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画家黄永玉与赣州

他被誉为一代“鬼才”:

他的作品在德国、挪威、法国、日本各国巡回展出:

他曾荣获意大利最高荣誉奖“司令勋章”:

他是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

他是湘西凤凰人,与著名作家沈从文同乡,并且是沈从文的表侄:

他曾任中国美术的最高学府——中央美术学院的版画系主任:

他诗书画俱佳,亦是诗、杂文、散文、小说、剧本的大家:

他是中国国家画院版画院院长。

著名画家黄永玉与赣州

他在赣州留下了足迹——在信丰为诗人野曼、彭燕郊、黎焚薰的诗歌刻插图,为儿童文学作家贺宜《旋律的童话》作木刻插力,作《失乐园》《 拜伦像》《自刻像》《玛耶诃夫斯基像》。在寻邬县举办个人风景画展。在上犹县刻《饥饿的银河》《东北啊》《小草》等。

著名画家黄永玉与赣州

兵慌马乱,辗转来到赣州

他曾老老实实在德化做了两年多的瓷器工人,在泉州和仙游做了两年多战地服务团团员,半年小学教员,半年中学教员,一年民众教育馆美术职员。这几年时间里,画画、刻木刻、读书、打猎、养狗、吹号、做诗,好像进了个莫名其妙的大学,人,似乎是真的长大了。懂了不少事,凭刻木刻画画的身份,结识许多终身朋友。

一九三七年,十三岁的黄永玉随父亲和二叔先后辗转到常德、长沙、芜湖、厦门、安溪、德化、泉州等地。这些年间,他钟爱画画和木刻,技艺大有长进。在泉州和仙游,参加了战地服务团。

一九四四年,黄永玉来到赣州,参加戏剧教育二队,其后,又到信丰,在民众教育馆工作。信丰民众教育馆在桃江边一座大桥的桥头。有临江的小楼和丛林,月夜和阳光下看了都令人舒服。宽阔的阅览室,报纸杂志丰富。楼前一片树林和广场,草地延伸得极远。他在这里为诗人野曼、彭燕郊、黎焚薰的诗歌刻插图,为儿童文学作家贺宜《野旋的童话》作木刻插图,作《失乐园》、《拜伦像》、《自刻像》、《玛耶诃夫斯基像》。他还到过寻乌、龙南、上犹等地。在寻乌,他举办个人风景画展;在上犹,他刻《饥饿的银河》、《东北啊!》、《小草》等。

著名画家黄永玉与赣州

在赣州的最大收获,是他遇到几位当时非常有名气、有成就的画家。他遇到了张乐平,张乐平画速写,快、准、传神,笔法飞舞得令他入迷。还看到荒烟和梁永泰,这两位木刻的杰出人物,当时正创作《末一颗子弹》与《铁的动脉》组画。《末一颗子弹》精确细腻到出神入化的程度;《铁的动脉》呢?一气呵成的十数幅构图雄伟的铁道的颂歌,使年青的后学充满敬佩。荒烟木刻的周密精微,梁永泰木刻的爽朗明快,都好!其时战乱的赣州乱糟糟的,如辛疾笔下的诗句形容的那样:“更能消几番风雨,最可怜一片江山。”

赣南的特产板鸭、年糕等,给落难中的确良黄永玉留下非常深刻的印象。

总之,赣南这块地土,见证了黄永玉的成长。

赣州遇见张乐平

黄永玉在赣州遇见“比我老的老头”叫张乐平,著名画家,就是《三毛流浪记》的作者。

来赣州那年,黄永玉20岁。来赣州前,好朋友给他写了一推荐信,给赣州剧教队的曾也鲁、徐洗繁。

著名画家黄永玉与赣州

于是,黄永玉来到赣州。

教育部剧教二队在赣州城边的东溪寺。

黄永玉有渊源的是徐洗繁兄嫂;算得上老熟人的是陈庭诗;谈得来的是殷振家、陆志庠。黄永玉在队里太小,无足轻重,是个见习队员。实在说,根本没有他做得了的事。留下他,是看那两封信的面子。

陈庭诗告诉他,张乐平也在赣州,就住在附近伊斯兰小学里(百家岭小学)。黄永玉知道后又惊又喜。

第二天,陈庭诗就带黄永玉到张乐平家,见到了心中的偶像张乐平,从此经常见到这位大师。

在黄永玉的记忆中,张乐平总是那么优雅。没叫过苦,没见过他狂笑失态,有时小得意时,大拇指也跷得恰到好处,说一句:“这物事邪气崭格牎”。

有点野性的黄永玉,与张乐平在一起时总是服服帖帖。黄永玉记得,张乐平那时画三毛,坐在窗子边小台子旁,重复地画同样的画稿,一只手拐不自然重画一张,后脑部分不准确又画一张,画到第六次,他自己也生起气来。黄永玉说:“其实张张都好,不须重画的。”张乐平认真了,手指一点一点对着黄永玉,轻声地说:“侬勿可以那能讲牎做事体要做透,做到自家呒不话讲牎勿要等人家讲出来才改,记住啦杭牎。”

这些话,影响了黄永玉一辈子。

著名画家黄永玉与赣州

日本鬼子轰炸赣州,黄永玉逃到龙南,张乐平夫妇也逃往龙南,摆地摊以谋生计。不久乐平兄一家搭便车走了,直到一九四七年才得以见面。

被丘比特神箭射中

在赣州,黄永玉他碰到了一个美丽大方的广东姑娘张梅溪。姑娘的天真纯朴以及聪明伶俐深深地吸引了他。

著名画家黄永玉与赣州

那时黄永玉的兴趣在刻画方面,他一天到晚刻木刻。有一天他看中了一块木刻版,很想买,却发现兜里只有8毛钱了,心里思量了很久。头发长了,在心爱的姑娘面前不免有些显得羞涩,因为那个时候不兴留长头发,他想理发,理发那就没有木板了,但放弃很好的梨木板又不甘心,真是鱼和熊掌不能兼得。姑娘很快就明白了他的心思,爽快地说:“你去理发吧”。他直率地说:“理发,木板可就没有了”。“那我送你一块木板吧”。

后来,他就去理发店了。理完发,他心里还想着他的那块梨木板,想万一她不送怎么办?不送可就糟糕了。正当他愁眉苦脸之时,张梅溪早给他送来了一块他想要得到的木板,从那以后,他们成了一对令人羡慕的情侣。

著名画家黄永玉与赣州

他们俩相爱的事不久就传到了张梅溪的父亲耳里,将军将女儿狠狠地教训了一番,她的家人也没有一个人同意的,都很反对,他们苦口婆心地劝她不能跟一个流浪汉结婚。但此时张梅溪的心早已被丘比特的爱情神箭射中了。

黄永玉感到很沮丧。有一天,正当他难过之时,忽然接到了张梅溪打来的电话,告诉他自己从家里跑出来了。黄永玉听了惊喜万分。她没有钱怎么跑出来的呢?原来,有一支由地下党组织的演剧队正在韶关演出,张梅溪以出去看戏为由从家里跑了出来。她把金链子拿出来卖了,然后坐了黄运车(一种运货的车子)来到了赣州。

黄永玉马上从朋友那借来了一辆自行车,骑快车直奔 60公里外的赣州。离赣州还有10公里路,已是晚上10点多,天黑了,完全不能骑车了。他便找了个鸡毛店住了下来。店里没有被子,他只好用散的鸡毛盖在身上当被子。他太兴奋了,无法入睡,只觉得全身都在被跳蚤咬……第二天一大早,他把身上的鸡毛拍干净,然后再骑车赶路——去接自己的新娘。赶到赣州,她一见到头发上全是鸡毛的他,笑得差点流出了眼泪。

黄永玉对眼前的幸福不免有些担忧,试探地问她:“如果有一个人爱你,你怎么办?”她故意说:“要看是谁了。”黄永玉说:“那就是我了。”她回答:“好吧。”两人相约从此永不分离。黄永玉把她领到一个朋友开的旅馆里安顿了下来。黄的一些文学界、艺术界的朋友都撮合道:“结婚吧,反正她不要回去了。”就这样,他们在那个小旅馆里举行了一个简单却很有意思的婚礼。

著名画家黄永玉与赣州

结婚后,两人在《赣州日报》登了则结婚启事,算是对张梅溪的家庭作了个简短的汇报。黄永玉为梅溪刻了一幅作品《春天,大地的母亲》。

之后漫长的60多年,两人历经风雨、颠沛流离。无论是时局的动荡还是生活的拮据,都只能是迷离的背景,但并不能成为他们生活的障碍,他们始终不离不弃,相伴相依,一直信守着坚贞的爱情。

著名画家黄永玉与赣州

著名画家黄永玉与赣州

著名画家黄永玉与赣州

著名画家黄永玉与赣州

伐木架桥,依山筑屋,多少年来,我们的客家先祖,斩荆披棘,从北至南一路走来,行双脚,用汗水,铸就全球客家民系的荣光,请大家关注客家文化平台一客家风骨,我们将与您一起,用专注,热情,点燃自己心中炽热的乡愁与无限的人文情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