽癌、喉癌、食管癌、肺癌和胃癌等疾病的發生風險。

忍:刀割心頭扎點血

“忍”心字頭上一把刀,扎心扎出點血啊!

有時候忍讓是一件好事,忍一時之氣,消百日之災。但自己一定要想得開,忍歸忍,也要能宣洩,別做個“悶葫蘆”,憋在心中,日日愁苦,心裡難受,最後悶壞的是自己的身體。

一位55歲的女性患者,右上腹疼痛持續半年多,後被確診為膽囊炎。經過追問病史,醫生髮現她性格內向,不愛發脾氣,凡事忍耐。即便與親戚發生矛盾也一聲不吭,總是一個人默默地承受。長期自己憋著、忍者,找不到出口“洩洪”,只能自己生悶氣,結果悶出病來。

人千萬別做“悶葫蘆”。對於那些總是習慣於忍氣吞聲,打落牙往肚裡咽的人,要學會合理宣洩心中的不快,學會傾訴,學會向身邊的人表達自己的情感,否則到頭來悶壞的是自己的身體。

忙:人太忙,心也累,人易亡

“忙”字,一個豎心旁,一個亡。人太忙,心力憔悴,人也就更易生病。得病往往是有誘因的,這些誘因常常是勞累、精神緊張等等。

忙中出錯,上海中醫藥大學教授何裕民曾談到,自己是個急脾氣,可以同時幹好幾件事,而且總想盡快把事情幹好,想快點知道結果,做事效率很高。結果20年前的一次體檢中查出問題一大堆,血脂問題,血糖臨界,血壓問題等。

就算是一輛再名貴的車,如果把油門踩到底一直開,不出一兩年肯定壞了,人也一樣啊。所以要學會勞逸結合,要懂得休息。“三分治,七分養”的老話不無道理,休息可以“治病”。我們的機體有能力清除病毒,我們所要做的就是助其一臂之力,提高機體的免疫力。而休息就是實現這一目標的最好辦法。

別說你工作太忙了,別說你事情太多了,事情是永遠做不完的,要學會勞逸結合!

坐:天天久坐,死亡風險高

“坐”字,兩個“人”字,一個“土”字,本是指古人席地而坐。

但對於現代人卻也可以形象的解釋為,久坐死亡風險高,距離入土也更近一步。話雖難聽,但是事實確實如此。

都知道“久坐不動”容易危害健康,比如誘發一些腰腿類疾病,提高患心臟病等心血管疾病的風險,甚至減少腸道蠕動,容易增加腸癌風險。

不過,美國哥倫比亞大學醫學院的一項研究結果更是明確提出,單次靜坐60分鐘以上,死亡的風險會翻倍。

所以建議,每靜坐30-60分鐘,最好起身活動5-10分鐘左右。

對於久坐一族,也可以經常做做小腿和足部的運動,有意識地伸展下肢,抖抖腿,做下蹲等動作,可加快下肢血液流動,減少心血管等多種疾病的形成,從而降低死亡風險。

舒:“舍”得給“予”他人,自己也會舒心

“舍”得給“予”他人,自己也會舒心。

好品性也是養生方,這不是誇張!助人為樂,幫人之困,濟人之危,可以使你心情舒暢,獲得一種難以名狀的心理滿足,這有助於強化人的免疫系統。有助於健康長壽。

英國哥倫比亞大學做了一項研究,給128位年齡在65歲到85歲的老人40美元,一半的人可隨意支配,另一半人則需用錢幫助別人,然後在整個過程中測量他們的血壓。研究發現,高血壓患者若助人為樂,血壓會有所降低,且若是幫助越親近的人,效果越顯著。

幫助別人所帶來的快樂,可以讓心境更加平和,從而有利於血壓的穩定。

藥:快樂是最好的良藥

“藥”的小篆為“藥”,下面是“樂”的繁體。快樂,就是世界上最好的良藥!

養生的關鍵不在於吃多貴的補品,也不在於用多貴保養品,而是要開開心心、快快樂樂。總是多愁多慮,疾病就會跟著來。“百病生於氣,這句話有一定道理。人要健康長壽就要少生氣,不生氣,常使快樂伴隨自己。

西醫上,有心身疾病一說,常見的心身疾病有高血壓、冠心病、哮喘、消化性潰瘍和癌症等,都是與心情、心態有關。心理對生理的影響是通過影響人的免疫系統而發生作用的!

而中醫上最常聽到的一句就是,心情不好的人肝氣鬱結,會影響健康。俗話說“再好的藥,也治不好林黛玉的病”,心態不好,再好的藥也沒效。

“快樂的事情記住,不快樂的事情都忘掉”。養生首先要養心,遇事不怒,想得開,放得下,始終保持心情的平和。


參考文獻:

①湖北日報《癌字為何三個“口”?》

②何裕民的博客《千萬別做“好女人”》

③健康時報《何裕民教授的健康忠告》

④健康時報網《久坐的風險有多大?或與死亡風險直接相關!》

⑤健康時報《好品性也是養生方!》

⑥漢字體驗館《漢字知多少 | 藏在漢字裡的健康密碼》小倉頡/文

⑦健康時報《心情好才能生病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