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資股市需要的基礎知識和技能

上一講我已經幫你樹立了股票投資的正確心態,這一講,我們來說投資股票你需要哪些基礎知識和技能。

你可能會擔心:投資股票,自己不是科班出身,是不是就很難盈利?尤其很多人都說,股票市場是一個贏家收割韭菜的地方,如果自己沒有太多的專業知識的儲備,信息上也不具備優勢,是不是就變成了一條任人宰割的魚了?

其實不是,我經常跟身邊的朋友講,投資股票只需要懂一點的數學和經濟知識,以及具備良好的信息蒐集、分辨能力。

1、理解“增長率”和“性價比”

先來說你要懂什麼樣的數學和經濟知識。

在股市當中,有兩個最基礎、最淺顯、但也是最重要的比例,一個是增長率,一個是性價比。

增長率說起來很簡單。比如我家裡去年整體的開支是十萬塊錢,今年變成了十二萬,相當於總體多了兩成,這就是一個增長率的概念。我們在媒體上經常聽到的中國GDP最新季度的增速是百分之六點幾,這個百分之六點幾就是一個增長率的概念。我們可能不需要對總數——GDP到底是幾萬億,還是幾十萬億記的太清楚,但是需要關注它的增長率。

我們在做投資的時候,關注的也都是增長。它增速是快還是慢,反映在增長率數字上,就是這個數是大還是小,或者說這個數字是正還是負,如果它不能維持現狀,增長率成了負數,那就是下滑。

但是在看增長率的時候,你一定要注意區分同比和環比,當你看一個公司的業績的時候,需要關注的是同比的增長率,也就是說今年相對於去年怎麼樣,或者今年的這個季度相對於去年的同一個季度怎麼樣,它是增長的?是快速增長的?還是持平的?下滑的?

打這樣一個比方就很明白了。大部分的公司的獎金都是在年終發的,你如果拿今年一季度的收入跟去年四季度的收入對比,很有可能去年四季度最後一天發了年終獎,今年一季度的收入環比反而是下降的。但實際上你的收入有沒有下降呢?可能你今年一季度還漲薪了,相比去年一季度還漲薪了。所以你一定要看同比的增長,拿今年一季度的收入跟去年一季度的收入相比。這樣才有意義。

看上市公司業績也一樣。上市公司的業績,高峰往往在第四季度,因為第四季度才會收款、交貨。政府經常會集中在年底把預算花掉,房地產公司造房子的到年底才有錢給農民工發工資。所以很多上市公司四季度業績是一年的高峰,我們在衡量它的業績是增長還是下降的時候,需要看同比。

講完了增長率,接下來我們來講性價比。

性價比理解起來也不難。打這麼一個比方,你在買東西的時候,通常會算,名牌值多少錢,普通的大路貨值多少錢,標準是不一樣的。你不會看到哪個便宜就買,你可能願意為名牌付更多的錢。

換句話說,你在決定買不買一件東西的時候,既會考慮這件東西的價格,也會考慮它給你帶來的價值。

買股票也一樣。但是,股票的性價比說起來稍微有那麼一點複雜。

首先,股票的價格並不反映公司市值的大小。因為每家公司的股本——也就是發行股票的數量不一樣,像工商銀行那樣市值過萬億,但是股本特別大,反而股價只有個位數。

那什麼指標可以反映市場對一支股票的估值呢?有經驗的朋友馬上會提到用市盈率。沒錯,市盈率是反應市場對一支股票的估值的最通俗的指標。

市盈率用公式表達的話,就是股票的價格和每股收益的比率,你可以把它理解成,

根據某支股票現在的業績,市場上的人願意支付多少的價格,這個價格是一個倍數。什麼情況下人們願意支付的倍數高呢?通常是因為預期它未來可能業績會變的更好。如果人們願意支付的市盈率不夠高,多半是因為預期它未來的業績比較穩定了,甚至有可能這家公司的業績會下滑。

所以說,市盈率反應的是市場上其他人對公司股價的預期,你可以理解成,市盈率越高,這支股票越貴。

但是,就跟你買東西一樣,並不是貴的就不能買,便宜的就買,你要尋找的是那些性價比高的股票,什麼是性價比高的呢,就是根據當前的市盈率,你認為未來這家公司業績的增長,會比別人認為的更好。在後面的幾講裡,我會具體跟你分享,怎麼去找那些增長潛力大、價格也合適的公司。

前面我們說了,市盈率很多時候能夠反映市場對一隻股票的估值,但是你要注意,對有的股票來說,市盈率並不能反映市場估值,需要用上其他指標。在第五講裡,我還會重點跟你說,對不同類型的股票,如何用不同的指標來看估值。

2、蒐集和分辨信息

說完了理解增長率和性價比,再說投資股市需要的基礎能力,也就是信息蒐集的能力。

信息蒐集的能力不僅對投資重要,對工作,對生活都很重要。哪怕是你日常生活裡要解決一個實際的問題,你就要知道怎麼樣蒐集信息,怎麼用好搜索引擎,或者知道這方面的知識在哪些網站、App上面有,或者能夠迅速通過你的人脈圈找到這個專業領域的人,向他們諮詢,等等。這方面的能力,我們把它叫作搜商。

在這裡,我要告訴你的第一點是:重視一手的信息。我們經常講,你需要某方面知識的話,一定要問專業的人。很多人有過被搜索引擎坑的經歷,就是因為通過搜索引擎找到的可能不是專業的網站,而是一個營銷網站、甚至是一個詐騙網站。這種情況下,你得到的信息就會誤導你。

股票市場也一樣。股票市場由於有眾多的資金在當中逐利,財經資訊的市場也是一個利益驅動的市場。你一定要小心。

當你在一些資訊網站、股票資訊的論壇,看到出處不明的發言,一定要留心,不要輕信,要去找到信息的源頭,確認它的真實性、可靠性,或者弄清楚是什麼身份的人、在什麼場合下說的,並且要去換位思考——我們經常說“屁股決定腦袋”,你要想一想他為什麼要發佈這個信息,背後可能有什麼潛在的目的。

比如當你周邊的一些人——比如和上市公司關係比較密切的人,有所謂近水樓臺先得月的內幕消息的人——當他信心滿滿地告訴你一些事情的時候,你要換過來想一想他講這個事對他是不是有好處。如果他是這家上市公司的客戶,他不斷跟你說這個上市公司發展很好,展現的其實是對他自己生意的信心。他的立場並不是客觀的。

我周邊的朋友知道我做股票投資比較專業,經常會有人過來問我這個那個股票。我給的答案往往不是那麼振奮人心。朋友之間問股票往往有一個特點:他既然問你這個股票了,一般是他已經買入了,或者是想買了。這個時候他往往希望從你這兒得到一些積極正面的鼓勵性的話。但我給出的回答往往會讓他們覺得不是很帶勁,既說了這家公司的好,也提示了風險。

反倒是,一些專門推介股票的說辭,聽起來氣勢很足,蠱惑力很強,但越是這樣,你越是要留個心。

說了這麼多如何要提防小心二手信息,下面講一講從哪裡可以得到股票的一手信息。

目前我們A股的信息披露機制在全世界也算領先了。我炒A股、美股、港股十幾年,一步一步目睹著A股的信息披露遠遠甩開港股,甚至目前A股的信息披露的規範程度超越了美股。

既然信息披露已經這麼規範,一定要去證監會指定的上市公司公告披露的網站,也就是巨潮資訊網去找原始公告。上市公司在這裡發佈的所有公告是要承擔責任的,如果有重大的事項應該披露而沒有披露,是違規的,沒有如實披露,也是違規的。所以它上面的信息是權威的一手信息。

二手的、三手的信息,往往觀點鮮明、吸引眼球,會帶來很大的流量。反倒是一手信息,擺在關注度不高、流量也不大的網站上,藏得比較深,離我們比較遠,所以大部分人都不會花時間主動尋找這些信息、分析這些信息,反而是依賴聽朋友說,或者周邊人推薦相關信息。但是做股票投資不能等機會來敲你的門,因為來敲你門的“機會”,往往是別有用心的機會。

我們要知道一手的消息在哪裡,主動出擊尋找到這樣的一些機會。如果要找上市公司的信息,就找到證監會指定的披露網站,如果要找行業的信息,就找國家的行業協會網站。

日積月累,首先,你就會形成自己非常強大的一手信息搜索的能力;其次,由於你一直在看一手的信息,你的鑑別信息的能力也會提高。如果你接觸的總是誇張的、虛假的、不靠譜的二手、三手信息,你的認識水平、判斷能力是不會有提升的,更別說培養出鑑別信息的能力了。

即便是我們剛才講的一手信息,當中也有可能有一些失實的東西。這就需要你去鑑別了。你肯定聽說過上市公司造假,或者是IPO造假被證監會處分,或者是公告當中信息披露不實。每家上市公司平均每年要發佈一百份公告,A股三千多家上市公司,每年要發三十多萬份公告,如果當中有1%的不實信息,每年就會有三千多份的不實公告。

怎樣去分辨信息真偽呢?其實分辨最主要還是靠常識。我在這裡只說一個道理,叫“樹是長不到天上去的”。

比方說,你看到一家公司,它的產品是放在超市裡賣的,目前的銷售額已經達到了幾億、幾十億,換算下來應該佔全國市場份額10%。但是你如果在周邊的超市逛一逛,從來沒有看見過這個產品,你跟周邊的人聊一聊,也沒有人聽說過這個品牌,這個時候就要小心了。

劃重點

進入股市前,你需要具備的基礎知識和技能:

第一,正確理解和使用兩個最重要的比例:增長率和性價比;

看增長率的時候,一定要注意區分同比和環比;一支股票“性價比”高,也就是根據現在的市場估值,你認為未來這家公司業績的增長比別人認為的更好。

第二,主動尋找權威、一手信息;建立自己鑑別信息真偽的能力,重要的是依靠常識。

投資股市需要的基礎知識和技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