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買房記|史上第一眾籌達人,成都最強集資房

要說最近成都最火最能挑得大家心肝顫的一個詞非房價

莫屬了,面對新一輪的限購和搖號,是時候搬出我的超級偶像,向大家展示真正的蓉漂力量了。

杜甫,一個拖家帶口、一窮二白的中年文藝男青年一步步在成都集資買房走上人生巔峰的勵志偶像。

坐擁杜甫草堂,一環黃金地段,240平帶花園。放在今天這套田園小別墅該值多少錢?而杜甫,偏偏就成就了這麼一段蓉漂傳奇。

杜甫買房記|史上第一眾籌達人,成都最強集資房

全方位無死角不權威的分析研究,扒開詩聖的外衣看到他蓉漂後深刻的靈魂。

蓉漂——最重要的決定

“安史之亂”(公元755年)可以說是老杜詩歌的轉型時期,更是他人生的轉型期,讓他本來就倒黴的人生變得離奇的倒黴

轉型前他是天真執著的李白迷弟,瘋狂給李白打CALL寫了12首詩。

《贈李白》《春日憶李白》《夢李白》《冬日憶李白》......李白的回應是《贈孟浩然》《贈汪倫》......

杜甫買房記|史上第一眾籌達人,成都最強集資房

“安史之亂”後,倒黴的杜甫被叛軍抓了,但是由於當時的他相比當紅巨星李白,也就是個十八線開外的小透明吧,根本沒人care他,就連逃跑也沒人發現

老杜一逃出來馬上去投奔肅宗皇帝,皇帝一看這老杜人不錯啊,立馬就封了個比九品芝麻官還大一丟丟的左拾遺

當了官的老杜有了強烈的使命感,在朝堂上直接DISS皇帝啊,這一DISS還是雙擊的操作,直接惹火了皇帝給他貶到華州去了。

肅宗!你個糊塗好壞不分不聽今天你要亂貶人明天唐朝就完蛋啊就完蛋!

杜甫買房記|史上第一眾籌達人,成都最強集資房

公元759年冬天(安史之亂,後五年),48歲本命年的老杜做了他人生中最重要也最正確的一個決定:蓉漂

當然最主要是在成都有一些親戚如舅氏崔明府、表弟王司馬,何況裴冕在作成都尹充劍南西川節度使,而高適在做彭州刺史這些大腿可以抱。

來到成都以後,杜甫才真正重新認識了成都這座新一線城市。《蜀道難》的黑歷史早就是過去,見識了成都繁華和安逸的老杜立馬寫下《成都府》來表達歡喜的心情。

杜甫買房記|史上第一眾籌達人,成都最強集資房

頭一年,杜甫一家被國家高級公務員裴冕安排住進了冷清的寺廟,雖然舒服但始終沒有家的感覺。那個深埋在杜甫心中的草堂夢又發芽了,於是極具超前的意識的杜甫搞起了集資修起了房子。

史上眾籌第一人

雖然杜甫沒什麼錢,但親戚朋友有啊,於是就定在了在成都西郊風景如畫的浣花溪畔修建茅屋。誰能想到如今的4A級景區當年還是眾籌來的呢?

公元761年春天,茅屋落成,稱 “成都草堂”。高適送來米麵,鄰居送來生活用品相賀,“故人供祿米,鄰舍與園蔬。”從此杜家七口人過上了自給自足騙吃騙喝令人嚮往的田園生活。

短短一年時間,老杜的房子就修好了,至於修房子的過程那可以說是相當奇幻了。都說了是眾籌來的,那第一位

投資人(冤大頭)是誰呢?

杜甫買房記|史上第一眾籌達人,成都最強集資房

頭號投資人:表弟王司馬

憂我營茅棟,攜錢過野橋。

他鄉唯表弟,還往莫辭遙。(《王十五司馬弟出郭相訪兼遺營草堂資》)

這是關於王司馬送錢的詩,一個“唯”字彰顯了王司馬頭號投資人的地位,也許是表弟確實比較好坑。

杜甫草堂營建和修繕的資金,都是靠其他詩人眾籌。這位眾籌大佬為了儘快修好房子,竟然還幹出了一系列神操作。比如說:催款!

二號投資人:王錄事

為嗔王錄事,不寄草堂貲。

昨屬愁春雨,能忘欲漏時?(《王錄事許修草堂資不到聊小詰》)

讓我們來看看二號苦主:王錄事啊,我的草堂需要修繕,有人答應給錢,但資金久不到位,你懂的!

你以為催款就是全部了嗎?那你還是遠遠低估了我們詩聖的腦洞,於是使出了第二招:拉贊助!

作為一位詩人,我們杜大佬拉贊助還是靠寫詩。而且還是格式統一的絕句,五言四句體或七言四句體講究得不行。把拉贊助搞成了文化創作,水土不服就服杜甫!

杜甫買房記|史上第一眾籌達人,成都最強集資房

贊助商一號:縣令蕭實

贊助:桃樹苗一百根

奉乞桃栽一百根,春前為送浣花村;

河陽縣裡應無數,濯錦江邊未滿園。(《蕭八明府實處覓桃栽》)

這首詩是要桃樹苗的:蕭縣令你是大好人,麻煩春天到來前,送我一百根桃樹苗到浣花村來吧!反正你們那裡肯定桃樹多的不得了。

贊助商二號:綿竹縣縣長韋續

贊助:竹子若干

華軒藹藹他年到,綿竹亭亭出縣高;

江上舍前無此物,幸分蒼翠拂波濤。(《從韋二明府續處覓綿竹》)

這首詩是要竹子的:韋縣長你是大好人,你們綿竹的竹子是最棒的!可不可以用你那裡的一片蒼翠,來拂我這裡的波濤啊。

你以為老杜種了竹子真的用來拂波濤嗎?這位商業天才不僅看到了竹子的觀賞價值,最看重的是經濟價值啊!所以種竹是成為杜甫草堂重要的經營項目,一百畝一次砍竹就砍了上千竿,成了草堂經濟收入的來源之一。

杜甫買房記|史上第一眾籌達人,成都最強集資房

贊助商三號:廣元利州綿谷縣縣尉何邕

贊助:十畝榿樹樹苗

草堂塹西無樹林,非子誰復見幽心?

飽聞榿木三年大,與致溪邊十畝陰。(《憑何十一少府邕覓榿木栽》)

這首詩是要榿樹樹苗的:何副縣長你是大好人啊,我的草堂當西曬受不了啊,打算栽十畝樹林來擋擋。樹苗要得很多,但對你來說不算什麼吧。

贊助商四號:大邑縣縣尉韋班

贊助:松樹樹苗若干;瓷碗若干

落落出群非櫸柳,青青不朽豈楊梅。

欲存老蓋千年意,為覓霜根數寸栽。(《憑韋少府班覓松樹子栽》)

這首詩是要松樹苗的:韋縣長你是大好人啊,你的風采是那賽過喬木楊梅的松樹啊。不如,你就送我點松樹苗吧,我可喜歡了。

大邑燒瓷輕且堅,扣如哀玉錦城傳;

君家白碗勝霜雪,急送茅齋也可憐。(《又於韋處乞大邑瓷碗》)

這首詩是要瓷碗的:韋縣長你是大好人啊,大邑燒的瓷那是質、聲、色的典範啊,我這茅草房太需要這樣的好碗了。

贊助商五號:成都軍閥徐知道

贊助:李樹、黃梅等樹苗

草堂少花今欲栽,不問綠李與黃梅。

石筍街中卻歸去,果園坊裡為求來。(《詣徐卿覓果栽》)

這首詩是要果樹苗的:徐大人你是好人吶,我草堂特別需要李樹、黃梅等果樹苗。你就從你的“果園坊”裡給我送點過來吧!

文學界:公關天才

看看這些詩,老杜妥妥的公關界老司機啊!作詩既不會失了自己的文人格調,又能用美文把把金主哄上天,還能順利拉倒贊助,教科書級別的公關文,值得學習!

像杜甫這樣,成批寫作以拉贊助為目的的詩歌,又得以傳世的,唐詩界的奇男子千古第一人當之無愧!

從這些贊助商的職位來看個個都是成都周邊的一級官員了,都能被杜甫忽悠到,可以說很強勢了。社會我杜哥,人狠詩也多!

如何成為一個幸福的蓉漂?

杜家七口就這樣憑著杜甫廣闊的人脈和商業頭腦成功過上了在成都混吃混喝的日子。沒有吃的了,他就毫不客氣地給高適寄詩說:“百年已過半,秋至轉飢寒。為問彭州牧,何時救急難。”鍋兒都快吊起當鐘敲了。高適趕忙讓人送了生活用品來。

寶應元年,老杜的另一位國家高級公務員朋友嚴武來鎮蜀了,杜甫趁機又拉來了一大波贊助,好好地把草堂擴充了一把。他養雞、養鴨、養鵝,種藥、種菜、種樹,真正實現了全家奔小康。

你要說遇到這麼一個坑朋友,坑兄弟,坑親戚的杜甫,其他人就沒有怨言嗎?

怎麼沒有啊,但是能說嗎?文人一支筆就是武器啊,惹到了文人,要是他一發瘋也連寫十幾首詩來DISS你,你能受得了?

即便有心理承受能力比較強的無所謂,但也總得為後人考慮一下吧!幾千年後大家不僅要全部背誦,還要理解詩人寫詩要錢要物時的憤怒心情?

各位老鐵,沒錢每米日子過不下去了!你們得幫我啊!

裴冕

杜甫要錢,給啊!我一個公務員不關心困難群眾,指不定他得怎麼編排我。回頭就是一個“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扣我頭上,那咋整!

高適

老杜又來信了,你們趕緊給他寄點米去。我不管他,他又得提當年給我寫十五首詩的事了。

嚴武

看到他哭窮,我馬上給他安排工作,他倒好一個不開心甩手就不幹了,然後又來哭窮,惹不起惹不起。

其他官員

上面這些大佬都只能給,我們有啥子法嘛,他要嗎,就只有給啊!

雖然老杜只在成都待了不到五年,可這五年那真是相當的跌宕起伏精彩萬分吶,總結起來就是眾籌、集資、經商、做公關、寫詩、做官、抱大腿,真乃成都一代耀眼傳奇!

甚至還為萬千蓉漂留下了“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這樣真切吶喊,這位蓉漂偶像,我單方面宣佈成立杜甫後援會!歡迎大家加入!

你好,我是成都吃喝玩樂團。

幫成都人解決哪兒好吃、哪兒好耍的世界性難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