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裡逃生,結緣醫學——對話整體脊柱調衡法創始人

採訪嘉賓

死裡逃生,結緣醫學——對話整體脊柱調衡法創始人

引 言

脊柱是人體的中軸支柱,在古代還被稱之為“龍脈”,現今脊柱問題已成為全民健康問題,而且越來越呈現出年輕化的趨勢。本期中醫家對話整體脊柱調衡法創始人陳雲教授,死裡逃生的他結緣醫學,在臨床工作中發現長短腿現象,從而引發了對脊柱醫學的思考和學習。應該如何發現脊柱的不端正狀態,保持正確姿勢鑄造脊柱健康?且讓我們一起對話百傑脊柱名醫陳雲教授。

-- 對 話 --

死裡逃生,結緣醫學

您和醫學的緣分,可能最早追溯在四歲那年。當時您得了麻疹奄奄一息,甚至被丟到了亂葬崗,是您母親把您抱回家,鄉里村醫用一針“大油”(油劑青黴素)挽救了您的生命。這一段死裡逃生的經歷對您長大後學醫產生了很大影響吧?

陳雲教授:

這是我前半生街坊鄰居對我常說的一個話題。我出生在北京郊區的一個邊遠農村,當時可以說是無醫無藥。時間大約在1951年春天吧,那時候傳染病頻發,一次麻疹流行,亂葬崗會丟下幾十具孩子的屍體。我上邊曾有三個姐姐,其中兩個死於瘟疫。我是家中第一個男孩,所以家中還是很重視的,但當時可以說是無醫無藥,沒有呼吸以後,父親把我用穀草一裹,扔到亂葬崗,母親不甘心就追了去。可能是吹了冷風吧,我又有了微弱的哭聲。母親抱著我跑了16裡山路,到一個大些的村裡找醫生。那裡有一個從部隊回鄉的衛生員,用一支油劑青黴素救了我的生命。

因為這件事經常掛在老人們的嘴邊,所以對我立志學醫產生了挺大的影響。

參軍入伍,正逢新醫療法運動

陳雲教授:

基層工作,長短腿現象引發思考

陳雲教授:

在中醫學的理論中,人體的陰陽平衡是理論核心。五臟六腑相互關聯,人體的不平衡狀態必然導致疾病發生。人體的氣血通過經脈循環運轉濡養全身臟器,保證生命活動的正常進行。如果人的兩條腿不等長,勢必造成人體的偏歪,經脈的走行就會彎曲,一定會影響氣血循環,久而形成臟器的功能障礙。

到1990年,我已經積累了6000餘例各種患者長短腿比較的臨床資料,各個骨關節不同位置X線片和長短腿檢測方法的分析已經找到了規律性,點按夾脊穴的脊柱調衡手法已經純熟,調整脊柱帶來的臨床效果也日益明顯。慢性頸肩套腿痛、高血壓、糖尿病等慢性疾病自然康復的病例大量出現,癌症、慢性白血病、再生障礙性貧血、肌營養不良症等疑難病例自然康復時有出現。

前退休,走南闖北遊歷學習

您後來走南闖北,學習了國內十幾個著名的正骨按摩流派的理論和方法,和國外傳入的各種正骨整脊方法。能否回顧一下這段學習經歷?


陳雲教授:

改革開放,給醫學交流搭建了廣泛的平臺。近30年來,新的醫學理論和方法得到了廣泛的傳播。在國內,傳統醫學的各個領域、各個流派都得到了發展,國外的新的理論和方法也在通過各種途徑傳播。這給長期在基層工作的我提供了廣闊的學習機會。我在1998年提前退休,開始了走南闖北的學習歷程。只要是覺得有用的東西,我都不計代價的瞭解。

在1998—2002年期間,我參加了50多個各類培訓班,先後走訪學習了國內十幾個著名的正骨按摩流派的理論和方法,學習了國外傳入的各種正骨整脊方法。其中包括1998年參加的臺灣苟亞博教授的美式整脊培訓、2000年參加石學敏教授的醒腦開竅針刺法培訓、2001年重學任志遠教授的針灸刀療法、2002年參加的美國AMCT技術培訓等。特別是石學敏教授的醒腦開竅針刺法培訓把中醫針灸技術標準化對我的啟發很大。

獨具特色的整體脊柱調衡法

陳雲教授:

整體脊柱調衡法與美式整脊和傳統正骨按摩有哪些差別呢?

從“骨正筋柔,氣血以流”到“調正脊柱百病消”

陳雲教授:

我們的技術一部分是脊柱的檢測評估與調整技術,另一部分是無痛軟組織放鬆技術。其目的是達到人體的“骨架正、肌筋松、經絡通、體液活、壓力降”,實現根本的健康與康復。

脊柱健康五步檢測

脊柱問題現在可以說是全民健康問題,而且越來越呈現出年輕化的趨勢。整體脊柱調衡法對是怎麼評測脊柱是否存在問題的?

陳雲教授:

第一步:體態評估。直立位觀察人的體型體態,看端正與對稱程度。

第二步:閉目踏步試驗。確定標誌物,閉目、提醒自己原地踏步100-200次。看步態和骨盆脊柱旋轉變化。

第三步:脊柱側彎檢測。低頭扶膝測驗,看脊柱棘突是否在中線上,臀、腰、胸、背部是否對稱、肌肉緊張度是否均衡。

第四:長短腿檢測。脊椎關節移位的特異表現是兩條腿不等長。俯臥位,端正放鬆的趴在床的中線上,可以發現兩條腿不等長。這和站立位骨盆傾斜旋轉、髖不等高、肩不平、偏頭同理。

第五步:必要時再進行直立位全脊柱x線照片。除了分析疾病影像以外,重點分析每節椎骨的旋轉偏移。

保持正確姿勢,鑄造脊柱健康

呵護脊柱健康,平時一些生活細節,有沒有需要特別注意的地方?

陳雲教授:

脊柱偏移是平時錯誤姿勢習慣養成的,我們傳播脊柱醫學的理念和方法,就是希望讓更多的人懂得脊柱對人體健康的重要性,從而從小注意脊柱的保養和養護。我經常跟大家說,保持端正的體態有益於脊柱健康,以下幾點生活的細節希望大家平時注意下:

1、正確的立、坐、臥、行姿勢:立如松、坐如鐘、臥如扁擔走入風。

2、嚴禁錯誤姿勢:蹺二郎腿、俯臥位睡眠、躺著看電視、低頭工作時間過長。

3、選擇合適的枕頭和軟硬適度的床。

謝謝您的建議。在古代脊柱被稱為人體的龍脈,聽了您的一席話更理解了其中的含義。保持中正的體態,挺起脊樑頂天立地,也是我們健康人生的保證。非常感謝您接受中醫家採訪!

聯合採訪單位:萬眾國醫

推薦下載:全新中醫家APP,五十萬中醫人專屬軟件,只專注中醫領域。【社區】以醫會友,廣交天下同道。【工作室】助力中醫打造個人品牌,提升醫患互動,創建自己的工作室。【會議服務】全國中醫會議培訓隨時報名,輕鬆加入中醫名師互動圈。下載地址:http://www.zhongyijia.com.cn/down


分享到:


相關文章: