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速及耐用消費品行業人才需求白皮書

引言

快速及耐用消費品行業(下文中簡稱為快耐消行業)是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的行業,近年來,隨著我國經濟的不斷增長和互聯網影響的不斷增加,快耐消行業在保持增長動力的同時,也面臨著變革和創新的挑戰。在這種情況下,快耐消行業對人才的要求也在不斷的變化。

本文基於 2017 年第三季度的全國快耐消行業的公開招聘數據,分析了快耐消行業整體的人才需求,並對快耐消行業各關鍵職類的人才需求進行了分類分析。就目前快耐消行業的人才需求情況來看,行業整體對人才的平均要求與其他行業相比,處於平均水準,其中,對銷售類人才的需求量最大,這些情況都與行業的性質相符。同時,我們也分別就快消及耐消行業中標杆企業的人才需求與行業平均情況進行了對比分析,以幫助大家發現其中的差別。最後,鑑於快耐消行業近年來線上渠道的不同發展和創新,我們也就與線上渠道相關的人才需求進行了獨立的分析。

快速及耐用消費品行業人才需求白皮書

快速及耐用消費品行業人才需求白皮書

快速及耐用消費品行業人才需求白皮書

| 第一章:快耐消行業發展趨勢

快速消費品(Fast Moving Consumer Goods,簡稱 FMCG) ,指的是使用壽命較短、消費速度較快的消費品。這類消費品的消耗,依賴於消費者高頻次的、重複的使用,並通過規模的市場量來獲得利潤和價值實現,典型的快速消費品包括日化用品、食品、飲料、菸酒等。下文中,我們將快速消費品行業簡稱為快消行業。

與快速消費品相對應的概念是耐用消費品(Durable Consumer Goods,簡稱 DCG) ,指的是使用週期較長,一次性投資較大的消費品,典型的耐用消費品包括(但不限於)服裝、皮革、家電、傢俱等。下文中,我們將耐用消費品行業簡稱為耐消行業。

快速及耐用消費品行業人才需求白皮書

2017 年,全國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25974 元,扣除價格因素影響,比上年實際增長 7.3%。隨著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增長,人均消費支出也在穩步增長,2017 年達 18322 元,比上年名義增長 7.1%,扣除價格因素實際增長 5.4%,從支出端來看,我們居民的消費能力在逐年增長。

快速及耐用消費品行業人才需求白皮書

從銷售端來看,我國社會消費品總額也在逐年增長,2017 年,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比上年增長10.2%,比上年回落 0.2 個百分點,但仍保持兩位數較快增長。從市場規模看,在人口和居民收入平穩增長等多因素帶動下,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持續擴大。

快耐消行業關鍵趨勢

隨著我國消費者消費水平的不斷提升,人們不在滿足於單純的“買買買”,而開始基於自己的生活理念,追求買的更好、更舒適、更健康等。消費品不再僅僅是某種功能的象徵,更是人們生活理念的體現。因此,消費正越來越多的呈現如下趨勢:

(1)食品消費支出比重(恩格爾係數)進一步降低。 2017 年,全國居民人均食品菸酒消費支出增長4.3%,佔消費支出的比重為 29.3%,比上年下降 0.8 個百分點。對食品等必需品的消費支出佔比降低,這也就意味著人們的自由度進一步提高。

(2)消費更加多元化和個性化。 一方面,對更好生活品質的追求,使得人們更注重對健康產品的購買,如:水果茶、純果汁、包裝水銷量增長迅速,而口香糖、低濃度果汁增長放緩。另一方面,新興一代消費者不在滿足於大眾品牌,在品牌選擇上,更加註重個性的表達。因此品牌的獨特性、多元化和體驗性也在不斷提升。

(3)耐用消費品不斷升級換代。 不僅僅在快速消費品上,我國消費者的購買力度不斷增大,在耐用消費品上,也不斷升級換代,尤其是隨著廣大農村居民收入的不斷提升,農村居民的升級換代趨勢更加明顯。從國家統計局公佈的數據來看,2017 年每百戶空調擁有量為 96.1 臺,比上年增長 5.8%,每百戶排油煙機擁有量為 51.0 臺,比上年增長 4.8%。其中,農村居民的耐用消費品擁有量上升速度更快,如:每百戶家用空調、排油煙機擁有量分別比上年增長 10.6% 和 11.3%。

| 第二章:快耐消行業整體人才需求

企業構成情況分析

在瞭解快耐消行業整體人才需求之前,我們先來看下本次研究中所收集的所有招聘信息數據中,所有發佈人才招聘信息的企業構成情況如何。

快速及耐用消費品行業人才需求白皮書

從上圖可以看出,在人才市場上發佈招聘信息的快耐消企業中,民企所佔比例最大,其次為外企;而在企業規模方面,則基本集中在 50-500 人的區間中,以中型企業為主。在國內人才市場上,本土企業佔主導位置本就是題中應有之義;但這也有可能從一個側面反映出近年來消費品市場上本土品牌更為迅猛的增長勢頭—據《凱度 & 貝恩:2017 中國購物者報告》顯示,在快速消費品品領域,本土品牌增長了 8.4%,而外資品牌僅增長了 1.5%。

快速及耐用消費品行業人才需求白皮書

從上圖中可以看出,在人才市場上發佈招聘信息的快耐消企業有超過 60% 集中在華東與華南區域,這與這兩個區域長期以來較為發達貿易和經濟情況相符,而這兩個區域的“長三角”和“珠三角”經濟區,更是我國主要的對外貿易的窗口,在全國的貿易中佔有較大的比重。

| 第三章:快耐消行業不同職類人才需求

不同職類人才需求整體分析:對銷售類和市場類的人才需求量最大

為了便於分析,我們按照工作內容和職能相近性對快耐消行業的核心職位進行了分類,分為以下 5大職類:銷售、市場、生產、供應鏈、研發,對這 5 大職類的人才需求量佔比進行分析,可得下圖:

快速及耐用消費品行業人才需求白皮書

我們可以發現,快耐消行業對銷售類人才的需求量最大,佔比近 70%,其次為市場類(佔比 13%)和生產類(佔比 9%)。由於快耐消行業產品的最終用戶就是千千萬萬的個體消費者,因此通過銷售和市場職能的發揮來宣傳和推廣產品銷售就顯得非常重要了。因此圖中所展示的人才需求情況,與行業性質相符。

快速及耐用消費品行業人才需求白皮書

對快消和耐消行業的人才需求分別進行分析後發現,雖然對不同職類人才需求的佔比趨勢整體類似,但是耐消行業在生產和研發類人才的需求佔比上高於快消行業,而在銷售類人才的需求佔比上低於快消行業,這也與兩個行業產品的不同性質相符。由於耐消行業所生產和銷售的是耐用消費品,對消費者來說需要使用的時間更長,因此對產品功能和質量的要求也會較快速消費品更高,因此對耐消行業來說,對生產和研發的關注更多也是題中應有之義。

| 第四章:快耐消行業標杆企業人才需求

在瞭解了行業整體的人才需求後,我們更是挑出了行業內的標杆行業來進行單獨分析,以便於我們對照了解標杆企業的人才需求有何不同。

“量”的分析:標杆企業對人才的要求有何不同?

“量“的分析部分,我們主要對人才招聘信息中的一些固定字段(主要包含學歷、經驗和薪酬)進行分析,來為大家提供人才要求的大致概況。

快速及耐用消費品行業人才需求白皮書

觀察上圖可以發現,相比行業平均學歷要求來看,標杆企業對本科以下學歷的人才需求比例相對較小,而對本科及以上學歷的人才需求比例則更大,尤其是對本科學歷人才的需求比行業高出了近 20 個百分點。對快消和耐消行業分別進行分析後發現,兩個行業標杆企業的人才學歷的要求均高於行業平均水平,但是耐消行業標杆企業對人才學歷的要求更高,主要表現在對本科學歷人才的需求佔比明顯更高,達到了 44.9%,高出快消行業(對本科學歷人才的需求佔比為 23.91%)平均近 20 個百分點。

快速及耐用消費品行業人才需求白皮書

在經驗方面,標杆企業與行業平均的要求並無明顯差異,甚至在 3 年以下經歷的人才需求方面佔比還稍高。結合標杆企業對學歷的要求來看,我們可以推斷,標杆企業更關注的可能是人才本身的素質和潛力,而非單純的經驗累積,這可能與標杆企業內部本來就擁有較好的經驗沉澱機制和新人培養體系有關;也可能說明了標杆更重視培養新人,而不是直接挖人的用人傾向。對快消和耐消行業分別進行分析後發現,耐消行業的標杆企業對人才經驗的要比快消行業更高,主要體現在對 3-5 年和 5-10 年經驗的人才需求量佔比上,共高出 8 個百分點。

| 第五章:特別關注:線上渠道相關人才需求

線上渠道人才需求:淘寶和天貓相關人才的需求最旺盛

本文第一部分分析了快耐消行業的發展趨勢,其中關鍵的一條就是:線上渠道的持續繁榮發展,因此,在這部分我們會對與線上渠道相關的人才需求進行單獨的呈現。對各大現線上渠道在招聘信息中被提及的頻次進行分析,可得下圖:

快速及耐用消費品行業人才需求白皮書

線上渠道對各類人才的需求:對運營、客服和銷售人才的需求最多

更進一步,我們也對線上渠道人才需求的職位名稱進行了更深入的分析,對其中出現頻次最高的關鍵詞進行了提取,結果發現需求量最大的職位如下:

快速及耐用消費品行業人才需求白皮書

我們可以發現,對線上渠道來說,需求量最大的是運營相關人才,且其需求量遠遠高於其他職位,緊隨其後的是客服和銷售相關的人才。這也可以幫助我們從一個側面瞭解快耐消 + 互聯網的企業,其人員配置的大概情況。

| 結語

上文對快耐消行業的人才需求情況已經進行了較為詳細的分析,最後,結合快耐消行業的整體發展趨勢,我們做出如下總結及展望:

(1)快耐消行業對人才的需求將保持平穩。 基於國內經濟的平穩發展及消費者信心指數的持續走高,快耐消行業在未來的平穩發展是可以被預期的。雖然在增速上有所放緩,但是在品牌創新和渠道創新中,行業仍有不小的發力空間,因此我們可以預期快耐消行業的人才需求將保持相對比較平穩的趨勢。

(2)快消及耐消行業對人才的需求趨勢類似。 雖然快消和耐消行業各有其特殊性,但是從對比分析來看,這兩個行業對人才的需求是類似的,不論是人才的學歷、經驗要求,還是對不同職類人才的需求佔比上,都具有較大的共性。

(3)本土企業將是人才需求增長的主力。 由於本土品牌相對於國外品牌更高的增長率,及本土企業近年來對國際巨頭的不斷學習和發展,可以預見本土企業在將來將會發展的更加成熟,不論是在對外拓展的成熟度上,還是對內管理的成熟度上,這都需要更多的人才作為支撐。在人才吸引方面,國企、民企與外企在平均薪酬上也已幾乎持平。因此,將來本土企業仍將是行業內人才需求增長的主力,相信也會有更多優秀的行業人才流向本土企業。

(4)互聯網 + 人才的需求增加。 隨著線上渠道的持續繁榮發展,可以預見快耐消行業對互聯網 + 人才或者說快耐消 + 人才的需求會更加旺盛。這些人才需要具備跨界思考的能力,能夠根據不斷進步的技術和隨之而改變的消費者習慣,來調整宣傳及銷售策略,優化或者創新渠道,來實現價值的提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