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們都是降壓要穴,各有各的獨門祕籍,快來各取所需吧!

很多人不把血壓高當回事,其實它已是最常見的慢性病之一,也是

誘發各種心腦血管病最主要的危險因素。

今天,我跟大家分享幾個穴位,生活中通過簡單易行的方法,就能起到一定的調節血壓的作用。

人迎穴快速降壓

人迎穴在頸部,結喉旁開1.5寸,胸鎖乳突肌的前緣,頸總動脈搏動處。此處有頸總動脈竇,為壓力感受器,刺激後可引起降壓反射,從而迅速降壓

它們都是降壓要穴,各有各的獨門秘籍,快來各取所需吧!

操作:將左、右手拇、食二指併攏,用指腹輕輕放在脖頸兩側的人迎穴位置,單側按壓,力量要輕柔緩和,切忌暴力按壓,先按壓一側,15秒鐘後按壓另一側,如此交替,每側按壓15秒鐘,持續5分鐘。

人迎穴屬於快速降壓的應急穴,適合緊急降壓,但降壓持續時間不長,且治標不治本。

耳穴平緩控壓

耳穴,包括耳尖、耳背溝,主要方法如下:

它們都是降壓要穴,各有各的獨門秘籍,快來各取所需吧!

耳尖穴刺血:血壓升高,不論是因陽亢於上,還是陰虧陽亢,都可以在耳尖刺血而清頭面之熱,從而起到降壓的作用。這種方法安全快捷,不會導致過度降壓。

耳背溝按摩:耳背溝也叫降壓溝,位於耳廓背面,由耳廓的內上方斜向外下方行走,用手摸時可以清晰地摸到一條凹溝。它是耳朵上的降壓反應點,經常按摩不僅能降壓,還能調理臟腑

操作:用雙手的食指和拇指分別夾住同側耳朵的上半部分,用拇指分別對準兩耳背後的降壓溝,依據降壓溝的走勢,由內上向外下按摩,每次按摩15下,每天按摩2~3次,以耳部微微發熱為度,力量不宜過大。只要長期堅持,就會看到明顯的降壓效果。

內關雙向調壓

有些人吃降壓藥擔心降過了頭。人體的內關穴很神奇,有雙向調節的作用,即血壓高時可降壓,血壓低時可升壓,血壓平穩時則不會有明顯的作用。

它們都是降壓要穴,各有各的獨門秘籍,快來各取所需吧!

操作:同時點揉內關、外關穴。

將拇指指尖立起,放在腕後兩寸兩筋之間的內關上,並使拇指與前臂平行時點下,此時拇指指尖輕鬆地放到兩筋之間。轉過手腕,點壓內關的那隻手的食中指併攏在一起,這裡就是手少陽三焦經的“外關穴”。內外相應,上下要同時用力,每側點揉30秒,左右交替,每天點揉5—10分鐘。

湧泉老年安全降壓

老年人患高血壓,一般都是因為腎虛引起的,特點是下面是虛損的狀態,比如腰膝痠軟、腿腳冰涼,而上面又是陽亢的情況,比如頭眩暈、多夢失眠。應對這種高血壓,有一個最適合的穴位——湧泉穴。

它們都是降壓要穴,各有各的獨門秘籍,快來各取所需吧!

操作:攤開手掌,掌心外突,用心火旺盛的部位——掌心的勞宮穴,縱向擦摩腳心的湧泉穴,使腳心感到溫熱,達到水火相濟、陰陽平衡,血壓也就容易恢復正常了。

—— END——

文字 | 程氏針灸

圖片 | 程氏針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